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3节 海洋与人类
探究: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 7 000 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1.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制盐、填海造陆、海洋航行等。
2. 海洋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重要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有人认为,人类正从“黄色陆地文明”向“蓝色海洋文明”转变,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目前,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陆地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因而逐渐把目光转向海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深入,从最初的海洋渔业、运输业到现在的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等新兴工业,预示着人类正从陆地的“黄色文明”向海洋的“蓝色文明”转变。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海洋资源的类型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偿罐幢艳量僚廉逞日傍那圣拙捻浸顿峻眉搅些型惫儡瘤奇燎丸歼砍赎剩忌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5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共35张PPT)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5章第2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共35张PPT)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海洋生物资源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海洋生物资源
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
图 4-26 深海热液喷口及热液生物群落
在科隆群岛附近海域的海底,首次发现了活动的热液喷口和丰富的热液生物群。他们长相十分奇特,大多生活在海深超过 2 000 米的海底,常年处于高温高压的黑暗环境中。这些生物非常原始。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海底冷泉是继海底热液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两者都反映了海底的极端环境。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不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生化作用生产有机质,所以这样的食物链又被称为“黑暗食物链”。深海热液和冷泉活动区域是海底生命活跃的地方,热液生态系统与冷泉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大陆架海域、温带海域、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海区渔业资源丰富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由于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在垂直方向发生交换,上泛的底部海水中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繁盛,促使渔场的形成;
世界主要渔业地区分布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
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①位于浅海大陆架;
②地处台湾暖流流和沿岸冷海流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③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⑤纬度位置适中,为温带海域且处在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
舟山渔场成因:
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问题:
对策:
①过度捕捞
②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填海造陆
③海洋污染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
(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分类及分布
滨海砂矿——滨海地区
——大陆架地区
多金属结核——大洋洋盆
油气资源
开发利用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滨海砂矿
海面
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多金属结核
海底
(二)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石油资源
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海洋矿产资源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可燃冰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可燃冰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中。
可燃冰是可再生的吗
提示: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为非可再生能源,因而可燃冰是非可再生的。
可燃冰
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
①节约能源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运输方便、成本低
无污染,于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高效率,生热多
(二)海洋矿产资源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海洋矿产资源
锰结核多分布在海深 4 000 米以下,全球海洋以 1 000 万吨 / 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堆积。
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二)海洋矿产资源
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陆地空间日益拥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广泛关注。
(三)海洋空间资源
图 4-28 迪拜人工岛修建前后的卫星影像对比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海洋空间资源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人工岛是规模宏大的海洋工程项目,现已建成现代化的海上城市。查阅资料,了解迪拜棕榈岛的建设过程及其利用情况,讨论其优缺点。
迪拜棕榈岛是建立在迪拜海岸的一个人工岛。棕榈岛于2001年开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由沙子、岩石搭建成型。人们填海造地,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拓展了空间,既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棕榈岛的建设有可能会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三)海洋空间资源
阅读:海上人工岛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日本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岛,如神户港岛。规模宏大的大阪机场,就建设在大阪湾人工岛上。美国、荷兰、法国、中国等相继修建了大量的人工岛。人工岛可作为深水港,修建城市、机场、公园、工厂等。
利用: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
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等。
围海造陆、填海造陆,人工岛、
海上人工码头、工厂和作业平台等。
废弃物处理场,
海底仓库等。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2
1
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
2
3
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部分海区的渔业捕捞,已超越了海洋生态的承载能力。1992年,加拿大纽芬兰岛因过度捕捞导致渔业崩溃,整个渔季就
没有捕到什么鱼,当地盛产的鳕鱼更是不见踪影。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15年报告,过去的20年里,海洋物种
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有些鱼类的数量更是减少了3/4,珊瑚礁、红树林、海草都在急剧减少,并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海洋生物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和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海洋生物是可再生资源,人类务必改进捕捞方式,加大海洋污染整治力度,加大对关键性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谋求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海洋生态破坏与污染
原油泄漏
废弃渔网困住海豹
海洋垃圾污染
美国漏油事故
赤 潮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使得鱼类因窒息或中毒死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
拓展:什么海域易发生赤潮?
(1)所处纬度较低,海水水温较高海域,光照强,浮游生物易大量繁殖;
(2)地形半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海域;
(3)位于携带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河流入海口的海域;
(4)海水养殖业发展快的海域。
危害:
①大面积的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植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
②大量赤潮生物繁殖、死亡、消耗溶解氧,使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
③赤潮生物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释放毒素,使其他生物因中毒而死;
④影响海洋旅游业。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
材料:2010 年 4 月 20 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1、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
2、石油污染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O2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资源逐步衰退。
3、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
4、影响旅游业
5、危害人类健康
海岸带中的滨海带被称为“海洋第一经济带”,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
淡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
渔业资源退化等。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3、海洋环境问题
议一议,试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资料:海洋中浮游生物体内滴滴涕的浓度比海水高 1.3万倍,吃浮游生物的小鱼体内滴滴涕浓度比海水高 14.3 万倍,吃小鱼的大鱼体内滴滴涕浓度比海水高 57.2 万倍,吃鱼的水鸟体内滴滴涕浓度比海水高 858 万倍。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污染毒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1.物理处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围油栏、吸油材料及磁性分离等;
2.化学处理法:燃烧、使用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沉降剂)等;
3.生物处理法: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这些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3.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应当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议一议,试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①加大海洋环保教育,增强海洋保护意识,普及海洋安全知识,使人们充分了解海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②大力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③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④加大海洋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⑤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增加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问题与保护 原因 危害 海洋渔场的形成条件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环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海洋生态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生赤潮等。 海岸带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上层海水膨胀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
海洋环境保护 ①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向海洋排污和规范海洋开发行为;②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排放和倾倒有害废弃物;③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④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海洋环境问题与海洋环境保护
知识结构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受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对海岸带的影响
海洋污染
海洋与人类
当堂训练:
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藻类 B.虾类 C.鱼类 D.哺乳类
2.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 )
①丰富多样的食品 ②生活用品 ③工业原料 ④化学药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和深海采矿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矿产分布在滨海地区的是( )
A.石英砂矿 B.锰结核 C.海底热液矿床 D.可燃冰
4.与陆地工厂相比,海上工厂的优点不包括( )
A.不占陆地面积 B.工厂主体小
C.离加工原料地近 D.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A
D
A
D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 )
A.25 m B.45 m C.65 m D.85 m
6.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为( )
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 B.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
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 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7.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附近海冰 ( )
A.资源更丰富 B.开采更方便 C.运输更便捷 D.需求量更大
C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