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大帝油画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对当时大大落后于西欧的俄国而言起了怎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
展
发
俄
国
历
程
①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③莫斯科公国崛起
④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初
②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俄国首位沙皇伊凡四世
一、走向近代的第一步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
阅读课文和材料归纳:彼得一世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如何?
材料一:
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材料二:
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俄国
国际
1、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工商业发展缓慢
俄罗斯人将做出怎样的抉择???
1、改革背景
寻师问道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彼得一世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2、人物: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彼得一世
3、时间:
18世纪初
4、改革目的: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彼得一世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内 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科技教育
社会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建立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改革内容
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工场主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这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从当时看,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政策实质是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从长远看,对俄国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6、改革影响
材料一:
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如莫斯科的官营造帆工场拥有工人1162名......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营建了新都——圣彼得堡,1712年迁都圣彼得堡。
1721年10月12日,俄国参政院,为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创立的功绩,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
材料二:彼得一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了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完全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整理
6、改革影响
材料一: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积极:②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彼得一世死后的30多年间,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
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鼓励工商业,发展农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她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二、顺应潮流的大抉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1、改革背景
材料一: 19世纪初,俄国已有少数手工工场开始使用蒸汽机;30年代起开始大量进口机器,一部分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现代工厂;到50年代末,俄国出现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蒸汽做动力的轮船也从30年代起开始航行。1837年俄国修筑了从彼得堡至沙皇村的铁路。从1801年到1860年,俄国外贸额增长了3.5倍。
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制下俄国社会情况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要素
农奴受压榨,购买力低下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束缚在土地上
原料
市场
自由劳动力
资金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农奴制如何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公爵挣到钱后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
在19世纪上半期,农奴骚动此起彼伏,有1000多次。
沙皇政府惊呼:农奴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2)政治:
农
奴
暴
动
1176次
90次
126次
86次
农奴的房屋
农奴的贫困生活
农奴频繁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克里木战争)惨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国内矛盾激化。
1853-1856
恩格斯:“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3)对外(直接原因)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俄国 PK 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
经济:
政治:
1、改革的背景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农奴频繁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对外:
史料解读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
“废除农奴制法令”
3、改革内容、性质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内容
提供自由劳动力
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提供资金
性质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
积极影响: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4、改革影响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赎金的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需在49年内向政府还本付息......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仅值5亿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交付赎金20亿卢布。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消极影响: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如何理解列宁的话?(课后活动)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为赎买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变得一贫如洗。他们有可能成为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给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5、改革会不会触及俄国的专制制度呢?
两面性:农奴制改革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和不彻底性。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内外交困
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
开启近代化进程;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地主阶级封建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