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训练
一、单选题
1.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
2.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
A.NH4HCO3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3.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该金属不适合的用途是( )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
2500℃[ 3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
A.焊接金属 B.用于通讯设备 C.制造外科手术刀 D.制造航天飞机
4.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溶液一定只含两种溶质
B.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
C.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
D.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
A.Cu(NO3)2 Na2SO4 MgCl2 HCl
B.FeCl3 HNO3 NaCl NaOH
C.BaCl2 K2SO4 Na2CO3 KOH
D.H2SO4 KCl BaCl2 CuCl2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
B.2NaOH+H2SO4=Na2SO4+H2O
C.2Fe+6HCl=2FeCl3+3H2↑
D.2KMnO4K2MnO4+MnO2+O2↑
7.下列有关物质的除杂、鉴别所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D 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8.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鸡蛋壳成分的探究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证明蛋壳成分是CaCO3
B.实验②可证明蛋壳中含钙元素
C.实验③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
D.实验中每步操作都是规范的
二、简答题
9.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哪种物质的较低量排放?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碳素墨水常用来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其原理是什么?
10.2017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 10小时;平均温度:5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请回答:
(1)铁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盐是催化剂,其质量和_____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_____。
三、推断题
11.推断题:如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与C都是由相同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A、C、E、G也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F为金属单质,其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省略。请根据如图推断:
(1)A的化学式_____、E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2.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C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
(2)F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 。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四、实验题
1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O2:乙中存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检验丙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H2:对装置所作的简单改动可以是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用于混合物中物质含量测定:在丙装置后连接量气装置,取10.0g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根据气体体积换算得到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1g,则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
14.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
(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
(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
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探究】
(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说明此样品为_________(选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__________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钯的活动性比铂______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废液处理】
(1)转化成沉淀。小组同学将所有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回收金属钯。
五、计算题
15.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16.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0.00g上述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94g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D
7.A
8.C
9.(1)二氧化碳(CO2)
(2)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10. Fe2O3 化学性质 铁氧化消耗氧气,导致缺氧
11. CO 置换
12. CaCO3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3. 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硫酸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丙装置右侧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将原来乙装置短导管与丙装置长导管相连的胶皮管拆开,改成用胶皮管将乙装置的短导管与丙装置的短导管相连 67.5%(详见解析)
14. 氢气(或H2) 假 无明显现象 强 银>钯>铂(或Ag>Pd>Pt) AgNO3+HCl= AgCl↓ +H NO3[或2AgNO3+ Pd Cl2=2AgCl↓ + Pd(NO3)2]
15.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x
x=10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10t
16.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10.00g-2.12g+1.6g=9.48g
答:(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1.2%。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9.48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