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0讲 元素符号、化合价与化学式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说出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了解) 选择、填空 2~4分
2.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P、Cl、I、Si、Na、Fe、Cu、Ca、Ag、Al、K)(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知道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5.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6.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7.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8.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9.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0.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1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3.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一、元素、同位素及元素符号
1. 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_核电荷数__(即_质子数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种类
①元素可分为__金属__元素和__非金属_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两大类。
②根据元素名称判断元素种类
②根据元素名称判断元素种类
金属元素:偏旁为“钅”(“汞”除外)
金属 固态非金属:偏旁为“石”
非金属元素 液态非金属:偏旁为“氵”
气态非金属:偏旁为“气”
【特别提醒】a.元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含氮量”中的“氮”、“碘盐”中的“碘”等均指元素;c.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 元素符号
(1)书写:“一大二小”。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__大写_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_小写_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
请根据元素名称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氢 碳 氮 氧 硅 磷 硫 氯 碘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铜 锌 银 钡
(2)意义
【特别提醒】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如2Fe表示2个铁原子。
3. 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元素依次是_氧_(_O_)、_硅_(Si)、铝(_Al)、_铁_(_Fe)。
(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最多的前三位元素依次是_氧_(_O_)、碳(_C_)、氢(H)。
4. 同位素
原子核内的_质子数___相同,_中子数_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例如,氢有氕(H)、氘(H)、氚(H)3种同位素,碳有碳-12(C)、碳-14(C)等多种同位素。
5. 元素与同位素的关系
__元素__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例如,氕、氘、氚的元素符号均为H。
二、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
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相关计算(以铀为例)
①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如铀元素的质子数为92;
②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如铀元素的中子数≈238.0-92=146;
③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铀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92。
2. 写出核电荷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及名称
三、化合价
1.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__正上方__用“+n”或“-n”表示,n为“1”时不能省略。如H2O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表示为“2”。
(2)常见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
一价 钾 钠 氯 氢 银
二价 氧 钙 钡 镁 锌
三铝 四硅 五价磷
二三铁 二四碳
二 四 六硫都齐全
正负变价要牢记,莫忘单质都为零 正负变价要牢记,莫忘单质都为零
(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名称 铵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符号 NH OH- NO SO CO
化合价 +1 -1 -1 -2 -2
2.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0__价。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__+_价。
(3)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时常显_+__价,与氢元素或金属元素化合时常显__-_价。
(4)一些元素有可变的化合价,一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
(5)原子团也显一定的化合价,其数值等于原子团所带电荷数。
3.化合价的计算
(1)基本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零____。
(2)计算步骤
以计算Na2SO3中S的化合价为例
备考补充:带电原子团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基本原则:在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该原子团所带电荷数。
(2)计算步骤:以NO中“N”的化合价为例
写出原子团化学式(NO)―→ 标出已知元素的化合价(N)―→设出未知元素化合价()―→求出元素化合价: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该原子团所带电荷数,列等式(-2)×3+x=-1,解得x=+5。
四、化学式的书写
1. 化学式的概念
用__元素符号__表示_物质组成___的式子,如二氧化碳可表示成“CO2”。
2. 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的化学式
类别 表示 举例
稀有气体 元素符号 氦He
金属 铜_Cu_
非金属 固态 硫_S_
气态 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氧气_O2__
【特别提醒】固态非金属单质碘的化学式为I2。
(2)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按照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
a.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__右__边,如MgO。
b.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_左__边(NH3除外),如H2O。
c.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_右__边,如CuO、H2S。
②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原子的__个数___。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
b.在各元素符号_右下角__标上各原子数。
c.检查化学式(必须符合实际),如AlO→→→Al2O3。
【特别提醒】化学式中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比一般为最简整数比,但特殊物质除外,如H2O2、Na2O2和其他有机物。
五、化学式的含义
含义 举例
宏观 表示__一种物质___ 如CH4表示__甲烷_
表示该物质的__元素组成__ 如CH4表示_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__
微观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a.表示该物质的_一个分子__b.表示该物质的_原子构成_ 如H2O可表示_1个水分子__,还可表示_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表示该物质的_一个原子 如Fe表示_一个铁原子___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表示物质构成中各离子的_最简整数比__ 如NaCl表示_构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的最简整数比为1∶1__
【特别提醒】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不为1时,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CO2只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②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间可能含有同种元素,如CO和CO2。
六、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数字的位置 意义 例子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 表示几个原子 2O表示2个氧原子
化学式前的数字 表示几个分子 2O2表示2个氧分子
离子符号前的数字 表示几个离子 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O2-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 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CO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所显的化合价 表示氧元素在水中显-2价
七、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1. 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的__比值__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 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__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对应原子个数的总和__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特别提醒】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单位均为“1”,一般忽略不写。
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以C2H5OH为例)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如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12×2+1×6+16×1_=46(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如乙醇(C2H5OH)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12×2)∶(1×6)∶(16×1)_=12∶3∶8。
【特别提醒】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与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个数比不同。
(3)计算构成某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
如一个乙醇分子(C2H5OH)中含有原子个数=各元素原子个数之和=2+6+1=9。
(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__46(12×2)×100%_≈52.2%。
(5)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如500克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乙醇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500克×52.2%__=261克。
知识点1 元素 同位素
例1:据报道,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和氯气组成的
B.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C. 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组成的
D. 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
解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A、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和氯元素组成的 ,不符合题意;
B、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符合题意;
C、 二氯甲烷是由分子构成的,其一个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二个氯原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
D、 二氯甲烷是由分子构成,其一个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 ,不符合题意;
答案:B
◆变式训练
1. 洛阳师范学院开发了一种用于吸附处理有毒物质的新型多孔材料,特别是对铬酸钠(Na2CrO4)的处理效果最好,铬酸钠中的铬(Cr)元素是水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里“碘”是指---( )
A.铬原子 B.铬分子 C.铬元素 D.铬单质
解析:铬酸钠是由钠元素、铬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铬”是指铬这一类元素的总称,即表示铬元素,故选C。
答案:C
2.“胜哥”在被钙的同时也在补铁,这里所指的钙与铁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质量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解析: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不同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答案:B
知识点2 元素周期表
例2:如图所示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部分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 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1 12Mg+2 13Al+3 14 Si+4 -4 15P 16S+6 -2 17Cl 18Ar
(1)3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13号元素与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解析:由元素的中文汉字偏旁部首来确定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以及物质的常见物理状态。 (1)3号元素为锂元素,金子旁为金属元素。
(2)13号元素为铝,8号元素为氧,组成物质为氧化铝。
答案:(1)金属元素(2)Al2O3
◆变式训练
1.25.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的名称是 ,属于 在(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写出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 。
(3)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 ,名称为 。
答案:(1)硫 非金属元素 得到 ;(2)38 Mg ; (3)Ne 氖
解析:(1)能辨认常见的元素符号,硫是“石”字旁,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8的时候稳定,容易从外界得到电子;(2)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故为38,同一主族的元素有相近的化学性质;(3)知道稀有气体(惰性气体)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
2. 如图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第四个磁性元素钌的相关信息,则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44 B. 57 C. 101 D. 145
解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左上角的数字是它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是它的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根据图片可知,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44,根据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44,故A正确,而B、C、D错误。
答案:A
知识点3 化合价的计算
例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 )、赤铜( )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形似金子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的化合价为+2价 B. 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C. 该变化过程中有化合反应 D. 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金子与黄铜
解析:根据碳酸锌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碳能与氧化锌和氧化亚铜发生置换反应,合金的熔点小于纯金属分析。
A、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1价,不符合题意;
B、 黄铜为合金,其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符合题意;
C、 该变化过程中有分解和置换反应,没有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金子与黄铜外观相似,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答案:B
◆变式训练
1.看到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胜哥”对小科进行了检测。让小科计算出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A.-3和+5 B.+2和+2 C.-5和+3 D.-1和+5
解析:硝酸铵(NH4NO3)中铵根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该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4=+1,则x=-3;硝酸铵(NH4NO3)中硝酸根显-1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该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2)×3=-1,则y=+5。
答案:A
2.“84消毒液”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最常用的消杀用品,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
A. -1 B. 0 C. +1 D. +2
解析: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那么得到:(+1)+x+(-2)=0,解得:x=+1价,故C正确,而A、B、D错误。
答案:C
知识点4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例4:7.下面是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2CO:表示 2 个一氧化碳分子
B. 2H:表示 2 个氢原子
C. 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D. H2S 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解析:A、根据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分析;
B、根据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C、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分析;
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C不正确;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H2O——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 4H—— 4个氢元素
C. Ca+2—— 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 2CO2——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A、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B、根据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只表示原子个数分析;C、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分析;D、根据化学式前加系数表示分子个数分析。
A、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含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元素不论个数,4H表示4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C、离子符号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不符合题意;
D、化学式前系数表示分子个数,符合题意;
答案:D。
知识点5 化学式的意义
例5: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解析:化学符号“H2O”表示水这种物质,A正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错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C错误;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错误。
答案:A
◆变式训练
1.谷氨酸钠(化学式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由五种元素组成 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解析:根据谷氨酸钠的化学式C5H8O4NNa,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由C、H、O、N、Na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A、C、D正确;谷氨酸钠化学式中没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加热时不会产生含硫物质,B错误,故选B。
答案:B
知识点6 化学式的计算
例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属于无机化合物 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解析: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化学式可表示物质的组成,微观结构,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之比。
A.苯属于无机化合物,苯含有C元素属有机化合物,A错误;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一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B错误;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式可看出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正确,C正确;
D.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1是原子个数比,质量之比是12:1,D错误。
答案:C
◆变式训练
1.“胜哥”乘周末休息时爬了金华第一高峰——“大盘尖”,它的海拔高度是1314米。这种有氧锻炼的方式利于身心健康,因为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那么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32克 D. 33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相对分子质量跟离子的电荷没有任何关系;16 2=32;
答案:B
2. 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除以整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
首先分析硝酸铵(NH4NO3)中氮原子的个数;由化学式可知:硝酸铵中含有2个N原子,所以是2N;然后去除以硝酸铵的相对分子量;
答案:D
1.“胜哥”告诉同学们:“汉语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语言,没有之一。因为许多时候你写下字、词就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元素中文名称大多数都是使用形声造字法,根据元素名称的汉字可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下列各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 汞、铁、铝、锕 B. 氪、铹、镧、碘 C. 溴、氟、砷、碲 D. 汞、溴、砹、氡
解析:根据大多数金属元素名称带“钅”旁,汞、金也属于金属元素,而“气”“氵”“石”旁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A、 汞、铁、铝、锕 都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 铹、镧 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 溴、氟、砷、碲属于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1 C. +1 D. +2
解析: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由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1)=0;x=+1;
答案:C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氧 B. 硅 C. 铝 D. 钙
解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答案:A。
4.(2021九上·拱墅月考)维生素B12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所含的元素钴,也能促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已知钴是第27号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和+3。以下关于这种元素认识正确的是( )
A. 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符号Co同时可以表示一氧化碳
C. 一个Co3+中含有24个电子 D. 用放大镜能观察到元素钴促进红细胞增加的过程
解析:根据名称还“钅”的为金属元素、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及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分析。A、 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B、 符号Co表示钴元素,一氧化碳表示为CO ,不符合题意;
C、 一个Co3+中质子数为27,其原子失去了3个电子,所以含有24个电子 ,符合题意;
D、钴原子很少,不能观察到,不符合题意;
答案:C
5.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化学式的相关课程后理解了符号及其数字的含义。那么化学式“SO2”中数字2表示( )
A.2个二氧化硫分子 B.二氧化硫中有2个氧元素
C.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离子 D.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解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如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D。
答案:D
6.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化学式的相关课程后理解了化学用语的含义。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解析:Ba2+表示钡离子,3个钡离子为3 Ba2+,故A正确;两个氧原子为2O,O2表示氧气或氧气分子,故B错误;4SO32-表示4个亚硫酸根离子,四个硫酸根离子为4SO42-,故C错误;CO表示一氧化碳分子,而Co表示钴原子,故D错误。
答案:A
7.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掌握了化合价的计算方法。那么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3 D.+4
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答案:C
8.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硫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解析: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a为单质,即为S单质,氧化物b中硫的化合价为+4,b为SO2;氧化物c中硫的化合价为+6,c为SO3;酸f为H2SO4,e为H2SO3,d为H2S;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9.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D.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
解析:根据题中所获取的信息,将“13∶34.8∶52.2”与“ A6BC2”联系起来分析,设A、B、C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c,则6a∶b∶2c=13∶34.8∶52.2,计算可知a∶b∶c=1∶16∶12 ,确定A是氢元素、B是氧元素、C是碳元素,A错误;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2H5OH或C2H6O ,B错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C错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D正确。
答案:D
10.邻叔丁基苯酚是一种有异味、有毒的物质。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________克,氢元素__________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物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物邻叔丁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 g×(12/44×100%)=24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5.2 g×(2/18×100%)=2.8 g,所以30 g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 g,氢元素的质量为2.8 g。(2)邻叔丁基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0 g-24 g-2.8 g=3.2 g,设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xHyOz,12x ∶y∶16z=24∶2.8∶3.2,解得x∶y∶z=10∶14∶1,所以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10H14O。
答案:(1)24 2.8 (2)C10H14O)
11.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解析:(1)由碳、氢、氧、锌共4种元素组成;
(2)碳氢元素质量比 C:H:O=12×12:(1×22):(16×14)=72:11:112
(3)体重为20kg的儿童,一天需要Zn的质量为0.5mg/kg×20kg=10mg,其中一半由食物提供,一半由葡萄糖酸锌提供,故需服用葡萄糖酸锌一支。
答案:(1)4 (2)72:11
12.小科大学毕业后买了蓝莓回母校看望“胜哥”。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________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个原子。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请列式计算)。
解析:(1)白醋显酸性,加花青素,使花青素呈红色;(2)根据花青素的分子式C15H11O6,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原子总数为15+11+6=32。
答案: (1)红 (2)32 (3)碳元素的质量为:28.7克××100%=28.7克××100% =18克
1.(2021·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解析:(1)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2)有机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狭义上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碳化物、碳硼烷、羰基金属、不含M-C键的金属有机配体配合物;
(3)根据示意图确定分子的组成,进而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
(4)根据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改变即可。
A.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
B.根据示意图可知,乙中不含碳元素,肯定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
C.甲的化学式为C2H4 , 乙的化学式为H2O,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12×2+1×4):(1×2+16)=28:18,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都是三种,故D错误。
答案:A
2.(2021·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物质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解析:(1)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氧化物b的化学式,并根据它的性质判断;
(4)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氧化物d的化学式,并根据它的性质判断。
A.根据化学式 Na2SO3 可知,亚硫酸钠由金属离子和亚硫酸根构成,则x为盐而不是碱,故A错误;
B.a为硫单质,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
C.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那么化学式为SO2 , 它有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空气,故C正确;
D.物质d为酸,其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那么应该为H2SO3 ,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故D错误。
答案:C
3.(2021·金华)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 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
D. 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解析:根据图示中物质的分子构成分析,结合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及单质的定义解答。
A、 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甲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
B、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 ,不符合题意;
C、 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 ,不符合题意;
D、 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同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符合题意;
答案:D
4.(2021·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m3的值为21.6
D.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铁粉先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单质,然后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单质,接下来铜单质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据此分析判断。
A.根据图像可知,ab段为铁和硝酸铜的反应,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和剩余铁的质量之和为m1g ,故A错误;
B.bc段发生的是Fe和AgNO3溶液的反应,故B错误;
C.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铁置换出铜,铜再置换出银,其实最终置换出的银都是铁置换而出的。
设置换出银的质量m3为x,
Fe+2AgNO3=Fe(NO3)2+2Ag;
56 216
5.6g x
;
解得:x=21.6g。
故C正确;
D.cd段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则e点溶液中肯定含Cu(NO3)2 , 故D错误。
答案:C
5.(2021·湖州)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右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 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C. 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 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解析:根据图示中分子构成分析,结合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解答。
A、 由分子构成可知,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
B、 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都是+4价,不符合题意;
C、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相同 ,符合题意;
D、 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解析:A、达芦那韦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说法错误;
B、1个达芦那韦分子中含有27个碳原子、3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7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共含75个原子,说法错误;
C、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D、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7):(16×7)=324:37:102,说法错误;
答案:C
7.(2021·湖北十堰)截止2021年6月,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近18亿,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C.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解析: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一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8.(2021·广州市)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n(n约为103~10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解析:A.纤维素的化学式中含有碳元素,物质分类应为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应为(12×6+1×10+16×5)×n,故B错误;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16×5,故C错误;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 ×100%,
答案:D
9.(2021·江苏扬州)下列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的是
A. 干冰: B. 小苏打:
C. 纯碱: D. 熟石灰:CaO
解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析此类题的关键。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物质对应组成正确,故选项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物质对应组成正确,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物质对应组成正确,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故选项正确。
答案:D
10.(2021·湖南邵阳)有、、NO、X、五种物质,均含氮元素,且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则物质X是:
A. B. C. D.
解析:
已知氢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单质的化合价为0;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大于2,小于5的整数,为或。
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A符号题意;
B、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B不符合题意;
C、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C不符合题意;
D、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1.(2021·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研究表明,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属于有机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
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
解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色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1个色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A、色氨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色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1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2=6:1,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B
12.(2021·衢州)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
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解析:(1)根据化学式计算氮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大小,然后结合图2判断即可;
(2)①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②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④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1)根据化学式 N2H4 可知,无水肼中氮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2):(1×4)=7:1。根据图2可知,甲表示的元素应该是N或氮;
(2)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2+1×4=32,故A正确;
B.在N2H4 中,H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1)×4=0,解得:x=-2,则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
C.无水肼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组成,故C错误;
D.无水肼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AB。
答案:(1)N或氮 (2)A,B
13.(2021·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根据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分析。
(1) 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由反应后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可知,这种单质为氢气,化学式为H2 ;
(2) 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CH4O=C2H6O+H2O, 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1:1.
答案:(1) H2 ;(2)1:1.
14.(2021·温州)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Fe3O4)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1)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________。
(2)将B装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气的名称是________。
(3)若该实验中生成的黑色固体质量为m1 , 可燃空气的质量为m2 , 可燃空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m3 , 如果水是由“氧元素”和“可燃空气元素”组成的,则m1、m2、m3三者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1)根据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3)根据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质量为水中氧元素质量,水的质量为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和分析。
(1)将气体通过放冷水中的铜管,是降低温度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2)由反应前元素的种类可知,生成的可燃空气为氢气;
(3)生成水中氧元素质量即为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为,水的质量为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和,则 m1+m2=m3;
答案:(1)水蒸气;(2)氢气;(3) m1+m2=m3。
15.(2021·台州)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 , 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嘌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嘌呤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尿酸主要通过________(器官)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4)对于以上材料。以下观点或者推论正确的有 。
A.尿酸过高的人,应该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B.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中都含嘌呤
C.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摄入嘌呤会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改变
解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
(2)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3)人类尿液形成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4)根据题目描述对各个选项是否正确进行判断。
(1)根据化学式 C5H4N4 可知,嘌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4+14×4=120;
(2)嘌呤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15:1;
(3)尿酸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4)A.嘌呤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因此尿酸过高的人,应该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故A正确;
B.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中都含嘌呤,故B正确;
C.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摄入嘌呤不会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改变,但是会引起痛风,故C错误。 故选AB。
答案:(1)120 (2)15:1 (3)肾脏 (4)A,B
16.(2021·宁波)“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7.3g侧柏莲桐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3)侧柏莲桐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解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元素质量=物质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完全燃烧的产物。
(1)根据化学式 C10H10O 可知,侧柏莲酮芳香油由C、H、O共3种元素组成。
(2)7.3g侧柏莲桐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3)根据化学式C10H10O可知,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即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1)3 (2)6.0 (3)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
17.(2021·杭州)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 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 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加热N2↑+2H2O,该反应是属于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 , 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________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解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氮肥可以促进叶的生长,磷肥可以促进根的生长,钾肥可以促进果实种子的生长。
(2)空气分离是指低温冷冻原理从空气中分离出其组分(氧、氮和氩、氦等稀有气体)的过程。一般先将空气压缩,并冷至很低温度,或用膨胀方法使空气液化,再进行分离.
(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4)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等于零;
(5)这题解答可以认同和不认同,只要说出正确解释就可以了.
(1)缺少氮肥,可以使叶子矮小,故选B;
(2)气体分离根据各气体的沸点不同;
(3)反应为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是分解反应;
(4)氨气里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原子不带电,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答案:(1)B (2)沸点不同 (3)分解 (4)-3
(5)认同,因为人工固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
XXX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 锌:5.0mg/支
质 量:10g/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0讲 元素符号、化合价与化学式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说出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了解) 选择、填空 2~4分
2.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P、Cl、I、Si、Na、Fe、Cu、Ca、Ag、Al、K)(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知道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5.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6.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7.认识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8.解释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9.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0.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1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13.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应用)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一、元素、同位素及元素符号
1. 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即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种类
①元素可分为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两大类。
②根据元素名称判断元素种类
②根据元素名称判断元素种类
金属元素:偏旁为“钅”(“汞”除外)
金属 固态非金属:偏旁为“石”
非金属元素 液态非金属:偏旁为“氵”
气态非金属:偏旁为“气”
【特别提醒】a.元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含氮量”中的“氮”、“碘盐”中的“碘”等均指元素;c.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 元素符号
(1)书写:“一大二小”。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______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______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
请根据元素名称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氢 碳 氮 氧 硅 磷 硫 氯 碘 钠 镁 铝 钾 钙 铁 铜 锌 银 钡
(2)意义
【特别提醒】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如2Fe表示2个铁原子。
3. 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Si)、铝(____)、____(____)。
(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最多的前三位元素依次是____(____)、碳(____)、氢(H)。
4. 同位素
原子核内的________相同,______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例如,氢有氕(H)、氘(H)、氚(H)3种同位素,碳有碳-12(C)、碳-14(C)等多种同位素。
5. 元素与同位素的关系
________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例如,氕、氘、氚的元素符号均为H。
二、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
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相关计算(以铀为例)
①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如铀元素的质子数为92;
②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如铀元素的中子数≈238.0-92=146;
③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如铀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92。
2. 写出核电荷数从1~18的元素符号及名称
三、化合价
1.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________用“+n”或“-n”表示,n为“1”时不能省略。如H2O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表示为“2”。
(2)常见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
一价 钾 钠 氯 氢 银
二价 氧 钙 钡 镁 锌
三铝 四硅 五价磷
二三铁 二四碳
二 四 六硫都齐全
正负变价要牢记,莫忘单质都为零 正负变价要牢记,莫忘单质都为零
(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名称 铵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符号 NH OH- NO SO CO
化合价
2.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2)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____价。
(3)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时常显____价,与氢元素或金属元素化合时常显____价。
(4)一些元素有可变的化合价,一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5。
(5)原子团也显一定的化合价,其数值等于原子团所带电荷数。
3.化合价的计算
(1)基本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
(2)计算步骤
以计算Na2SO3中S的化合价为例
备考补充:带电原子团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基本原则:在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该原子团所带电荷数。
(2)计算步骤:以NO中“N”的化合价为例
写出原子团化学式(NO)―→ 标出已知元素的化合价(N)―→设出未知元素化合价()―→求出元素化合价:根据原子团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该原子团所带电荷数,列等式(-2)×3+x=-1,解得x=+5。
四、化学式的书写
1. 化学式的概念
用________表示________的式子,如二氧化碳可表示成“CO2”。
2. 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的化学式
类别 表示 举例
稀有气体 元素符号 氦He
金属 铜____
非金属 固态 硫____
气态 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 氧气______
【特别提醒】固态非金属单质碘的化学式为I2。
(2)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按照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
a.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______边,如MgO。
b.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______边(NH3除外),如H2O。
c.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______边,如CuO、H2S。
②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原子的________。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
b.在各元素符号________标上各原子数。
c.检查化学式(必须符合实际),如AlO→→→Al2O3。
【特别提醒】化学式中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比一般为最简整数比,但特殊物质除外,如H2O2、Na2O2和其他有机物。
五、化学式的含义
含义 举例
宏观 表示________ 如CH4表示________
表示该物质的________ 如CH4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a.表示该物质的______b.表示该物质的______ 如H2O可表示______,还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表示该物质的________ 如Fe表示________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表示物质构成中各离子的________ 如NaCl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不为1时,只具有微观意义,如2CO2只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②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间可能含有同种元素,如CO和CO2。
六、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数字的位置 含义 举例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 表示几个原子 2O表示______
化学式前的数字 表示几个分子 2O2表示______
离子符号前的数字 表示几个离子 2OH-表示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O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 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 CO2表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所显的化合价 H2表示________________
七、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1. 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的______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 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特别提醒】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单位均为“1”,一般忽略不写。
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以C2H5OH为例)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如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如乙醇(C2H5OH)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8。
【特别提醒】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与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个数比不同。
(3)计算构成某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
如一个乙醇分子(C2H5OH)中含有原子个数=各元素原子个数之和=2+6+1=9。
(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__________≈52.2%。
(5)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如500克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乙醇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61克。
知识点1 元素 同位素
例1:据报道,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和氯气组成的
B.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C. 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组成的
D. 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
◆变式训练
1. 洛阳师范学院开发了一种用于吸附处理有毒物质的新型多孔材料,特别是对铬酸钠(Na2CrO4)的处理效果最好,铬酸钠中的铬(Cr)元素是水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里“碘”是指---( )
A.铬原子 B.铬分子 C.铬元素 D.铬单质
2.“胜哥”在被钙的同时也在补铁,这里所指的钙与铁的本质区别是---( )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质量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知识点2 元素周期表
例2:如图所示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部分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 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11Na+1 12Mg+2 13Al+3 14 Si+4 -4 15P 16S+6 -2 17Cl 18Ar
(1)3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13号元素与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变式训练
1.25.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的名称是 ,属于 在(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如图2是元素锶(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写出第三周期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 。
(3)第二周期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为 ,名称为 。
2. 如图是科学家最新发现的第四个磁性元素钌的相关信息,则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44 B. 57 C. 101 D. 145
知识点3 化合价的计算
例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 )、赤铜( )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形似金子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的化合价为+2价 B. 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C. 该变化过程中有化合反应 D. 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金子与黄铜
◆变式训练
1.看到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胜哥”对小科进行了检测。让小科计算出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A.-3和+5 B.+2和+2 C.-5和+3 D.-1和+5
2.“84消毒液”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最常用的消杀用品,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
A. -1 B. 0 C. +1 D. +2
知识点4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例4:7.下面是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2CO:表示 2 个一氧化碳分子
B. 2H:表示 2 个氢原子
C. 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D. H2S 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变式训练
1.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H2O——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 4H—— 4个氢元素
C. Ca+2—— 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 2CO2——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知识点5 化学式的意义
例5: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变式训练
1.谷氨酸钠(化学式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
C.由五种元素组成 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知识点6 化学式的计算
例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属于无机化合物 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变式训练
1.“胜哥”乘周末休息时爬了金华第一高峰——“大盘尖”,它的海拔高度是1314米。这种有氧锻炼的方式利于身心健康,因为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那么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16 B. 32 C. 32克 D. 33
2. 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1.“胜哥”告诉同学们:“汉语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语言,没有之一。因为许多时候你写下字、词就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比如:元素中文名称大多数都是使用形声造字法,根据元素名称的汉字可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下列各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 汞、铁、铝、锕 B. 氪、铹、镧、碘 C. 溴、氟、砷、碲 D. 汞、溴、砹、氡
2.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1 C. +1 D. +2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氧 B. 硅 C. 铝 D. 钙
4.(2021九上·拱墅月考)维生素B12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所含的元素钴,也能促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已知钴是第27号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和+3。以下关于这种元素认识正确的是( )
A. 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符号Co同时可以表示一氧化碳
C. 一个Co3+中含有24个电子 D. 用放大镜能观察到元素钴促进红细胞增加的过程
5.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化学式的相关课程后理解了符号及其数字的含义。那么化学式“SO2”中数字2表示( )
A.2个二氧化硫分子 B.二氧化硫中有2个氧元素
C.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离子 D.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6.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化学式的相关课程后理解了化学用语的含义。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7.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掌握了化合价的计算方法。那么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2 C.+3 D.+4
8.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硫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9.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C分别表示碳、氢、氧
B.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D.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
10.邻叔丁基苯酚是一种有异味、有毒的物质。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________克,氢元素__________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1.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12.小科大学毕业后买了蓝莓回母校看望“胜哥”。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________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个原子。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请列式计算)。
1.(2021·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2021·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物质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3.(2021·金华)据报道,科学家已在实验室利用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出氢气。其变化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
B. 甲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
C. 丙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
D. 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
4.(2021·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 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 m3的值为21.6
D. 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5.(2021·湖州)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右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 B. 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C. 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 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
6.(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7.(2021·湖北十堰)截止2021年6月,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近18亿,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C.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8.(2021·广州市)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n(n约为103~10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9.(2021·江苏扬州)下列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的是
干冰: B. 小苏打:
C. 纯碱: D. 熟石灰:CaO
10.(2021·湖南邵阳)有、、NO、X、五种物质,均含氮元素,且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则物质X是:
A. B. C. D.
11.(2021·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研究表明,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色氨酸属于有机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
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
12.(2021·衢州)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
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13.(2021·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14.(2021·温州)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Fe3O4)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1)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________。
(2)将B装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气的名称是________。
(3)若该实验中生成的黑色固体质量为m1 , 可燃空气的质量为m2 , 可燃空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m3 , 如果水是由“氧元素”和“可燃空气元素”组成的,则m1、m2、m3三者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15.(2021·台州)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广泛存在于细胞核中,嘌呤的化学式为C5H4N4 , 在人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痛风。
(1)嘌呤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嘌呤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尿酸主要通过________(器官)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4)对于以上材料。以下观点或者推论正确的有 。
A.尿酸过高的人,应该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B.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中都含嘌呤
C.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质,摄入嘌呤会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改变
16.(2021·宁波)“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7.3g侧柏莲桐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3)侧柏莲桐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17.(2021·杭州)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 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 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加热N2↑+2H2O,该反应是属于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 , 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________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XXX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 锌:5.0mg/支
质 量:10g/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