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2章 机械振动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2.2振动的描述基础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振动的描述基础巩固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4 13:25:48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2.2振动的描述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根据如右图所示的振动图象,算出t1=0.5 s时刻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正确的是:
A.5 cm B.5 cm
C.-5 cm D.6 cm
2.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第5s末,振子的速度最大且沿+x方向
B.在第5s末,振子的位移最大且沿+x方向
C.在第5s末,振子的加速度最大且沿-x方向
D.在0~5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10cm
3.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是4cm,频率是2.5Hz,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2.9s后,位移的大小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
A.0 10cm B.4cm 100cm
C.0 28cm D.4cm 116cm
4.如图所示,物块与叠放在一起,以为平衡位置,在之间做简谐振动,两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取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其振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内,物块的速度和所受摩擦力都沿负方向,且都在增大
B.从时刻开始计时,接下来内,两物块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
C.在某段时间内,两物块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两物块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时,若轻轻取走,则的振幅不变,最大速度也不变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
D.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6.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则( )
A.质点的振幅为3 m
B.质点的振动周期为s
C.t=0.75s时,质点到达波峰
D.质点前2s内的位移为 -4.5 cm
7.如图甲所示水平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为一次全振动
B.弹簧振子的振动方程为
C.图乙中的P点时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都沿x轴正方向
D.弹簧振子在2.5s内的路程为1m
8.一根自由长度为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为的物块P.在上再放一个质量也是的物块.系统静止后,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如图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物块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弹簧的最大长度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物体m系在两弹簧之间,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且k1=k,k2=2k,两弹簧均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今向右拉动m,然后释放,物体在B、C间振动,O为平衡位置(不计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做简谐运动,OC=OB B.m做简谐运动,OC≠OB
C.回复力F=-kx D.回复力F=-2kx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钩在水平放置的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的右端,构成一弹簧振子,物块可沿光滑水平面在BC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在运动过程中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轻轻地放在M上,第一次是当M运动到平衡位置O处时放在上面,第二次是当M运动到最大位移处C处时放在上面,观察到第一次放后的振幅为A1,第二次放后的振幅为A2,则( )
A.A1=A2=A
B.A1
C.A1=A2
D.A2
11.如图,一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栓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受到推力FN作用保持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撤去FN,在物体向下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大小F和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随物体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B、C间振动,O为平衡位置,BO=OC=5cm。若振子从B到C的运动时间是1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振幅是10cm
B.振动周期是1s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
D.从B开始经过3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cm
13.如图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振动图象可以得知( )
A.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1
B.在t = 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点
C.在t = t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
D.在t = t1时刻,振子的速度最大
14.如图所示,物体A放置在物体B上,B与一轻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所能到达相对于O点的最大位移处分别为P点和Q点,运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系统的振动周期为T,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B从P向O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小
B.物体B处于PO之间某位置时开始计时,经时间,物体B一定运动到OQ之间
C.物体B的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每经过T时间,物体B的速度仍为v
D.当物体B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kx
15.如图为某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由于在0.1s末振幅为零,所以振子的振动能量为零
B.在0.2s末振子具有最大势能
C.在0.4s末振子具有的能量尚未达到最大值
D.在0.4s末振子的动能最大
二、填空题(共4题)
16.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在B、C间振动,振动周期为2s,由开始振动并在O点开始计时,后振子在_______位置;若振幅为,规定O到B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该时刻位移大小为______;路程为________;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
17.某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实验系统探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装置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导轨上的滑块与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滑块上固定有传感器的发射器,把弹簧拉长5cm后由静止释放,滑块开始振动,他们分析位移—时间图象后发现,滑块的运动是简谐运动,滑块从最右端运动到最左端所用时间为1s,则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为______Hz;以释放的瞬时为初始时刻、向右为正方向,则滑块运动的表达式为x=______cm。
18.一弹簧振子,周期是0.5s,振幅为2cm,当振子通过平衡位置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那么2秒内振子完成_________次全振动,通过路程_________cm,在2.4s末,振子于位于平衡位置_________侧,向_________方向运动.
19.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下端系上质量为m 的小球,将小球向下拉离平衡位置后松开,小球上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恰好等于以小球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摆长的单摆周期。重力加速度取g。则
(1)小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_______.
(2)为验证小球振动周期T与质量m的关系,需多次改变m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并通过作图法得到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
① 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Δ L,则实验时最大振幅A为_______;
② 用停表测量周期T,在图示的哪个位置作为计时的开始与终止更好?_______(选填 “(a)”、“(b)”或“(c)”)
(3)为方便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T2。借助以上图象,也可以用以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若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那么测得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共4题)
20.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t=1.5×10-2 s到t′=2×10-2 s的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动能、势能如何变化?
②从t=0到t=8.5×10-2 s的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为多大?
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其中P是光滑水平面,N是质量为M的带夹子的金属盒,金属盒两端分别连接轻质弹簧;Q是固定于盒子上的遮光片,利用它和光电计时器能测量金属盒振动时的频率.已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T=2π,其中m是振子的质量,k 是常数.当空盒振动时,测得振动频率为f1;把一物体夹在盒中,并使其振动时,测得频率为f2.你认为这套装置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22.如图所示,将三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绕到杯子上,做成一个“弦乐器”橡皮筋不要相互接触。分别拨动每根橡皮筋,找出哪根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哪根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橡皮筋振动的频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振幅有关吗?
23.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频率为,振幅为.当振子具有最大正向速度的瞬时开始计时,在图画出振动图像.
(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D
6.D
7.D
8.C
9.A
10.B
11.D
12.D
13.D
14.D
15.B
16. C -2 6 0.5
17. 0.5 5cosπt
18. 4 32 右 左
19. △L- b 变大
20.(1)变大,变大,变小,变小,变大;(2)34cm,2cm
21.
由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可知,其周期是振子质量的函数,只要知道夹入物体前、后振子的周期,就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空盒时,=T1=2π
设物体质量为m,盒内装入物体后
=T2=2π
联立可解m=M.
22.最粗的橡皮筋;最细的橡皮筋。
23.
答案第1页,共2页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动量及其守恒定律
第1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第2节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3节 科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第2章 机械振动
第1节 简谐运动
第2节 振动的描述
第3节 单摆
第4节 科学测量: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第5节 生活中的振动
第3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描述
第2节 波的反射和折射
第3节 波的干涉和衍射
第4节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第4章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第1节 光的折射
第2节 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第3节 光的全反射
第4节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第5章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1节 光的干涉
第2节 科学测量: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第3节 光的衍射
第4节 光的偏振
第5节 激光与全息照相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