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 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 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16: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巩固
一、单选题
1.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的优点的是
A.硬度大 B.密度小 C.易导电 D.耐腐蚀
2.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B.Na2SO4+BaCl2═2NaCl+BaSO4↓
C.H2+CuOCu+H2O
D.3CO+Fe2O32Fe+3CO2
4.小明外出游玩,发现路边的小麦叶子发黄、有倒伏现象,他建议田主应该施用一种复合肥料,这种复合肥料是
A.CO(NH2)2
B.KCl
C.KNO3
D.NH4HCO3
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6.除去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试 剂 操作方法
A H2 (HCl气体) NaOH溶液 通过NaOH溶液
B NaOH溶液(Ca(OH)2) Na2CO3溶液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NaCl固体(Na2CO3) 稀盐酸 溶于水,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D Fe(Cu) 稀硫酸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7.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8.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二、简答题
9.许多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简单实用。如图是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身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它属于 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与单质铝相比,它的硬度更 _____ (填“大”或“小”),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 。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铁、铝的活动性顺序 _____ 。
(3)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_____ 。
10.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造出“后母戊鼎”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Cu2(OH)2CO32CuO+H2O+CO2↑;②C+2CuO2Cu+CO2↑.
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湿法炼铜的应用,当时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①属于________ 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置换”).
(2)青铜属于________ (填“氧化物”、“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3)写出湿法炼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以“绿色化学”的观点,对照火法炼铜,谈谈湿法炼铜的优点:________ .
三、推断题
11.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为金属,在常温下通过如图所示转化可获取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若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则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一步实现反应Ⅱ,能否加入氯化钾?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___________肥料。
12.下图为A-G(初中常见的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单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的化学式_____,其常见用途为_____(任写一条)。
(2)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的②现象为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1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CO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__________ ;
(2)实验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3)实验中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
(4)C处燃着的酒精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
14.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A实验伸入红磷速度过慢导致进水量__________
②C实验热水作用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该实验能得出燃烧的条件_______(写一点即可)
③B实验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④D实验需要用“刚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原因_______
五、计算题
15.小刚同学想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他取20g黄铜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生成了0.2g气体,请你帮他计算该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6.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17.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20.9 29.8 47.6 57.6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B
6.C
7.D
8.C
9. 混合物 大 2Al+3FeSO 4 ==3Fe+2Al2(SO4) 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0. 分解 混合物 Fe+CuSO4=FeSO4+Cu 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
11. A比D的金属活动性强,且B是D的可溶性盐的溶液 置换反应 不能;相互交换成分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复合
12. CH4 作燃料 C+2CuO2Cu+CO2↑ 置换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逐渐变成了蓝色 2NaOH+CuSO4=Cu(OH)2↓+Na2SO4
13.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意思正确可给分) 红色固体变黑色 Fe2O3+3CO 2Fe+3CO2 Ca(OH)2+CO2=CaCO3↓+H2O 防止污染空气(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4. 偏大 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缓冲和密封作用,防止胶塞弹开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15.解:设锌的质量为x
x=6.5g
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7.5%。
16.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5.0 g
= x=5.3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0.7%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0.7%。
17.(1)38.7;(2)4.4g
(3)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总质量为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