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28 18: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儒家思想的第三次改造考纲解读1、春秋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
儒学思想
考点定位1、理学(08 )
2、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09)
3、理学(10)
08年上海试卷、09年福建文综、10年江苏表现:
政治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出
现资本主义萌芽。
对外关系: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渐趋保守、封闭。
思想上: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出现反
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文化上:传统文艺繁盛、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明清的阶段特征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进步思潮呢(8分)★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 会矛盾激化;★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根源)★ 3、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程朱理学因循守旧束缚人们的思想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十八岁登位,努力挽救频临灭亡的明王朝命运,但明末的吏治已至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新的思想在孕育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万历二十九年(1601),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亦”足抄了四五万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李自成起义二、代表人物李贽故居(福建泉州)李 贽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三、各自的思想观点原义是指异常的吉兆,后多指正统者自认为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 (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
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
是非耳”。         ------《焚书 》
都是以孔子认为的对错为对错,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对不对的。 异端:__________________“异端”思想主张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思考标准(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材料三: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
之常情),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天赋)。
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顺应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材料四: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并非生于三纲
五常天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材料五: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李贽也招收女弟子。结论:__________________提倡男女平等(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 否定孔孟学说
批判程朱理学
倡导个性自由
追求物质享受
主张男女平等概括(一)品味“异端”思想家--李贽二)感悟明末清初进步思潮(2009上海高考):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请回答: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
灭亡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二)感悟明末清初进步思潮(1)__是宇宙万物的本体。1)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 “__在气中”(2)通过_______可以得到正确的认识。
 考察客观事物(3)肯定____________的合理性。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王夫之—船山先生气理《读通鉴论》(4)主张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黄宗羲—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17世纪中后期,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 2)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经济:______
政治:
(1)抨击君主专制。
皇帝乃是“_______”
(2)限制君权的民主设想:
_________
天下之大害者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工商皆本二)感悟明末清初进步思潮顾炎武—亭林先生《天下郡国利病书》3)顾炎武——爱国思想家(1)爱国思想________
(2)______的治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经世致用: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
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
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二)感悟明末清初进步思潮政治上:______________
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
学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代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都主张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二)感悟明末清初进步思潮“进步”思想的特点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反传统、反教条,提倡“经世致用” 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影响1、适应了时代的要求:_______________
2、对儒学_____________
3、对君主专制_______
4、对后世______________            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造成强烈的冲击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和深刻的启迪五、四位思想家分别有哪些思想观点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提倡个性自由提出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上述思潮与传统的本末观相比发生什么变化?有何影响?重农抑商到重视工商业,工商皆本。有利于突破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本课小结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君主专制腐朽; 宋明理学僵化; 西学东渐进步思想产生李贽否定孔子绝对权威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否定程朱理学影响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对君主专制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后世启蒙作用1、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2、明清时代进步思想家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想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明夷待访录》中记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巩固练习4、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5、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
A、阴阳二气 B、道 C、理 D、天
6、“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是指:
A、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B、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C、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D、戏曲艺术的繁荣8、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
潮流的是 ( )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  
C “理”并不是世界的本原 D “工商皆本”7、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突出反
映是 A 一些传统学科的总结性的著作问世 B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重大发展
C 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
D小说与戏剧的创作出现繁荣局面
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5、冲击:
6、融合:
7、发展:
8、批判
式继承: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吸纳佛道思想,形成以“理” 为核
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2010年高考江苏单科5题)“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2.(2009福建文综高考)(37分)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 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2)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参考答案:
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中国产生早期民主思想的同时,
西方也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但结局迥异,
请大家思考什么原因导致?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设计出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空前壮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实行文化专制、遏制思想进步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除了思想枷锁闭关锁国、限制海外贸易迅速走向世界,鼓励海外扩张对当时封建专制起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