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达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达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13: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些变化会 ,有的会 ,有的会 ,还有的会 。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
3.烟花爆竹在燃放是产生了剧烈的 变化。
4.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 ,它们都是 能源。
5.吹鼓的气球松手后,空气会从气球中流出来是 变化。
1、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能同时发生。……………………(   )
2.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
3.空气、电、火、声音、光不是物质。…………………………………(   )
4.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需要用牙齿咀嚼,经过简单的物理变化,就可以变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5.冰吸热后才会融化成水,所以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   )
6.随着咀嚼,米饭慢慢变甜,是因为淀粉在咀嚼过程中慢慢变成了糖类。………(   )
7.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
8.把白糖加热变成液体、膨胀、变色、燃烧,这个过程经历了从化学变化到物理变化的过程。…(   )
9.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10.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属于人类不合理利用物质的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下列发光发热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电灯的发光发热 B.蜡烛的发光发热 C.太阳的发光发热
4.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5.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增加硬度,防止撞坏
C.减少光辐射的热量
6.下列几组食物中,( )组都含有淀粉。
A.花菜 萝卜 菠菜
B.番茄 米饭 胡萝卜
C.玉米 小麦 马铃薯
7.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是( )。
A.是无色无味气体
B.比空气重
C.能灭火
D.不溶于水
8.如图所示的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干燥空气中的铁钉 B.水中的铁钉 C.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
9.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10.你听过“白色污染”吗?白色污染的产生,可能跟( )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有很大的关系。
A.纸制品
B.塑料制品
C.白色污染
11.使用滴管的正确方法是( )。
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再把滴管放进药瓶吸取药水
B.先把滴管放进药瓶,再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然后松开
C.直接把滴管放进药瓶再拿出来即可
12.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的是( )。
①切酸菜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
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干,再抹一点花生油 ④切完菜后洗净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13.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气体成分相同的是( )。
A.摇晃可乐产生的气体 B.冰淇淋冒气 C.水烧开冒出的气体
14.人们把提纯后的金块,通过加工制成黄金首饰,这一过程( )。
A.只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5.在下列环境中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的是( )。
A.沼泽地中
B.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
C.河流附件酸性土中
D.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
1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增加。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7.下列关于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18.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面包发霉 D.粮食酿酒
19.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中,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A.小苏打溶解在白醋中,有时小苏打放多了会沉淀在杯底
B.剩下的液体都是白醋,因为无色、透明、有刺鼻气味
C.会产生大量气泡,这种气体经科学家验证是二氧化碳
D.混合后会放出大量热
20.下列对自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河里的水干了,这意味着小河里的水已从地球上消失、不复存在了
B.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
C.空气污染、气候变暖、水资源缺乏、全球土地荒漠化,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世界上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四、连线题(共6分,每条线0.5分)
将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主要伴随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在面包上滴碘酒
物理变化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发光、发热
化学变化 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产生气体
蜡烛燃烧 颜色改变
铁钉生锈
水蒸发成水蒸气
五、探究题(共34分)
1.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的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及一些辅助材料等粉末状物质的混合物。当硫黄与硝石同时接触到炭火时,会产生火焰并伴随爆炸声响。(4分,每题2分)
(1)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炼丹术有很大的关系,火药爆炸与炼丹的过程都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的周疾前量
C.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下列事例中,和火药爆炸属于同一类的是( )。
①把一颗大药丸搓成小药球 ②秋天在田野里烧秸秆③清水放在冰箱里变成冰块④把生米煮成熟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2.物质变化的实验研究:(9分,每空1分))
小梅在家里找到6个盛放着不同物质的瓶子。虽然瓶子上没有贴标签,但妈妈告诉她,每个瓶子里装有白醋、水、食用油、碘酒、淀粉、小苏打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如下:
A白色粉末 B白色粉末 C黄色液体 D黄色液体 E无色液体 F无色液体
小梅想鉴别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分别提取了一些样品放入玻璃碗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A与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
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
在进行混合的时候还发现打开E瓶,马上能闻到有刺鼻的酸味。
(1)请你帮助小梅鉴别容器里的物质,重新标上它们的名称:(6分,每空1分)
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
(2)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此时用手触摸玻璃碗外壁会感觉到_______________。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_____________,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现有两颗花生,其中一颗已发芽,一颗没有发芽。小梅从两颗花生上各取一片子叶,分别滴上一滴碘酒,过一会儿,未长芽的花生变蓝且蓝色较深,已长芽的也变蓝且蓝色较浅。你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门生锈现象的探究:(16分,每空2分)
(1)如右图所示,这是某个仓库的一道铁门。铁门上部生锈不严重,下部生锈非常严重。为什么这道铁门的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生锈 请说出可能的原因。
我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梅同学取了掉在铁门底部的一块铁锈进行研究(研究方法见下图),依据你的分析,图中的小灯泡_________(选填:“会发光”或“不会发光”),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铁生锈的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
(3)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向铁门的主人提两个减慢铁门生锈的建议,并说出你依据的科学原理。
①我的第一个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第二个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题。(5分,每空1分)
实验目的:自制二氧化碳灭火器。
实验材料:小玻璃瓶1个、透明塑料瓶1个、白醋1瓶、小苏打1包、洗手液挤压装置1个、蜡烛1根、火柴1盒。
实验过程:①先分别取定量 和 放入不同的透明塑料瓶中,再将两种物质按照的比例1:3混合,会产生气体。
②将产生的气体倒人小玻璃瓶中,注意不要将液体倒入玻璃瓶中。
③倒完后在玻璃瓶上安装 ,灭火器就制作完成了。
④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用制作好的灭火器进行检验。
实验结果:制作的灭火器中含有 ; 会使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物质,物质
2.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
3.化学变化。
4.太阳能,化石(一次)。
5.物理变化。
1、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A 4.B 5.A
6.C 7.D 8.C 9.C 10.B
11.A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B 19.C 20.A
四、连线题
五、探究题
1.(1)A
(2)C
2.(1)A:小苏打 B:淀粉 C:碘酒 D:食用油 E:白醋 F:水
(2)凉凉的 熄灭 二氧化碳
(3)花生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花生发芽过程消耗了营养(淀粉),所以滴加碘酒时颜色较浅。
3.(1)铁生锈需要水分,铁门下部下雨天更容易沾到水,所以下部比上部更容易生锈
(2)不会发光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3)①涂油漆, 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涂油漆可以起到隔绝水和空气的作用;
②电镀, 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电镀可以起到隔绝水和空气的作用 (合理即可)
4.实验过程;①小苏打 白醋
③洗手液挤压装置
实验结果: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