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7—11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卷为闭卷考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
1.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人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这些考察( )
A.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 B.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D.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
3.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地龙坡村与各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
A.改变了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5.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595亿斤,增至2013年的60194万吨。中国农业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我国这一政策应出台于( )
A.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
7.20世纪70年代末,深圳民间流传着“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的民谣,80年代以后,深圳仅用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深圳发生巨大的变化是因为( )
A.成为自治区 B.成为经济特区 C.成为特别行政区 D.加入世贸组织
8.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深圳 青岛 镇江 兰州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9.202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南方谈话的发表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设立经济特区
10.“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3.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火树银花不夜天,五亿人民展欢颜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伟大复兴中国梦,绿色发展新画卷
14.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
提纲
1.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 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17.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
A.新发展理念 B.“一国两制”构想 C.科学发展观 D.“一带一路”倡仪
18.习近平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下列内容能增强文化自信的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1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2年)还有( )
A.14年 B.22年 C.27年 D.30年
20.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二.综合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8分,第24题16分,共5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
(1)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为什么说它是第二次思想解放?(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恩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指导思想。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2)材料二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什么?(2分)党和政府在“现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举措有哪些?(4分)
22.(14分)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有效集合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磅礴之力,在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党的思想理论产生历史性飞跃。这些理论指导苦难深重的人民走出黑暗,走向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材料一: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
(1)材料一中的“它”指哪一理论成果?(2分)“它”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2分)材料二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2分)
材料三: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习近平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3分)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主题
(4)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3分)
2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中国梦的本质,就是……人民,是中国梦最直接的受益者,最真切的感受者。……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概括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2分)
材料二: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
(2)材料二中,党要努力实现的两个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4分)
24.(16分)历史,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材料一: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1)1978 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哪一次重要会议开始?(2分)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2分)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材料二: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2)小岗村农民的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2分)
【一个伟人的高瞻远瞩】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春天的故事》歌词
(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是谁?(2分)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这个“圈”指什么?(2分)材料中的“座座城”主要是指哪几座城?(4分)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世界排名
1978年 3678亿元 第15名
1990年 18873亿元 第10名
2000年 100280亿元 第6名
2012年 538580亿元 第2 名
【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
材料四:如右表
(4)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D D B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C C A B C A
二、综合题
21.(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内进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开放:建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等。
22.(1)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3)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
23.(1)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条件: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邓小平。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八年级历史单元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