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4 11: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科学家对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同时对北极气候进行了评估,发现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区可以用来反射阳光的白色积雪不断加速消融,从而导致北极熊数量日趋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的抬升
C.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
D.气候冷暖干湿变化
2.下列现象中,与该环境问题有关的有(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针对材料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下列对策正确的有 (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大气中除了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对全球变暖也起着推动作用。下表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据此完成4~5题。
气体种类 二氧化碳 甲烷 氟氯烃 一氧化二氮
单位(体积分数) 10-4 10-6 10-12 10-12
工业化前 280 0.8 0 2.88
1990年 353 1.72 764 3.10
年增加率/% 0.5 0.9 0.4 0.25
4.上述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5.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一百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
7.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 ②喜马拉雅山脉雪线降低 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④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空洞
C.水体污染
D.水资源短缺
10.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
A.高山雪线上升
B.各地降水增多
C.酸雨危害加剧
D.陆地面积增大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下面图1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2是地球上碳循环示意图。
图1
图2
(1)分析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2)如果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那么由于           、        ,海平面将会上升。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能力提升
有气象专家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下图为近几十年我国东部某地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能正确表明专家观点的时段是(  )
A.1962—1963年
B.1970—1971年
C.1989—1990年
D.2005—2006年
2.2014—2017年,该地(  )
A.最高风速在2.0米/秒以下
B.最低温度在12 ℃以上
C.平均风速有所上升
D.连续出现冷冬现象
3.该地部分年份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主要是由于 (  )
A.地区之间温差变小
B.雾霾天气增多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D.地表植被增多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气温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作物的产量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全球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和南半球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
5.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6.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冰洋成为全球海洋酸化“领头羊”,其酸化速度是太平洋的四倍。白令海峡以南海域存在pH较低的酸性水团,其北上水量对北冰洋酸化影响重大。北冰洋海水酸化与海冰覆盖和浮游生物数量密切相关。下图为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pH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关系图。
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冰洋海水快速酸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A 3.D
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第2题,全球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升高,会使东海的水温升高而出现南海的鱼种,会使华北地区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树木提前抽芽,还会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次数增加。第3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因而一方面要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燃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加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答案4.C 5.C
解析第4题,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温室气体对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而使大气增温,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得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故选C项。第5题,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变暖,①正确;人类大量消费能源,但其总能量相对地球表面能量很小,对近地面大气的加热作用极小,且容易散失,这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②错误;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③正确;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变暖的表现和影响,不是全球变暖的原因,④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6.C 7.C 8.D
解析第6题,全球气温升高,山地雪线会普遍上移;两极冰川融化加快,加之海水升温膨胀,导致整个海平面上升;由于温度升高,亚寒带针叶林会向极地推移;尽管全球气温升高,蒸发量会增加,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并不是全球普遍干旱。第7题,全球变暖的同时,海水会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冰川会因温度升高而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以致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①正确。随着冰川的融化,冰川面积会缩小,使山地冰川的下限——雪线随之上升,②错误。随着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加剧,干旱程度加强,将不适合耕作,被草原代替;而高纬度地区因气候变暖,蒸发加强,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会随之增加,③正确,④错误。第8题,自然环境的有限承载力是自然原因形成的,难以人为改变。
答案9.A 10.A
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北极熊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冰川消融,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第10题,全球变暖会使陆地高山上的积雪融化,雪线上升;全球变暖会使温带地区蒸发量增大,使温带地区降水量减少而变得更加干旱,高纬度地区会因蒸发量的加大而变得湿润,热带地区的对流会更旺盛,降水会更多;酸雨是大气中酸性气体增多导致的,与全球变暖无关;全球变暖,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从而使陆地面积减小。
答案(1)过度砍伐森林和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2)海水受热膨胀 冰川融化
(3)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信息“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地球上碳循环示意图可知,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森林和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第(2)题,海水受热膨胀、冰川融化会增大海水体积,导致海平面上升。第(3)题,结合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即可得出相应的措施。植树造林可加大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答案1.D 2.C 3.A
解析第1题,首先明确专家观点为“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再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图示2014—2017年平均气温升高,平均风速呈上升趋势,则C项正确、D项错误;注意图示信息是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不是最高或最低值,A、B两项错误。第3题,风速大小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影响,而气压差又受温差影响,故风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气温升高,使地区之间的温差变小,从而使气压差变小。
答案4.B 5.B
解析第4题,全球温度升高3 ℃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因雨水增多粮食产量普遍增加,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和南半球粮食产量普遍降低。第5题,西亚地区气候干旱,但却因气候变暖成为粮食产量增幅较多的地区,可判定西亚地区有可能降水增幅大。
答案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更多二氧化碳溶解进入海水,增加酸度;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海冰消融,海水与大气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增加;北冰洋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浮游生物数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有限;北极温度升高,气压降低,极地东风减弱,进入北冰洋的酸性水团水量增加。
解析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进入海水,溶入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碳酸根和氢离子,从而增加了海水的酸度;同时,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北冰洋海冰消融增多,冰封面积减小,使海水与大气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增加,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进入海水,也增加了海水的酸度;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温度升高,气压降低,致使极地东风减弱,进入北冰洋的酸性水团水量增加,也加剧了北冰洋海水的酸化;北冰洋地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浮游生物数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有限。所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冰洋海水快速酸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