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黄金比”之美》教材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黄金比”之美》教材分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15: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金比”之美》教材分析
一、活动目标
1.经历探究美的奥秘的过程,在活动中,以研究“黄金比”为主题,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订简单的方案,进而通过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活动内容
本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黄金比”之美,通过呈现生活中的美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物体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黄金比”,并让学生通过探索“黄金比”的过程,发现、欣赏、创造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本综合与实践共设计了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围绕探索“黄金比”的主题,制订方案,引导学生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用工具3个方面来有序地制订活动方案。第二个环节是“实践探究”,学生根据研究内容,分工合作,通过测量数据、上网、查资料等方法收集有关黄金比的信息,并做好记录。第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黄金比”信息,并计算有关物体的数据的比,感受美的奥秘。第四个环节是“反思应用”,引导学生根据黄金比的知识制作一张最美的长方形卡片,在生活中应用黄金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一)教材解读
“黄金比”之美,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像舞台上身材娇美的女子、花丛中追逐嬉戏的蝴蝶、大城市巍然林立的建筑等等,无不透露出美的气息。但人们一般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它们的美,很少有人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它们的美。这个研究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本综合与实践的重点是“实践探究”和“交流讨论”这两个环节。“实践探究”环节分为两个内容:动手测量计算是对“黄金比”的体验,上网查资料是对知识的丰富与延伸。“交流讨论”则是对这个实践活动的拓展。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与讨论,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全方位地了解“黄金比”的美妙之处!
本综合与实践特点是:
1.选择趣味性和整合性强的学习素材。
教材选择人最美的身体存在“黄金比”这一现象,很好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把数学与美学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综合性。
数学实践活动要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材在编写本综合与实践时,鼓励学生动手测量物体长度,并运用比的知识求出黄金比,找到黄金分割点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体验到解决问题时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与教建议
1.创设有趣的情境,丰富学生感受。,
教材提供了芭蕾舞演员为追求美而踮起脚尖的情境,引入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对本情境充满好奇的心理,创设一个评委选舞蹈演员的情境,充分演绎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补充出示演员的身体长度,让学生自己算一算下半身与身高的比,从而引出“黄金比”这一概念,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真正理解“黄金比”的意义,为后面的实践探究做好铺垫。在学生对黄金比有所认识以后,教师可以补充有关黄金比的例子,丰富学生对物体中存在的数学美的感受。
2.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在“制订方案”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探究时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运用什么工具,通过何种途径。最好能引导学生从感受生活中什么最美来确定测量研究的对象,并明确测量该物体的什么数据,怎么测量等,最后再根据所商定的内容分工合作完成。在“交流讨论”时,也要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通过实际数据说明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由发现美的物体,到探究美的奥秘,再到运用黄金比创造性地设计贺卡,教师要有意识地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对于能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发表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4.建议课时数:1课时。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