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14: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Ca(H2PO4)2 C.(NH4)2HPO4 D.KNO3
2.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
B.Na+、
C.K+、OH-
D.Ba2+、C1-
3.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干粉灭火器中含有碳酸氢钠,可用于扑灭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C.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水等混合可制成汽水
D.碳酸氢钠不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4.关于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为酸和碱 B.伴随有明显现象
C.生成物为盐和水 D.元素化合价不变
5.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K2CO3溶液(K2SO4) 加BaCl2溶液,过滤
B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稀硫酸
D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7.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二、简答题
9.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生石灰、食盐、水等物质,制作时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作过程中能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制作松花蛋的工人有的说“纯碱溶液显碱性”;有的说“纯碱溶液显中性”。请你利用pH试纸测定纯碱溶液的pH,简述测定方法。
10.为了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三种杂质。小明设计如下的操作步骤:①加水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量碳酸钠溶液、过量氢氧化钙溶液;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④蒸发滤液得氯化钠固体。
(1)请指出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顺序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
(2)改正步骤①中所加试剂的顺序后,整个提纯过程中共发生______个复分解反应。
(3)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1.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氮气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Ⅰ: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请写出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1.257 2 g/L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_____。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氮气密度均小于方法Ⅰ,试分析其原因为____。
三、推断题
12.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2)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与E含有相同的酸根离子,A、B、C、D分别是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C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A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4)E的一种用途______。
四、实验题
15.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以利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收集某种气体能用 C、D、E 装置中的 D 收集,则该气体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 CO2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 B 和 F 制备并收集 CO2,则接口②应与 ___________;(填接口序号)相连;
(3)若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从 A~F 中选填),需要的干燥剂 是_______________。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继续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16.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夹持仪器省略)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B装置中生石灰作___________剂。
③D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现象是否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7.在公共场所有如图广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纯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精确到0.1%),这比化肥广告中标注的含氮量_____(填“高”或“低”)。
(3)经测定某块农田缺氮元素170克,则需施用该化肥_____克。
(4)根据保存方法推测,碳酸氢铵在受潮或_____时容易分解放出氨气而失去肥分。
18.小明同学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对回收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以下实验: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B
6.C
7.B
8.C
9.(7分)
(1)CaO + H2O ==Ca(OH)2(2分)
Na2CO3 +Ca(OH)2==CaCO3↓+ 2NaOH (2分)
(2)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1分),(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纯碱溶液滴到试纸上(1分),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纯碱溶液的pH(1分)。
10. 氢氧化钙不能放在碳酸钠之后,否则过量的氢氧化钙无法除去 7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导致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
11. 水蒸气 红磷(或铜) 水 NaNO2+NH4Cl =N2↑+NaCl+2H2O 方法Ⅰ得到的氮气不纯,其中混有稀有气体
12.(1) HCl NaOH 灭火
(2)2NaOH+CO2=Na2CO3+H2O
13. 没有 Al( NO3) 3、Zn( NO3)2、Cu(NO3 ) 2 Cu + 2 AgNO3 = Cu (NO3) 2 + 2 Ag Zn +2AgNO3 = Zn(NO3)2 +2Ag[或 Zn + Cu(NO3)2= Zn(NO3)2 +Cu]
14. CO2 或(合理即可) 酸 补钙剂、建筑材料、制水泥等(合理即可)
15. A 密度比空气小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 ⑦ F 浓硫酸 CO2+2NaOH═Na2CO3+H2O 产生白色沉淀
16.
干燥 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否,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ZnSO4也能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17.(1)碳酸氢铵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6×3)=5:48
(2)纯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7.7%,高;
(3)所需碳酸氢铵的质量==1000g
(4)受热
18.(1)10;
(2)解:设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x
x=3.65%
答: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