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期末试题选编(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4 14: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甘孜·七年级期末)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鼓励官员进谏
2.(2021·四川东坡·七年级期末)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是( )
A.封土赐爵,接受朝贡 B.御驾亲征,攻占台湾
C.订立盟约,划定疆界 D.设台湾府,中央管辖
3.(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清康熙帝是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他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下列政绩中是康熙在位期间的是
①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②确立西藏历代班禅和达赖册封制度
③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 )
A.爱国情怀 B.勇于献身 C.无私奉献 D.开拓进取
5.(2021·四川荣县·七年级期末)2017年8月26日,各界人士在台北举行了一场纪念郑成功的论坛活动。人们纪念郑成功,主要因为他(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强了清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021·四川沐川·七年级期末)“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抗击倭寇 B.平定叛乱 C.击败沙俄 D.收复台湾
7.(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其中的三幅图片,请你给这组图片选择一个标题
A.治国有方的大国明君 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C.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 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8.(2021·四川雅安·七年级期末)郑成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此话中的“贵国”指的是
A.日本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9.(2021·四川内江·七年级期末)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是在
A.1662年 B.1684年 C.1689年 D.1885年
10.(2021·四川内江·七年级期末)戚继光和郑成功的相同之处是
A.抗击了东南的倭寇 B.巩固了明朝的海防
C.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1.(2021·四川遂宁·七年级期末)“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体现了“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发动雅克萨之战
12.(2021·四川甘孜·七年级期末)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东南: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3.(2021·四川射洪·七年级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者必备素养。下面示意图的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A.封云南王 B.设伊犁将军 C.设置南海郡 D.设奴儿干都司
14.(2021·四川大英·七年级期末)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15.(2021·四川大英·七年级期末)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军机处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 ④册封五世达赖
⑤册封五世班禅 ⑥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6.(2021·四川甘孜·七年级期末)下表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哪一地区自古就足中国不分割的领土?
朝代 史料
唐朝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元朝 元政府设置宣政院
清朝 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南海
17.(2021·四川东坡·七年级期末)如图读书摘要中的“该地区”指的是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台湾
18.(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末)下表是某校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复习资源包,其复习的主题是
资源 名称
地图 清朝疆域图(1820年)
视频 “郑成功收复台湾”“惠远古城的伊犁将军府”
图片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平定准噶尔图卷
A.闭关锁国限制对外贸易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抵御外来的侵略与殖民
19.(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七年级期末)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0.(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七年级期末)元朝和清朝分别对西藏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是
A.设枢密院、宣慰使司 B.宣政院、伊犁将军
C.设宣政院、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
21.(2021·四川沐川·七年级期末)两张残损的地图,一张只能依稀看出“岭北行省”“中书省”等字迹;另一张图例中有“省界”,还有“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等字迹。这是哪两个朝代的疆城图?( )
A.西汉和唐朝 B.明朝和清朝 C.元朝和清朝 D.唐朝和宋朝
22.(2021·四川雅安·七年级期末)为维护国家统一,乾隆帝在新疆地区设置了
A.都护府 B.伊犁将军 C.台湾府 D.新疆行省
23.(2021·四川内江·七年级期末)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的是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安西都护府 D.驻藏大臣
二、简答题
24.(2021·四川雅安·七年级期末)“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唐朝处理西藏(吐蕃)关系的方式,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2)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开始于什么朝代?当时,西藏归属中央什么机构管理。
(3)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综上,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综合题
25.(2021·四川苍溪·七年级期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反映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的交往?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2)图二是梅梅同学研读《反分裂国家法》时摘抄的笔记,请你帮她提炼一个学习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设置了哪一机构来管辖台湾,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三中的A处和B处的管理机构补充完整。并根据图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4)综合图片及回答,分析中国古代王朝采取一系列措施管辖边疆地区有何共同作用。
26.(2021·四川宜宾·七年级期末)综合探究题: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请探究下列各题。
【民族交融】
第一小组在进行民族交融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有关藏族的史料。
(1)写出图一见证的史实,图二印章所属机构设置的意义,图三所示文献出自哪个朝代?
【中外交流】
第二小组在进行中外交流主题探究活动中,绘制了如下时间轴
(2)结合时间轴,概述唐以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历程。
【国家统一】
第三小组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后,整理了如下大事年表
(3)阅读材料,归纳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
27.(2021·四川泸县·七年级期末)每一个时代社会矛盾复杂多样、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时代采取的应对措施亦有差异,但是不同的措施都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君主专制加强】
材料一 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除削弱相权外,宋朝的哪项政策能够“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朱元璋为了实现“皇帝集权、官员分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清朝军机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抗击外来侵略】
材料二 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以后,当局者才觉悟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并非完全决定于个人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班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据材料二分析,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与其他军队有何不同?戚继光的军队抗击的是哪个国家的侵略者?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3)材料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之处?
【治理边班地区】
材料四 郑氏投降后,在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时,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荒谬主张,施琅则坚决反对。他认为,“台湾土地千余里,人民数十万”,“土地肥饶,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康熙帝采纳了施琅的正确意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行政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4)据材料四,概括施琅坚持治理台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在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意义。
材料五 见下图
金奔巴瓶新疆“将军府”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在西藏和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官职进行治理?其治理措施有什么积极的历史意义?
28.(2021·四川荣县·七年级期末)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迨至隋,一土宇
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七下《中国历史》
(1)阅读材料一,请指出隋朝哪个皇帝于哪一年实现了全国统一?
主题二:舆图广,超前代
材料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2)材料二元朝“遂一天下”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主题三:克大定,民安富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新疆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管辖新疆地区?
主题四:光于前,裕于后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4)材料四中“贵国”侵占的台湾是被谁收复的?不久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有什么意义?
(5)纵观中国历史,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29.(2021·四川沐川·七年级期末)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
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1247 年,
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
(1)阅读材料一,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写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各一例。
(3)元朝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的中央行政机构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30.(2021·四川邛崃·七年级期末)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们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同时对边疆地区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篇:和同为一家】
材料一 上(唐太宗)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唐纪十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
【元代篇:高压与歧视】
材料二 在采用官吏时,元朝统治者考虑到要统治大部分汉族人民,所以,既要利用汉族地主,又要防止这些人占据重要职位,以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从中央的丞相到行省的行政长官,即丞相和平章政事职位概不授予汉人。并且由蒙古人担任正职,汉人和南人只能充当副职。即“凡投下官须用蒙古人”。虽有科举制,但录取人数和程序严格。汉人、南人人数远远超过蒙古、色目,乡试和会试却采用平均分配(名额)的方式。
——马聪、詹政《元朝民族分治等级制度论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的民族政策及采取这一政策的目的。
【清代篇:恩威并重】
材料三 下表是清朝为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地区 史实
西北 康熙皇帝亲征,平定了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 乾隆时期,平定了回部上层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①(官职),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地区。
西南 顺治时册封达赖。 康熙时册封班禅。 雍正时设置②(官职),监督西藏地方的政务。 乾隆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东南 1684年,康熙时设置③(机构),隶属福建省。 1885年,光绪时设置台湾行省。
东北 1685~1686年,康熙时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尼布楚条约》。
(3)请完善表格。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
31.(2021·四川巴中·七年级期末)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平等友好,和同一家】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反映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出唐朝时期两例民族交往的史实。
【交错杂居,逐渐交融】
材料二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 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2)结合材料二,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
【有效管辖,恩威并重】
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和西藏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2.(2021·四川开江·七年级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1)材料一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4)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3.(2021·四川甘孜·七年级期末)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中原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请举唐朝政府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2)材料二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过哪一措施对这一地区加强管理?(写出二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表明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塞,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康熙帝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此可知,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故C符合题意;接受汉族文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海外贸易的说法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B不符合题意;鼓励官员进谏与题干材料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
由题干中的“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并派施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所以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康熙帝已拒绝郑氏集团称臣奉贡,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御驾亲征不符合史实,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康熙帝已拒绝郑氏集团请求,订立盟约,划定疆界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在位时,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确立西藏历代班禅和达赖册封制度;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故D正确;乾隆帝在位时,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
4.A
【详解】
郑成功的“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的意思是“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很长时间被荷兰占领,今天我来收回,则台湾应归还中国。”郑成功的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故A符合题意;勇于献身、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在郑成功的话中没有体现,排除BCD。故选A。
5.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C项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民族交融、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关。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郑成功指挥舰队切断台湾城和赤嵌楼荷军的联系,最后赤嵌楼荷军只好投降;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因此“他”的事迹是收复台湾。D项正确;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A项;康熙、乾隆平定叛乱,排除B项;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共同之处,属理解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三人都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入侵,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故应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戚继光抗倭;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开辟荆臻逐荷夷;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
8.C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可知是郑成功告荷兰总督的书信。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荷兰。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盘踞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故选C;ABD不符题意,排除。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故选D;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故排除A;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故排除B;1689年不是台湾建省的时间,故排除C。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都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正确;抗击东南的倭寇只符合戚继光,排除A;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B;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只适合郑成功,排除D。故选C。
1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到校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制据势力,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不会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故B正确;依据材料“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戚继光抗倭是抗击日本海盗属于“对外抗击外敌入侵”而不是“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故A错误;设置驻藏大臣属于对西藏的管理,不是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故C错误; 雅克萨之战是抗击沙俄侵略者的斗争,属于“对外抗击外敌入侵”而不是“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故D错误。综上答案B。
12.B
【详解】
依据题干“清朝设置台湾府”“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题干没有体现君主权力的加强,无从得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 反映了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外来侵略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始于秦汉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B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新疆属于西北地区,故选B;封云南王属于西南地区,排除A;在南部设置南海郡,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排除CD。
【点睛】
1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析选项①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为了维护国防;选项②册封达赖喇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选项③平定三藩,稳定边疆,维护国家统一;选项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定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因此选项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D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军机处的皇帝是雍正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是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是康熙帝,册封五世达赖的是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的是康熙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的乾隆帝。因此,②③⑤是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故选D。
16.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元代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这是西藏成为国家行政区的开始;清军入关后,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顺治帝册封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这些史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体现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7.A
【详解】
依据读书摘要的“西汉时,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平定了少数民族贵族发动的叛乱,后来派驻伊犁将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等,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清朝时,乾隆帝平定了少数民族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后来派驻伊犁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故A符合题意;内蒙古、西藏、台湾与读书摘要信息“伊犁将军”不符,排除BCD。故选A。
18.C
【详解】
据材料“清朝疆域图(1820年)、视频“郑成功收复台湾”“惠远古城的伊犁将军府”、图片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平定准噶尔图卷”等信息可知,这是清朝加强对边疆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反映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的问题,A错误;秦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B错误;材料中只有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抵御外来侵略,故D说法错误。
19.C
【详解】
民族团结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睦相处。郑和下西和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属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①③错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中央和西藏的联系,都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之间的友好往来,②④正确。故选C项。
20.C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清朝时确立了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并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C项正确;枢密院是军事机构,宣慰使司是元朝设立的地方管理机构,排除A项;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排除B项;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澎地区事务,排除D项。故选C。
【点睛】
21.C
【详解】
根据关键词“岭北行省”“中书省”;“省界”,“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清朝乾隆时期,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和清朝的疆城图。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只擒拿大、小和卓,各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故B正确;乾隆帝没有设置过都护府,故A错误;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故C错误;新疆行省是元朝设立的,故D错误。综上答案B。
2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D正确;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管辖西藏的国家机构,排除A;伊犁将军管辖的是新疆地区,排除B;安西都护府是唐朝设置的,管辖的是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排除C。故选D。
24.(1)方式:和亲(联姻)、会盟、册封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举例: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金城公主入藏联姻;唐蕃会盟;唐朝册封松赞干布等。(任举一例即可)
(2)元朝宣政院
(3)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在西藏地方设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答出两点即可)
(4)意义: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唐朝处理西藏(吐蕃)关系的方式有:和亲(联姻)、会盟、册封等。和亲的例子有唐太宗送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入藏联姻;会盟的例子有唐穆宗时期唐蕃会盟,又称长庆会盟;册封的例子有唐高宗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
(2)元朝时期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宗教事务并直接管辖西藏地区。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3)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表现: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雍正帝时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在西藏地方设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等。
(4)综上,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意义,从西藏的层面来看,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开发,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
25.(1)少数民族:吐蕃(或藏族)。公主:文成公主。
(2)主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机构:澎湖巡检司。
(3)A:伊犁将军;B:驻藏大臣。方式: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等。(答出两点即可)
(4)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分析】
(1)
根据所学和图片1可知,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反映了唐朝与吐蕃也就是藏族的关系。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2)
根据所学和图片2可知,从《反分裂国家法》可看到,中国政府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信心,因此,主题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设置的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
根据所学和图片3可知,清朝在西北设立伊犁将军,在西南设立驻藏大臣。西北和东北体现的是武力平叛,西南体现的是册封宗教领袖,东南体现的是设置管理机构等。
(4)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这些措施 ,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6.(1)文成公主入藏(唐和吐蕃的交往);元代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事务,这是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开始;清代。
(2)从友好交往走向冲突对立;从主动走出国门到自我封闭。
(3)抵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签订平等条约;册封少数民族的和宗教领袖;设置专门机构。
【详解】
(1)根据图一可知反映的史实是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和吐蕃的友好往来;根据图二可知,图中的机构为宣政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事务,这是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开始,加强了元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大一统;根据图三中的“驻藏大臣”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清代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根据材料“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可知唐代至明初期我国的对外交流都是友好的,根据材料“戚继光抗倭,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可知明中后期开始我国的对外交流中冲突对抗因素开始抬头,故唐以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历程是从友好交往走向冲突对立;明清以前,我们都是主动打开国门走出去,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所以唐以来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历程是从主动走出国门到自我封闭。
(3)根据材料“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康熙皇帝的雅克萨之战”可以看出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是抵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通过材料“签订《尼布楚条约》”可以看出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是签订平等条约;从材料“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喇嘛”可以看出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是册封少数民族的和宗教领袖;根据材料“设置台湾府和伊犁将军”可以看出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是设置专门机构。
27.(1)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明朝: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帝。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协同配合。日本。
(3)他们都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4)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等。(答两点即可) 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答 两点即可)
(5)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言 之成理即可)
【详解】
(1)据材料“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 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削弱相权外,宋朝的重文轻武能够‘“为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朱元璋为了实现“皇帝集权、官员分权”,在政治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据材料“在戚继光以前,在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等到他们被有组织的倭寇屡屡击溃以后,当局者才觉悟到一次战斗的成败并非完全决定于个人武艺。戚继光在训练这支新军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娴熟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每一个步兵班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的首要原则是协同配合。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 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材料二、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都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1624年, 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包围了赤嵌楼和和台湾城。在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4)据材料“‘台湾土地千余里,人民数十万’,‘土地肥饶, 出产五谷,沃野千里’.同时,台湾地方‘乃江、 浙、闽、粵四省之左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康熙帝采纳了施琅的正确意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行政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的开发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施琅坚持治理台湾的原因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等。清朝康熙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5)仔细观察材料五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这些治理措施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28.(1)隋文帝,589年。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3)伊犁将军
(4)郑成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时期。
(5)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详解】
(1)根据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结合所学可知,隋朝隋文帝时于589年实现了全国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2)材料二元朝“遂一天下”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最终完成统一。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62年,清政府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作为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官员。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伊犁将军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
(4)材料四中“贵国”侵占的台湾是被郑成功收复的。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进军台湾,1662年收复台湾。不久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时期。
(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9.(1)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2)事例: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或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较长时间和和平。
(3)宣政院。
(4)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镇压少数民族叛乱。
(5)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
【详解】
(1)根据“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得出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真宗时期,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较长时间和和平。这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阶段性友好的事例。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这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阶段性战争的表现。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宣政院。
(4)根据“五世达赖金印”、“清军大败叛军”可知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主要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和镇压少数民族叛乱。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内容并所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
30.(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学生若答和亲、册封等相关政策均可得分)例子: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说明:举例和政策,且举例与政策必须一致)
(2)政策:民族歧视政策(或民族等级政策)。
目的: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更好地统治汉族等)。
(3)①伊犁将军②驻藏大臣③台湾府(说明:错别字一律不给分)
(4)措施:册封宗教领袖(或册封);平定叛乱;设置管理机构。(任意一点)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学生若答和亲、册封等相关政策均可得分);例子如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政策:根据材料二“采用官吏”和科举制方面内容可知,元朝采取民族歧视政策(或民族等级政策)。目的:根据材料二“元朝统治者考虑到要统治大部分汉族人民,所以,既要利用汉族地主,又要防止这些人占据重要职位,以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出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更好地统治汉族等)。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平定了回部上层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①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地区;雍正时设置②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的政务。乾隆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1684年,康熙时设置③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依据材料三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册封宗教领袖(或册封);平定叛乱;设置管理机构。
31.(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蕃会盟碑等
(2)回族
(3)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在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
【详解】
(1)根据材料“贵中华,贱夷狄”、“爱之如一”可得,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开明的民族政策;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加入吐蕃,对唐蕃交往有所贡献;唐蕃会盟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等。
(2)根据材料“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及所学知识,这个新民族是回族。
(3)根据所学知识,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正式确立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定制式派驻西藏地方并参与西藏日常管理的驻扎大臣;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32.(1)开明的民族政策。
(2)北宋与辽、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
(3)蒙古族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全国。设立台湾府;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平定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辽阔。
(4)各民族团结友爱,平等相处,友好往来,共同繁荣。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贞观年间、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2)根据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和辽的澶渊之盟:宋朝给辽岁币;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因此,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北宋与辽、夏并立,南宋和金对峙。
(3)根据材料三“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时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地区;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顺治帝和康熙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班禅,建立了达赖和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为了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了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了参赞大臣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元、清四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唐朝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宋朝和战交错。元清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由此可知,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坚持各民族团结友爱,平等相处,友好往来,共同繁荣。
33.(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2)西藏。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中原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时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期的金城公主入藏,均是唐朝政府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佳话,密切了汉藏关系。
(2)根据材料二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写出二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