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08: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家用不锈钢(铁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延展性
B.导电性好
C.导热性好
D.铁易生锈
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3.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花费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A.运输时注意密封 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施用后立即盖上
4.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
5.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6.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明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
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Ag
C.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X可以为Al,Y为CuSO4溶液
D.若要用实验④证明金属活动性Cu>Ag,X可以为Cu,Y为AgNO3溶液
7.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A.铁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碳
8.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B.用氯化镁和硫酸钠制取少量氯化钠 复分解反应
C.一氧化碳作燃料 化合反应
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复分解反应
9.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10.以下是Na2CO3、NaHCO3的溶解度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0℃ 10℃ 20℃ 30℃ 40℃ 50℃ 60℃
Na2CO3的溶解度(g/100g水) 7.1 12.5 21.5 39.7 49.0 48.5 46.0
NaHCO3的溶解度(g/100g水) 6.9 8.1 9.6 11.1 12.7 14.5 16.4
A.40℃的饱和Na2CO3溶液升温到60℃,会析出晶体
B.60℃的NaHCO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可得到NaHCO3晶体
C.30℃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Na2CO3溶液降温到20℃,有晶体析出
D.20℃的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足量CO2,生成的NaHCO3会部分析出
二、简答题
1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蓝色沉淀,则A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他另取适量的A、B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___________7,则是A溶液。
12.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右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1)铁锅含有合金单质_______(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13.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离子 OH- Cl- CO32- SO42-
K+ 溶 溶 溶 溶
Mg2+ 不 溶 微 溶
.Ba2+. 溶 溶 不
温度 (℃)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g) 6 10 18 36.5 50
表1空格中应填写________;分析表Ⅱ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
(3)简单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为鉴别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三种化肥,分别取三种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
(1)请分别写出B、C所对应化肥的化学式。_____、_____。
(2)请写出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铵态氮肥遇碱产生氨气,氨气与雨水作用可形成“碱雨”。请写一个中和“碱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5.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_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16.在盐酸、碳酸钠、火碱、二氧化碳、镁、食盐、石灰水、氧化铜、银、木炭粉等物质中,按类别选择适当物质,使下图连线的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并回答问题:
(1)写出B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对所用铁钉的要求是___________。
(2)因缺少___________的操作,故A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
(3)在C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
18.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计算题
19.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克,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克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克沉淀(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通过计算回答。
氯化铵净重25Kg 纯度≥95% XX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该化肥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_____。
20.生铁和钢是两种不同的铁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5g铁合金样品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稀盐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次数 加盐酸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0 20 20 20 20 20
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11.5 31.4 m 71.2 91.1 111.1
【査阅资料】碳及其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______。
(2)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1.某粗盐样品中除NaC1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12。为了测定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60.0g完全溶于水配成200g溶液,并向其中逐渐滴加80g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沉淀。请计算:
(1)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A
6.B
7.D
8.C
9.C
10.B
11. 氢氧化钠溶液 有气泡冒出 大于
12. Fe 塑料 使油与氧气隔绝 铝的密度小、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减少环境污染,节约金属资源
13. A、C 不 30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14. NH4HCO3 NH4Cl NH4HCO3+HCl=NH4Cl+H2O+CO2↑ NH3H2O +HCl=NH4Cl+H2O
15. 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 无 能 NH4HCO3+HCl═NH4Cl+H2O+CO2↑
16. 盐酸 Ca(OH)2 C+CO22CO
17.(1)洁净光亮
(2)蒸馏水煮沸
(3)铁钉没有生锈
(4)与氧气和水接触
18.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 Ba(OH)2+CO2=BaCO3↓+H2O
19.解:设硝酸银的质量为x,氯化铵质量为y。
x=17g
y=5.35g
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样品的纯度为
故填:17%,合格
20.(1)51.3
(2)设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合金中碳的质量为:11.5g-11.2g=0.3g,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介于2%~4.3%之间,该铁合金属于生铁。
21.(1)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9.5g
y=1l.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2)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