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08: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 祖父的园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涟漪(yī)    无垠(hén)    撩(liáo)起    抓挠(náo)
B.宝钗(chāi) 迸(bènɡ)裂 徘徊(huái) 燕山(yàn)
C.玷(zhān)污 敞(chǎnɡ)开 袭(xí)人 牛犊(dú)
D.埃(āi)及 刀刃(rèn) 精湛(zhàn) 痴(chī)笑
2.下题中对下面三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③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④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A.比喻 反问 拟人 排比 B.夸张 反问 拟人 夸张
C.拟人 反问 夸张 排比 D.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3.下面句子的标点错误的是( )
A.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B.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C.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4.给下列病句原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同学们在这次考试中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B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知道了改正就好。
C小红穿上棉衣和帽子走出了家门。
D济南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①搭配不当 ②重复啰唆 ③概念不清 ④次序颠倒
A.④②①③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5.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在作者笔下,花、鸟、虫子仿佛都有了____________,可以睡觉、乱逛、说话。
(2)照样子,写句子:知了叫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1)这句话通过描写_____、_____和_____在太阳下的表现,写出了太阳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你发挥想象,照样子,写一写“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在沙漠里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模仿秀。
1.我看骆驼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老师教给我,要学____(填一动物或植物),_____。看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我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9.选文讲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的几件事,其中写得最详细的一件事是________
10.从选文画线的句子可以体会到“我”的样子。( )
A.无所事事 B.调皮捣蛋 C.天真可爱
11.“我”明明分不清苗和草,祖父为什么还让“我”乱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来回穿梭(suō)。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2.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答: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5.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
16.文末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答: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2.A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①把蜜蜂比喻成小毛球。运用比喻修辞;②由“哪里会追得上?”可知这是反问修辞;③由“愿意”可知这里将黄瓜拟人化,运用拟人修辞;④由三个分句组成,是排比修辞。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运用。
A.正确的句子标点为: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4.A
【解析】

5. 生命 唱歌似的 树绿了 穿了一身绿衣裳似的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句中的花开、鸟飞、虫叫,可知在作者笔下,它们都有了生命,可以睡觉、乱逛、说话,不受束缚,自由自在。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这里用的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时结合事物的特征。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6. 人 蚯蚓 蝙蝠 亮 示例:天气很冷,冷得人们都缩在屋里不敢出门,冷得小河不再流淌,结上了厚厚的冰,冷得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不住地发抖。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本题句子中,描写太阳光芒强烈刺眼,亮得人睁不开眼,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也不敢飞出来,通过描写人、蚯蚓和蝙蝠的状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光芒的强烈。这句话围绕太阳的“光芒”,抓住人睁不开眼,蚯蚓不敢出地,蝙蝠不敢飞出等侧面描写,写出了太阳光芒的强烈。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示例:腊月到了,鸟儿冷得躲进巢里不敢出来,青蛙冷得在洞里冬眠,孩子们冷得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示例:冬天到了,寒风呼啸,冷得小河不再流淌,冷得小草不敢探出头来,冷得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7.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佩服骆驼队的沉稳性格。 骆驼咀嚼着食物。
【解析】
【详解】

8. 我看着动物园里的大象:它的鼻子是那样长,那样灵活,那样有趣。 爬山虎 有耐心 一步一个脚印,总能爬上墙头
【解析】
【详解】

9.铲地
10.C
11.祖父尽量满足“我”的愿望,给“我”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让“我”有个愉快的童年。
【解析】
9.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概括。
选文讲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这几件事,其中详细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铲地这件事。
10.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种菜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菜踢飞了,“踢”字写出了作者天真可爱的样子。
11.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分析。
“我”明明分不清苗和草,祖父还让“我”乱钩,是因为“我”还太小,祖父尽量满足“我”的愿望,给“我”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让“我”有个愉快的童年。
12.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
13. 恋怜爱儿子,欲增强儿子的自信心 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14.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15.竞争中认真、自信,比赛后能够淡定面对结果。
16.不能。因为用“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密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理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17.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解析】
12.此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结合上下文,可知作者的“喜”是源自儿子的自信。
13.此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可以得到答案。
14.此题考查描写手法的掌握情况。通读全文,运用了动作描写(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心理描写(“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语言描写(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15.此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儿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比赛前儿子的动作,语言描写突出了他的认真、自信;在比赛结果后,儿子确实淡定的接受。“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16.此题应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解答。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
优柔寡断:犹疑;不果断。优柔:犹豫不决。
“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密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理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17.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本文中心思想是妈妈培养孩子自信心,解答时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出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