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写意动物》教案
课题:写意动物
学段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水墨动物作品,观察分析画家运用水墨表现动物的方法。学习用概括、夸张、取舍的方法表现动物。
2. 引导学生大胆对动物进行夸张和表
现。巧妙发挥毛笔和宣纸的独特性能,探索用中锋、侧锋、散锋等用笔方法生动表现动物的脸部特征与情趣。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作。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适合的笔墨技巧,表现出动物的五官和毛发。
●教法学法:观察法、演示法、谈话法等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小视频
2、学生准备:国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准备笔墨和水,摆好画桌。
2.回顾上节课所学,思考几个问题:中国画的生宣纸和我们的图画本纸有何不同?想画出细线条该怎样用毛笔?怎样用毛笔能画出大面积的色块?
【导入新课】
1. 三个小练习,试一试,看谁用笔用墨更熟练。第一个:用侧锋大笔触画出圆形色块,假设这是一张脸,再趁湿用浓墨在脸上画上五官,看一看,线条有啥奇特的变化?第二个:毛笔理得像扁刷,把笔上的墨用纸巾吸干,让笔毛散开,画一画,看这些线条像什么?第三个:把墨笔上的墨擦得更干,用干笔在纸上侧锋皴擦,看一看笔触像什么?
2. 老师这里有一些同学们的画,我们来看看这些画中有没有刚才小练习中的影子。引导学生赏析《老虎和狮子》,提出问题:哪里用到了小练习中的方法?这种方法表现了动物的哪种特点?赏析《猴子的一家》,观察体会:哪里有干干的笔触?这些笔触表现了什么?赏析《大狮子》想一想画狮子的毛发时毛笔的笔毫是怎样的?
3.出示课题。你看,中国画的毛笔和宣纸多么有魅力,我们今天就一起用国画的方法来
画一画动物的脸。
【教学过程】
1. 观察比较、探究发现:赏析画家黄永玉是怎样用彩墨表现猫头鹰的。
首先,看形状看动态,画家做了怎样的艺术处理?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猫头鹰夸大压扁并歪着的椭圆大脸、故意拉得很长像眉毛有向小辫子的耳朵,还有故意处理的睁一只闭一只的大大的眼睛。师生一起探究发现艺术家使用了变形、夸张的手法。教师板书:夸张。接着,看色彩、看羽毛,画家改变了那里的颜色?舍弃了哪些细节?师生一起探究发现:
画家故意将五官周围留白,只在脸的外轮廓上用干笔点了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羽毛。画家还省略了猫头鹰鼻子,用简单的一条短线画出它的嘴巴。这些都是画家的主观艺术表现手法。教师板书:取舍。
2.出示小猫的照片,构思:可以怎样概括它的脸型?夸张哪个部位可以更好地表现他的特点?它的毛发用那种方法画更好?用墨还是用色?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
3.出示微视频,老师用水墨方法表现了这只胖胖的小猫咪,一起来看一下。视频结束后师生交流一下:你觉得你来画的画哪里会和老师不一样?
4. 出示几种动物的照片,老师这里有几幅动物的照片,一起来看一下,你会选哪一个进行表现?你的具体表现方法是什么?
5.提出作业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巧妙运用毛笔和宣纸的特性画一张动物的脸,看看谁的造型更有趣,笔墨运用的更巧妙。
6.将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同桌之间讨论一下,我们班谁的作品更生动?你从他们的作品里能学到哪些优点?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夸张、取舍、概括的方法画动物,大家回家还可以尝试画一画其他的动物。
【作业布置】观察多种动物的照片,运用所学笔墨技法创作一幅写意动物画。
●板书设计:
写意动物
夸张
取舍
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