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多普勒效应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多普勒效应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4 17: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多普勒效应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或波源发生运动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生诊病时用的“B超”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
C.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会增大,波速增大
D.只有缝、孔的宽度和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发生波的衍射现象
3.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变化了
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C.多普勒效应仅仅在观察者远离波源时才会发生
D.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观察到波的频率变小
4.有一测速雷达,发射电磁波的频率为f1,用它来测量一迎面开来的汽车的车速,设该雷达接收到的从汽车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的频率为f2,则(   )
A.f1>f2 B.f1=f2
C.f15.公路上的雷达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
A.波的反射和多普勒效应 B.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
C.波的干涉和波的反射 D.波的反射和共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纵波中,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
B.在电磁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带电量最多时,线圈中电流最大
C.同一辆汽车鸣笛而来,笛声尖锐;鸣笛而去,笛声低沉∶这种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
D.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其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有关,其振幅与驱动力的频率无关
7.如图所示,让小球P一边贴水面每秒振动5次,一边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O点是它的初始位置.图示为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水面波,图中的实线表示水面波的波峰位置.那么此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及小球P匀速移动的速度分别是( )
A.0.05m/s、0.025m/s B.0.1m/s、0.05m/s
C.0.15m/s、0.125m/s D.0.2m/s、0.1m/s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机械波中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自身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C.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才能发生衍射现象
D.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9.分析下列物理现象:①“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②围绕发声的双股音叉走一圈,听到声音忽强忽弱;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背离我们急驶而去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低;④雷声在云层里轰鸣不绝.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反射 B.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折射
C.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反射 D.衍射、折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10.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振动一定有波动,有波动不一定有振动
B.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C.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的频率不变,传播速度变大,波长变长
D.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远离我们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B.当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当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最大
D.当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时,就会发生多普勒效应现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C.较弱的声音也可以震碎玻璃杯,是因为玻璃杯和声波发生了共振
D.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频率相比减小
13.从均匀弹性介质中的O点,沿x轴正方向,同时发出a、b两列简谐横波,从波源开始振动计时,经时间t0后波传到x=x0处,波形图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横波a的传播速度较小
B.两个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C.从t0时刻起,Q点比P点先到达自己的平衡位置
D.若a波波源沿x正方向匀速运动,则在x=4x0处的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是
14.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同一个单摆由地球搬到月球,则单摆的摆动周期会变短
B.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一定大于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
C.“美人鱼”在水下表演节目时,她们在水中听到的音乐与在岸上听到的一致,说明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
D.当波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
15.飞机在空中由远处飞来,又逐渐远去,对于一观察者而言,他听到飞机的轰鸣声音频率的变化是( )
A.声音变得越来越低
B.声音变得越来越尖锐刺耳
C.音调先变高后变低
D.音调先变低后变高
二、填空题(共4题)
16.如图所示,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东侧路边,甲以速度v1向东行走,在路口北侧,乙站在路边,一辆汽车以速度v2通过路口向东行驶并鸣笛,已知汽车笛声的频率为f0,车速v2>v1.甲听到的笛声的频率为f1,乙听到的笛声的频率为f2,司机自己听到的笛声的频率为f3,则此三人听到笛声的频率由高至低顺序为________.
17.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波,如果该波被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发出时低。
(1)此现象属于______
A.波的衍射 B.波的干涉
C.多普勒效应 D.波的反射
(2)若轿车以20m/s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波的频率应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18.如图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
(1)该图表示的是( )。
A.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多普勒效应
(2)波源正在移向( )。
A.点 B.点 C.点 D.点
(3)观察到的波的频率最小的点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19.如图所示,一名观察者站在桥上观察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鸣笛通过桥梁向远处驶去。已知复兴号高铁列车通过桥梁所在路段时的速度为280km/h,列车发声器发出的笛声频率为500Hz,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列车发声器发出的笛声的波长为___________m,在列车远去时站在桥上的观察者听到笛声的波长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计算值。
三、综合题(共4题)
20.声源向观察者运动和观察者向声源运动,都会产生音频增高的多普勒效应,这两种情形有没有区别?
21.如图为由波源S发出的波某一时刻在介质平面中的情形,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设波源频率为20 Hz,且不运动,而观察者在1 s内由A运动到B,则观察者在这1 s内接收到多少个完全波?设波速为340 m/s,则要让观察者完全接收不到波,他每秒要运动多少米?
22.一固定的超声波源发出频率为的超声波,一辆汽车从远处向超声波源迎面驶来,在超声波源处的接收器接收到由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并测出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为,设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
23.如图为由波源S发出的波某一时刻在介质平面中的情形,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设波源频率为20Hz,且不运动,而观察者在1s内由A运动到B,观察者接收到多少个完全波?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A
6.C
7.D
8.D
9.A
10.D
11.A
12.C
13.C
14.C
15.C
16.f1>f3>f2
17. C 偏高
18. D A B
19. 0.68m 大于
20.
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波频率会发生变化,但波源的频率不变。
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声源向观察者运动和观察者向声源运动,本质上没有区别。
21.19个,340m
22.
23.19个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