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盐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盐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3 22: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2.小雨发现校园花坛里的植株矮小、叶色发黄。于是他就给植物施用尿素CO (NH2) 2,尿素属于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3.在pH=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u2+ K+ NO
B.Ag+ Na+ Cl-
C.Na+ Ba2+ OH-
D.K+ Ba 2+ SO
4.下列有关X、Y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交叉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金属 纯净物 盐 化合反应
Y 单质 混合物 碳酸盐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5.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A.HCl、Na2CO3、 K2SO4 B.KNO3、Ba(OH)2、 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 B.B C.C D.D
8.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在c处取水样检测,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一组物质是(  )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 HCl D.H2SO4 MgCl2
二、简答题
9.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星碱性]
(1)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
(2)最后制得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氯化钠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
10.现有碳酸氢铵、硫酸钾两种固体化肥,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法将它们加以区别.
方法 现象 结论
(1) _____ _____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2) _____ _____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三、推断题
11.向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
(1)写出一个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12.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 A 俗名为生石灰,C为常见的溶剂,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F 的化学式为______。
(2)B 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写一种)。
(3)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
13.下图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在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X、Y均为黑色固体,Z为氧化物,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写出A、F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在反应①中,物质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长方形相邻顶点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A、B、C为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与各自长方形顶点上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A的固体常作制冷剂。
分析1:A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分析2:B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合理即可)
分析3:C的物质类别是单______,它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合理即可)
四、实验题
15.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a,探究它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实验设计如下。
(1)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明同学:取少量瓶中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酚酞变红,于是他认为此瓶氢氧化钠没变质,对吗,为什么?______。
(3)小芳同学实验如下:
根据小芳的实验①可以知道该瓶氢氧化钠溶液______(没有、已经)变质。
加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
该瓶氢氧化钠溶液a中溶质是______。
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① 颜色 ② 密度 ③ 溶解性 ④ 可燃性
(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盐酸中挥发出的HCl气体而不吸收CO2。该同学欲制取一瓶纯净而又干燥的CO2,可使气体按箭头方向通过装置G(如图)。其中所盛试剂顺序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B.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17.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实验一】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二】加入 X 可验证稀硫酸与NaOH 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______。
A.FeCl3 B. C.Na2CO3 D.
【实验三】用气压传感器测得曲线1 和2,要证明CO2 与NaOH 一定发生了反应,左瓶中应加入______;曲线 1 变化平缓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上述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证明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五、计算题
18.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10g加入烧杯中,再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 4 2.6 m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m的数值为 。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9.取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23.0g于烧杯中,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渐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B
7.A
8.C
9. 加入过量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杂质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10. 取少许两种固体化肥,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 一种化肥加热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取少许两种固体化肥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一种化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11.(1)Mg + 2AgNO3=Mg(NO3)2+2Ag
(2)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
12. O2;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
13. H2O2 Fe2(SO4)3 催化作用
14.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浑浊 /(合理即可) 单质/金属 /(合理即可)
15. 2NaOH+CO2=Na2CO3+H2O 不正确,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已经 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过滤 氢氧化钠、碳酸钠
16.(1)酒精灯
(2)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3)②③
(4)B
17.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 20mL水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与水反应的量小 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18.(1)2.6
(2)解: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0g 2.6g=7.4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74%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4%。
19.(1)3.3 (2) 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钡的质量为
设生成氯化钡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