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欢快明朗的少儿歌曲,歌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富有三拍子舞曲韵律的特点。全曲为二段体结构,两个乐段都采用了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使之前后呼应、形成对答,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会出现学生情绪不稳定。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身自控力不强。三年级学生对四三拍子已有初步感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确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关键能在歌曲演唱、节奏运用中会加以运用。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科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视、音直观效果的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自然导入《春来了》这首歌曲,通过节奏、乐器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会在歌曲中体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增强三拍子圆舞曲的感受。最后,大家通过创编歌词的环节,在与春姑娘捉迷藏的过程中,发现春来了,原来春姑娘一直藏在花苞、树梢、池塘、小草、花香、鸟儿的歌声里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春来了》这首歌曲,了解3/4的含义及强弱规律,能用简单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歌曲中有三个对称节奏组成规整六个乐句,根据节奏特征,我以3/4节奏为切入点,贯穿歌曲始终,完整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春来了》的节拍特点,掌握四三拍子圆舞曲的感觉,并能在演唱、节奏活动中加以运用,体会与表现四三拍快乐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能用节奏、小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初步感知合唱歌曲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为歌曲创遍歌词,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钢琴、铃鼓、三角铁、沙锤、手铃、标志牌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进教室)
老师带生在背景音乐中跳着圆舞曲的步伐进教室,带着学生各自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播放背景音乐《春来了》伴奏)
一、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来这里上音乐课,你们高兴吗?(高兴)
高兴的时候你会怎样?(会笑)
师:我高兴的时候也会笑,仔细听一听,我是怎样笑的。
(弹琴:先唱一遍让学生听一遍)
师:老师笑的好听吗?现在和老师一起笑一笑。
挺起小胸脯,看谁笑得最好听。
(带学生练习发声,四遍)
1=F-D
3/4 53 1 - 53 1 - 76 5 4 3 0 2 1 - - 1 0 0
Ha
二、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笑得真开心呀,发音很准确,你们这么优秀,我想送大家一份礼物,你们想要吗?(生:想)
师:这是一首好听的乐曲,认真听一听,这首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播放视频,第1遍播放《春来了》歌曲伴奏)
师:这动听的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生:春天的感觉、轻快的音乐、轻盈、音乐很美、速度很快)
师:(学生如果说春天——直接引)那谁能猜出来,这是歌唱哪个季节的乐曲呢?(春天)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春天的歌《春来了》
(用屏幕打出来)
三、新授
1、学习节奏
一首歌曲只有了解了它的节奏,才能学会唱。那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我们听一听,看谁的耳朵最灵。
(播放《春来了》,第2遍)
师:谁知道《春来了》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生:三拍子,四三拍
师: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我们以前也学过这样拍节的歌曲,还记得它的强弱规律吗?
生:不知道或强弱弱
师:这就是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四三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第一拍是强拍,就像春天完全盛开花儿。而第二拍和第三拍就比较弱一些,好像是这些未开放的小花苞。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老师带着拍手、拍肩)
师: 强拍要响亮地拍出来,弱拍轻轻的,可以拍你喜欢的地方,跟老师来。(老师不要过多讲解)
3/4 1 2 3
拍手 拍肩 拍肩
拍手 拍肚子 拍肚子
拍手 拍腿 拍腿
师:这就是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大家刚才拍得很棒。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
拍一拍,注意强弱规律哦。(第2遍播放《春来了》)
2、小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拍得真棒。你们想给这首歌曲来个伴奏吗?(想)
现在请大家从自己的座位底下拿出自己的小乐器(学生拿出乐器,分4组)
师:1组的同学拿的是铃鼓,试一试:(“强弱弱”两遍)
2组的学生拿的是(三角铁),试一试:(“强弱弱”两遍)
3组沙锤,试一试:(“强弱弱”两遍)
4组学生手铃,试一试:(“强弱弱”两遍)
师:现在我们跟着歌曲试一试。(只打强弱弱)
师:看来这样简单的伴奏难不住你们呀,现在我们加大难度,强拍时,全
体同学一起打,弱拍时,老师指挥哪个组,哪个组打,看哪个组同学反应最准
确。(第3遍播放《春来了》)
(如有不准确的,走到学生跟前,手把手跟歌曲教,歌曲不停,一遍即可)
师:大家表现太棒了,你们都可以当小小演奏家了。现在大家把小乐器
放回座位下面。
3、学习歌曲
(1)轻声跟唱
师:通过这几遍的聆听,大家是不是已经熟悉了这首歌的旋律了,那咱们小声跟着唱一遍好吗?(第4遍播放《春来了》,学生跟唱 唱1遍)
师:同学们,你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很强,老师还没有教,大部分同学已经会唱了,真了不起。
(2)解决难点
师:这首歌曲有的地方难唱。跟老师唱。(教唱难唱的乐句,到学生会唱为止。中间可以叫个别学生单独跟唱)
师:现在跟琴唱一遍。(师弹生唱全首 唱2遍)
(3)美美地唱
师:会唱了吗?同学们,能够美美的唱出歌曲的感情,才能够叫真正的会唱。
大家觉得唱这首歌,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唱啊?
师:是啊,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万物充满生机,这歌曲就是用“小
快板”的形式表现了春天轻盈,灵动的感觉,还有小朋友在春光里游戏的快乐。
我们来试一试。
(师弹琴,充满感情地领学生唱。 唱3遍)
唱第一乐段第一遍后,提示学生:“小朋友们看谁先找到”这里休止符的出现是不是让人感觉很神秘,因为小朋友在捉迷藏啊。(再唱第一乐段)
唱第二乐段第一遍后,提示学生:找到春天了,开心吗?所以这一句美美的唱(找到了,找到了,她在哪里我知道)(再唱这一句)
师:同学们猜一猜,“桃花一开放我 0 看见了”,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
符呀?(师唱一遍这一句,学生回答)
师:对呀,我找到春天了,多自豪,多惊喜啊,所以这里休止符强调“被我看见了”,(师弹琴,领唱这一句)
师:最后我们一起找到了姑娘,大家特别开心的笑了起来,最后哈哈大笑,真开心啊。(师弹琴,唱这一句)
师:现在那咱们坐端正,背挺直,美美的来完整的唱一遍歌曲吧(跟伴奏,第6遍演唱)
师:我们来对唱一遍,老师唱蓝色部分,同学们来唱蓝色部分,我们比一比,看谁唱得最动听。
(师生按后边合唱的方式对唱一遍)
4、创编歌词
出示歌谱,重点指出创编歌词的位置。
师:春天来了,歌词中告诉我们春天藏哪里?(花苞里、树梢里)
想一想,春天还会在哪里?(池塘里、小鸟的歌声里、草地上、校园里、花香里……)
大家都很会观察,在这么多地方找到春天,能不能把他们都编到我们的歌曲里呀。
大屏幕出示:
春姑娘藏在那朵花苞里,桃花一开放我看见了。
春姑娘藏在( ), ( ) 我( )了;
师:我先来试一试。
“春姑娘藏在那片池塘里,冰雪一融化我看见了。”
谁愿来试一试?(学生创编,可以随时纠正,学生的语句。比如:闻见了、听见了)
现在咱们把创编的歌词填进去。
大屏幕出示:
春姑娘藏在那朵花苞里,桃花一开放我看见了。
春姑娘藏在(那片池塘里), ( 冰雪一融化) 我(看见)了;
春姑娘藏在(那片草地上), ( 小草一发芽) 我(看见)了;
春姑娘藏在(鸟儿歌声里), ( 小鸟一唱歌) 我(听见)了;
师:我们连着唱一唱。(老师弹琴指挥学生唱,连着唱这四句,一遍)
师:我们分了四个组,现在,老师指挥哪个组,哪个组就站起来唱这句。(老师指挥学生唱,分组唱这四句,一遍)
师:想不想把他们加到我们的歌曲里,我们来练一练。(练习合唱整首)
展示创编成果
师:大家唱得很棒,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合唱这首《春来了》吧。老师来
给每个组发一个标志,(老师发标志,)你们分别是桃花队、池塘队、草地队、
小鸟队,看老师指挥,到你们组的时候,全组起立,有节奏地摆动身体,就像
这样(师动作)。第一位同学举起你们组的标志,就像这样(师动作)。会做吗?
老师相信你们。让我们一起用合唱的形式赞美春天吧!
(跟伴奏完整表现歌曲)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很开心,不但学会了《春来了》这首歌曲,还为歌曲创
编了新歌词,用合唱的方式丰富了这首歌的表现形式。虽然我们的这节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是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把春天的歌留在了心里。让我们一起唱着跳着,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丽的春天吧!
(放原唱《春来了》,我带大家在圆舞曲的感觉中跳着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