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随堂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金属钛可以由TiO2与Si在高温下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AgNO3
3.同学们夏季郊游时,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都认为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
A.NH4NO3 B.KNO3 C.K3PO4 D.KCl
4.向盛有50mL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 )
A. B. C. D.
5.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7.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8.下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原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1:1
9.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为酸性
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二、简答题
10.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2)电解水实验时,为什么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1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检验铵盐(所用硫酸铵、氢氧化钠、试纸均未失效)。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纸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1)请分析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铵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肥,该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2.冬季,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冰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主要成分为,,,等).一年过后,小仪和同学们对桥梁、道路设施及周边植被进行了考察.
(1)使用工业盐做融雪剂对环境有无影响?______(填“有”或“无”).
(2)如果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答两点)?______.
(3)你对使用融雪剂有什么建议?______.
三、推断题
13.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B与E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_;
(3)C与D的反应现象为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14.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相互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F和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气体,D和E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涉及的反应都是本学期的知识内容)
(1)物质C是___,G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F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B→D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
15.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D是可供呼吸的一种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B﹣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四、实验题
16.(7分)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做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中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测得数据
实验1 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膨松剂完全反应 装置C增重1.98g
实验2 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膨松剂完全反应 装置B增重0.34g
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17.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碳酸钠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试管①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为继续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又对甲、乙烧杯内的反应混合物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通过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推断,图一中试管②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②小组同学把沉淀M、N混合后置于烧杯丙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把烧杯丙中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反应结束后废液缸内上层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18.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19.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混有氯化钠的苏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从该瓶试剂中取出100克样品,放在锥形瓶中加水至全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实验相关数据如图。
(1)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是__________克;
(2)该瓶苏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将50g碳酸钠溶液分为5等份,分5次加入盛有样品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208.9g 217.8g 226.7g 235.6g 245.6g
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1.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
(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工业度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为避免工业废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C
7.C
8.A
9.C
10.(1)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合能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2)增强水的导电性
11. 没有加热 反应物浓度过低(或所用药品均为稀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氮 防止降低肥效(或反应放出氨气使化肥失效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2. 有 水质污染、铁制品腐蚀、土壤污染等 铲除部分冰雪再使用少量融雪剂或用化肥做融雪剂等
13. HCl 作食品干燥剂 化合反应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14. 氧气 作气体燃料(合理即可) 化合
15. O2 洗涤或做溶剂 CO2+Ca(OH)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16. 试管中有剩余固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10:79 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吸收剂完全吸收等
17. 酚酞试液变红 Ca(OH)2+Na2CO3=CaCO3↓+2NaOH HCl和NaCl 沉淀部分溶液,生成气体 HNO3、NaNO3、Ca(NO3)2
18.(1)39:6:24;(2)8.8g;(3)14.6%
19.(1)4.4(2)10.6%
20.解: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或)
设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x=7.3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21.(1)23.3(2)9.8%(3)熟石灰(或氢氧化钙)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