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4 22: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1—3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卷为闭卷考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
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问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到了民主的滋味。”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4.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中国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5.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6.喜马拉雅山巍然耸立,见证雪域高原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雅鲁藏布江奔流不息,诉说着民族团结,携手共进的动人故事。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西藏获得重生的是历史事件,标志着西藏获得重生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西部大开发 D.兴边富民行动
7.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目标是发展资本主义
8.“我爱亲人和祖围,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一位英雄的绝笔诗,其应写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9.右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纸老虎》(漫画中的文字“杜鲁门声明”和“三十八度线暴风雨”),作者创作此漫画意在( )
A.阐释解放战争的必要性 B.鼓舞军民的必胜斗志
C.呼吁世界人民团结反帝 D.抨击美国的冷战政策
10.毛泽东认为,“(抗美援朝)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其“必须参战”的主要理由是( )
A.美军曾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B.美军意图进攻苏联
C.保家卫国,维护中国长远利益 D.通过参战,收复台湾
11.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是( )
A.黄继光 B.彭德怀 C.董存瑞 D.邱少云
12.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杨靖宇 B.左权 C.黄继光 D.邱少云
13.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批“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 B.忧国优民、敢于斗争的五四精神
C.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上甘岭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14.右图所示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15.“新中国诞生初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奋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做出以武方侵犯新中国的尝试。”这段话旨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实力
C.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D.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
16.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8.右图中,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9.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0.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二.综合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分)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2分)材料一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分)
材料二:右图
(2)请你给材料二中的这幅画取一个名字。(2分)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分)
材料三;从 1840 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 109 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摘编自《彭德怀自述》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决定参战的原因。(2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两位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分别是谁?(2分)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展现了怎样的精神 ((2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有何伟大的现实意义?(2分)
23.(14分)探究题。
【背景篇——土地制度深恶痛绝】
材料一:如右图
(1)材料一与解放前的哪一经济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法律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2分)
【改革篇——土地易主欢欣鼓舞】
材料三:漫画《家乡喜讯 1952》。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图中的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4)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目的实现了吗?(2分)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分)
24.(14分)探究问题。
【以史为证】
材料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哪两次著名战役能证实这一结论?(2分)能充分体现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1分)
【正义之师】
材料二: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有威胁性。
——马克·韦恩·克拉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1分)请说明理由。(2 分)
【关注民生】
材料三:全面彻底的土地改革,不仅完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而且通过没收地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配给贫苦农民的办法,改善了农村贫苦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缩小了农村的贫富差别。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兴修水利、增加农贷、城乡交流和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等办法促进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增加农民收入。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农民生活有了较明显的改善。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政府帮助贫苦农民改善生活状况的措施和成效。(4 分)
【概括总结】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2分)从国弱民辱到国强民富,你对中国的巨变有何感想?(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B A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A A B C A C
二、综合题
2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好了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6 年爆发的人民解放战争;1919年的五四运动。
(2)开国大典。①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③组织了一条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因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答出两点即可)
22.(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黄继光,邱少云。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3)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营造“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精神力量。
23.(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本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人民政权。
(3)农民分到了土地、房屋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了。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4.(1)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不正确。其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侵略朝鲜是非正义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中朝两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3)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兴修水利,提供贷款、缩小土农业产品差价等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贫富差距缩小。
(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落后就要挨打;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