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十几减9》是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初步感知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激发兴趣,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讨论交流探究算法,巩固算法,强化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二、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1
三、教学目标
学生懂的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让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
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我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师: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看到7,想到几?看到6,想到几?看到5,想到几?
抢答
17 = 10 +( ) 18 = 10 +( )
15 = 10 +( ) 13 = 10 +( )
12 = 10 +( ) 16 = 10 +( )
(二)学习新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场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游乐场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知道怎么列算式来解决问题吗?
列式:15-9=
2.操作交流,理解算理
(1)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师:15-9= ? 5减9不够减,怎么办?
请你用小棒代替气球,试着摆一摆,摆完后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共同探究15-9的算法:(课件演示)
①数一数: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地拿走,共拿走9根,还剩下6根。
②破十法:把15根小棒分成10和5,从10根里面直接去掉9根,剩下的1根和原来的5根合起来就是6根。
师追问:谁也用了这种方法?再来说说看。为什么都要把一捆小棒拆开来?(不够减)
抽象出算式,学生规范说算法
师:现在不借助小棒,你能直接说一说怎样计算“15减9”吗?
师:表达得多清楚呀!先把15分成10和5,10-9=1,1+5=6.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
③平十法:把9根小棒分成5和4,从15根里面先去掉5根,剩下的10根再去掉还没去掉的4根,那么剩下来就是6根。
④想加算减法:想:因为:9 +( 6 )= 15
所以: 15 - 9 = 6
七、练习巩固,掌握算理,应用算法
练习1:比一比,看看谁算的又快又准,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练习2:做一做
八、课堂总结
11 - 9 = 2 16 - 9 = 7
12 - 9 = 3 13 - 9 = 4
14 - 9 = 5 15 - 9 = 6
17 - 9 = 8 18 - 9 = 9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巧算“十几减9” :就是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就是“十几减9”的差。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 5 - 9 = 6
方法1:一个一个的减
方法2:破十法: 1 5 - 9 = 6
/\
5 10
1
方法3:平十法: 1 5 - 9 = 6
/\
5 4
10
方法4:想加算减法:想:因为:9 +( 6 )= 15 所以: 15 - 9 = 6
教学反思
这节减法课,十几减9的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说要达到熟练计算的要求,难度还是有点大。这次联系情境问题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破十法”,“想加算减”,“连减”,“平十法”等不同计算方法。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又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