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手指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手指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1:1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2 手指
一、选择题
1.《手指》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马克·吐温 C.费奥多罗夫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本正经”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B.“左膀右臂、翻来覆去”这两个词语中都分别含有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C.“养尊处优”和“娇生惯养”的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
D.“明了”的反义词是“模糊”。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B.手指的全体,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C.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D.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B.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C.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D.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
5.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药末  ( )戒指  ( )脂粉   ( )胡琴
( )耳朵 ( )螺丝 ( )纽扣 ( )枪机
( )算盘 ( )电铃 ( )电话 ( )鼻涕
7.看拼音,写词语。
mǔ zhǐ   sāo yǎnɡ   luó sī
( )  ( )  ( )
niǔ kòu   miǎo xiǎo   fù yōnɡ
( )  ( )  ( )
三、语言表达
8.请运用关联词语把每题中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食指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 食指的工作比大拇指复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中指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回放。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0.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11.选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种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3.给加点字注音。
窈( ) 秽( ) 轧( ) 拧( )
14.“堂皇”的本义是形容气势宏大,在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_____________。
15.中指居于中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____________的姿态及高雅特点。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了中指这样的特点。
16.根据短文总结食指和中指的特点。
食指:______________
中指:_____________
17.选段中提到的“关公”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 请写出一句和他有关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此题对作家作品的考查。在于平时的积累。《手指》作者是丰子恺。
2.C
【解析】

3.C
【解析】
【详解】

4.D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A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名指、食指”比作“关平、周仓”;
B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C答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从“在……”可以看出来;
D答案:这个句子中虽然有“好像”这类比喻词,但是在这里表示猜测。
5.D
【解析】

6. 蘸 戴 研 拉 掏 拧 解 扳 打 揿 打 抹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是一个词语和另一个词语前后组合。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搭配词语练的就是词语之间恰当的合理的搭配。
我们学习的搭配词语主要是这三种。老师进一步将这三种合并成两类。一类是(精美的)图案和(认真地)读书。一类是(打垮)敌人。第一类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名词前面为×××的,动词前面为×××地;二是词语搭配要合理。第二类是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做这类的搭配练习检查很重要。要反复读。如果发现哪一组的搭配不合适,读起来不通顺,就说明没有搭配合理;反之如果读起来比较通顺,就说明搭配合理。
7. 拇指 搔痒 螺丝 纽扣 渺小 附庸
【解析】

8. 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因为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解析】
【详解】
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1)前后两句是转折关系,运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可。如“虽……却” “虽然……但是 ”等。
(2)前后两句是因果关系,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即可。如“因为……所以”“……因此……”等。
9. 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解析】

10. 身体矮而胖 头大而肥 构造简单
11.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承上启下
12.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吃苦耐劳,默默奉献。例子:①相帮扶住琴身;②抵住喷出来的水;③按住流出来的血;④扳住要翻倒的重东西;⑤招呼人时轮不上;⑥读书翻书页;⑦进门揿电铃;⑧给人搔痒,被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段写了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表现在: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11.
本题考查文章的过渡句,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作文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文段的过渡句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这句话既承接上文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又引出下文描写拇指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文章例举了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这几件事情,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这些事情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性格特点。
13. yǎo huì yà nǐng
14.好
15. 美 拟人
16. 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工作虽然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曲线优美。
17.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解析】
【分析】
13.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4.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注意平时对词语本义的理解,并且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从“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可以得出“堂皇”的本义是形容气势宏大,在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好。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可以得出中指居于中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美的姿态和高雅的特点。作者在这里是把中指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原文的内容“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可以得出食指的特点。从“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可以得出中指的特点。
17.
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文学常识的搜集和积累,根据文段中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回答即可。本题中文段中提到的“关公”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关公有关的歇后语有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意思是关公独自去赴了一个很明显有危险的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