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十课 (演唱)铃儿响叮当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十课 (演唱)铃儿响叮当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14 20: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演唱《铃儿响叮当》
教材解读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2/4拍,F大调,由主副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轻快的节奏、反复出现的音程大跳和骏马拉着雪橇飞奔时的律动感,表达歌唱者的愉快心情。第二部分的副歌描绘了歌声、骏马的铃声有节奏地奔驰在茫茫草原上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能用身势动作参与表现,并能够用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合唱训练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 歌曲《铃儿响叮当》B乐段中的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小型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标依据
一、激趣导入 1、由圣诞树展开谈话。 2、随音乐加入肢体动作集体律动。 3、用声音模仿铃铛声,分声部练习。 4、用不同方法模仿马蹄声xx xx 尝试两种声音齐奏。 谈话圣诞节激趣,播放音乐《火车开啦》,带领学生随乐律动。 雪橇引出铃铛声;琴声伴奏分声部学习。 过渡:铃铛声像是圣诞老人坐着马车送礼物,马车还有什么声音? 琴声伴奏,指导高声部、低声部、马蹄声合唱。 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二、 歌曲A段教学 初听歌曲,学生随音乐拍手律动。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模仿拉缰绳动作,听歌曲A段。 随教师琴声唱A段高声部乐谱、填唱歌词。 低声部学习。 尝试A段合唱。 1、导入并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介绍作者。 2、再次播放全曲,聆听思考。 3、放歌曲A段,加入动作感受快乐。 4、讲解旋律主要音符3和4关系。 5、教学歌曲A段;分声部教学;指导演唱。(同一段歌词不同旋律) 1、能够随琴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3、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过程中,体验二拍子律动感。
三、 歌曲B段教学 聆听歌曲B段。 随琴唱乐谱、加歌词。 集体演唱B段。 完整演唱全曲,生拍手律动。 播放歌曲B段;提问:你看到什么美景? 讲解 x 弱起小节;一音多字和连音线要点,咬字吐词,师范唱。 强调歌曲情绪:欢快 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合唱。
四、整体表现歌曲 分别学习打击乐器节奏用法。 生加入小乐器伴奏。 谈话,圣诞狂欢。 课件出示打击乐器节奏,指导。(三角铁、碰铃;沙锤、串铃;响板;双响筒、木鱼。) 师琴弹奏乐曲。 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
五、综合表演歌曲 生加入道具分组排练。 集体表演。 1、师谈话激趣,参加圣诞舞会。 2、师指导排练。 3、教师琴声伴奏。 能够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
[板书设计] 铃儿响叮当 3 4 半音关系 x 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