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旋律风格。
4.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二.学习舒伯特的《摇篮曲》
1.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课件播放)
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动一动,也可以跟着小声地唱一唱。
2.介绍舒伯特: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有“歌曲之王”的美誉。他十四岁开始创作,在三十一年的短暂的人生中,共创作了千部作品,代表作有《鳟鱼》、《菩提树》《魔王》等。
3.介绍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来历。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4.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摇篮曲?(课件播放)
师小结: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课件播放)
5.教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课件播放)
三、学习歌曲
1.出示歌谱,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乐谱中有小音符的地方。
2.板书:前倚音
3.教师讲解倚音的唱(奏)法。
(短促、轻快、一带而过)
4.教师范唱。
教师教唱没有装饰音的小节:5 43 2 5|(指导学生唱)
教师:现在我加上装饰音来唱,大家感觉到什么?我唱两种,大家听(唱两种都带歌词的),大家感觉哪种演唱更加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学生:带装饰音的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师:你们能把这个小拐弯儿,唱得很准确吗?咱们来试一试。
学生:唱加装饰音的地方。
5.学生跟老师用“lu”轻轻地、温柔地演唱歌曲的旋律。
6.学习第一段(课件播放)
教师弹琴教学生唱,并指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柔美的声音演唱。
7.学习第二、三段 。
指导唱好附点音符和装饰音。重点练唱带附点与装饰音的乐句。
8.完整地唱歌曲
(演唱时,有四分休止符的地方要停一拍,在心里默念一个“停“字。在这首歌曲中用这个四分休止符,表示妈妈摇摇篮摇了,要休息一会儿。
9.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加动作表演。
师:妈妈会怎样摇摇篮呢?请同学们学一学。
10.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四、 拓展(课件播放)
1.师:从这首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双手,妈妈的爱是甜甜吻,妈妈还会怎样爱我们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写一写歌词,并唱一唱。
2.学生上台演唱小组创编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回味母爱:
师小结:妈妈为了我们的成长,操碎了心,此时,你们想对妈妈说什么呢?指明学生回答。对,同学们说得很好,让我们再有感情地唱一唱《摇篮曲》结束我们今天的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