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第18课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素材档案佳作欣赏第四单元爱 国
1.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2.纵有一腔爱国的热血,还是为那汨罗江的波涛融尽了最后一声叹息。楚王看不清你的耿直,逐你出郢都;世人看不透你的清高,笑你如草芥。渔夫不懂你的处世之道,而你嘴角扬起一丝浅笑:举世皆浊我独清。不理会那些无端的诽谤和蜚语,只是执著前行,即便被流放到荒芜的国界边疆,滚滚尘沙依旧脏不了你的衣摆,北风呼啸依旧乱不了你的心弦。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煜嗣位,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宋开宝八年(975),宋军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两年后去世(据说是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著名的词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陆游是一位高产作家,平生作诗近万首,大多数是抒发他的爱国思想和感情的。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姜夔
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他少年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一生从未做官,最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在西子湖畔。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由于精通音律,姜夔喜欢新创自度曲(自己创制新词调),共有自度曲17首,本篇《扬州慢》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首。 1.《虞 美 人》
故国难忘,一曲夺命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三年后,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生日七月初七晚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年仅41岁。 2.《书 愤》
老而弥坚,壮志难酬
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
5年,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但他积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3.《扬 州 慢》
满目疮痍,悲从中来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慢 词
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令、慢是词的两大类别。从令词发展到慢词,还经过一个不长不短的形式,即“引”或“近”。明朝人开始把令词称为小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长调。引、近、慢词到宋徽宗时代盛行。慢词句长,韵少,节奏较为舒缓。bìn chún
jì shù
chuànɡ shǔ
ān kòu dù
duósì
shì红颜改变了,即颜容变得憔悴了完结名传后世jiǎo jué相提并论满眼作,写初次旅程料想陈述,述说 三、名句默写
(1)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2)塞上长城空自许, 。
, !
(3)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镜中衰鬓已先斑名世纵豆蔻词工出师一表真千载谁堪伯仲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内容提要] 1.《虞 美 人》
本词上片写词人登楼远眺,回忆往事,情思深沉;下片重点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词人因命运改变而发出的痛楚哀叹及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念之情和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之意,充满悲恨凄楚的感彩。 2.《书 愤》
本诗通过回忆过去、感叹今天,以豪迈悲壮的诗风,借古讽今,抒情言志,深切表达了自己对蹉跎岁月、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及对统治者妥协投降的愤慨之情,从而表明了自己矢志北伐、死而后已的决心及至死不渝的报国之情。 3.《扬 州 慢》
这首词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作者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寄托了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产生的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结构概览]故国之哀
亡国之痛
悲
愁1.《虞 美 人》
1.“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照应上文“春花秋月何时了”,感叹时光流逝,宇宙永恒不变。自然界又一次春风吹拂,而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虞 美 人》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犹在”和“改”有什么深意?
提示: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而朱颜则指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的容颜、国家的容颜。更重要的是,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人的感受。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提示: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比喻、夸张)显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4.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提示: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书 愤》 5.“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句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一个反问句既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而滋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6.如何理解“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句话?
提示:“渐”写词人伫立许久,“黄昏”往往令人惆怅,从而渲染了沉郁的气氛,“清角吹寒” 以一个“寒”字写出角声的凄清以及带给人的感受。在寒冷的秋风中,传来悲伤低沉的号角声,听了让人以为战争随时都要来临。可以想象到守军的巡逻,街道行人稀少……从而使自然的环境染上了人为的原因;最后以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名都”“佳处”已完全成为“空城”, 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蕴蓄着无限的哀婉。《扬 州 慢》 7.《扬州慢》化用杜牧诗句有什么作用?
提示:杜牧诗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繁盛的情景。而今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寂寞冷清,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抚今思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8.下片中,词人穿越时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提示:“惊”。因“空”而“惊 ”,反观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心惊心痛了。这也就是诗界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9.“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提示:往昔有多少人来桥上赏花啊,那芍药的艳丽芬芳曾获得了多少的赞美与留恋,而芍药又见证了多少温馨甜蜜的故事呢,可现在,冷冷清清,没有人会来观赏它了,芍药也不知为谁而开。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花开依旧,人事已非。作者以芍药花的好,写出人境遇的不好,突出扬州城的破败与荒凉。 1.《虞 美 人》
(1)直抒胸臆
这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既有词人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帝王之尊、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发出的痛苦哀叹,也有对故国河山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虽然情调感伤低沉,但直抒胸臆,情感非常真诚,感触真切,读来令人顿生感慨。前人说李煜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本词堪称代表。 (2)比喻贴切生动
末两句以“一江春水”为喻,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而且高度概括,取得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2.《书 愤》
使用对比手法
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很突出,将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将诸葛亮的积极进取与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表现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这也使诗人的情感起伏跌宕,形成波澜,冲击读者的心田,很容易引起共鸣。 3.《扬 州 慢》
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
上片的“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等景物,呈现出劫后扬州的残破荒凉,从而表现出作者面对被蹂躏、被摧残的祖国山河时的伤感。下片的竹西亭、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二十四桥、红芍药花等景物,是当年扬州繁华兴盛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衬托当今扬州的衰败,表现作者怀念往昔、伤痛今日的感慨。这些景物都很好地烘托出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 ?课内素材
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就是纯粹的泪水。李煜只是李煜,一个文绉绉的词人罢了。不是勾践,勾践他亡过国,但他能“卧薪尝胆”,能够“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成就复国大业。有人说,政治是艺术的天敌,的确,太感性、太重视自己的内心的人是不适合做政府领导的。当我们的目光越过千年,看着李煜忧郁的脸,我们会觉得李煜如果不当皇帝,放歌于山林之间,相信一定是一流的谪仙。潮起潮落,没落了多少尘埃,在千年的风中,王者远去的身影已无处可寻,永恒的只是精神,或雄浑,或豪迈,或凄冷,或悲壮,留待后人去细细咀嚼,去细细回味!
[应用角度] “反差”“适合”“政治与艺术”等。 ?鲜活素材
“寒碜”的青奥会是个好开始
南京青奥会新建场馆只有南京体育公园一处,选址于体育设施不足的浦口区,安排橄榄球、曲棍球、沙排、小轮车等4个比赛项目,赛后将改为南京青少年奥林匹克培训基地。青奥会体育器材优先采用国内产品,目前正与广州方面联系,希望二次利用亚运会余下的检票机等设备。据了解,南京青奥会预算将不突破20亿元,具体数额由国际奥委会择日公布。 [热评] “不突破20亿元”,作为一次世界性运动会的预算,足以让有些人吃惊。节俭办运动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说明体育运动会可以不只求奢华,说明体育运动会学会了节约公共财政。这是体育运动会本义的回归,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体育运动会秉承节俭之风。我们必须明确:节俭照样可以将事情办好!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都说你醉心于填词作赋,沉迷于歌舞升平,殊不知那仅仅只是你排遣寂寞的方式而已!在那琼楼玉宇夜夜笙歌的南唐深宫中,你寂寞的心绪一直深深掩藏在宽大的龙袍里,任谁都无法看透。而你,也只能用那凄迷华美的文字来诉说。
正当你厌倦莺歌燕舞的时候,宋人的干戈击破你的家国山河。于是,你成了亡国之君。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要离开了,你只能无奈地望一望自己的凤阁龙楼和玉树琼枝。你本不想走,可是你不得不走,“未曾识干戈”的你再也无力回天了,宋人的金戈铁马让你无可奈何。你知道:纵然你是绝代的才子书生,也逃不脱臣虏于人的命运。 东京城里的一座小院竟然成了你亡国之君的牢笼。小楼昨夜顿起的萧瑟东风勾起了你思乡的愁绪,想家的感觉和寂寞的空虚足以吞噬掉你的灵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这孤独的小楼里,你终日用泪水冲刷脸庞。风把那泪珠吹到面前的纸笺上,浸透文字,化作了一条长恨而东的江水,汩汩不息地流淌。
故国的烟嚣,江南的水气,在朦胧与黯淡中,显得瑟瑟发微。而他国的雾气,却让人窒息。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也许,只有在梦中,你才能找到回家的感觉,找到一晌的欢乐。可是当梦醒的时候,你的世界里只剩下小楼里的孤灯长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曾经黄袍裹身的帝王生活都已一去不返了。你“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也许,“天上人间”就是你南唐后主的
宿命吧! 萧瑟的东风吹得你难耐“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寂寞,挥笔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也许你开始怀念曾经的歌舞升平了,于是你让宋室的歌女为你唱这满是愁绪和幽怨的词句。你凄婉的词句和铮铮作响的思念旧国之心,惊扰了宋王的好梦,搅得他心烦意乱。于是,他便赐了一壶酒,让你到黄泉路上寻访你那已成为烟萝的玉树琼枝。 你就这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了,在河水的流淌中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金銮殿。两岸的景致渐渐模糊了你的双眼,一切都在河水的流淌中消逝得虚无缥缈,而你,也在河水的淙淙之音中沉沉睡了。梦中,你回到了属于你的文字故乡。
(有删改)
[美文评点] 文章用呼告的手法,用南唐后主的词作串起全文,仿佛拨开了历史的云雾,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位郁郁的亡国之君形象。风花雪月的宫廷生活没有给南唐留下一位英明的君主,却留下了一个可供后人千古话才情的悲情词人。点击下列图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