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恒定电流 专题讲座 课件(人教选修3-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恒定电流 专题讲座 课件(人教选修3-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2-28 20: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一、等效电路图的画法
在处理电路问题时,常遇到较复杂的电路结构,这就需要通过画出其等效电路图来明确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1.两种画法
(1)等势点法:
用导线连接的各点都是等势点。首先找出各等势点。并用同一字母标注,不同的电势点用不同字母标注,并注明各点电势的高低(在外电路上,沿电流方向电势依次降低),然后画出相邻等势点间的并联电路,这种简化电路的方法叫做等势点法。 (2)电流分支法
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若电路中无电源,可以假设一个电流方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一周至电源负极,凡是电流无分支地依次流过的电阻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支地分别流过的电阻为并联。2.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1)理想电压表可去掉,理想电流表可用导线代替。
(2)电路稳定后含电容器的支路视为断路。
(3)无电流的电阻可用导线代替,无电流的支路可除去。
(4)理想导线可长可短。 [例1] 如图2-1所示,R1、
R2、R3的电阻之比是2∶3∶5,
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电路两
端的电压恒定,试求:
(1)三个电阻中的电流之比。
(2)两个电流表的读数之比。图2-1 法二:等势点法
理想电流表用导线代替,电势相等的点用同一字母标出,如图乙所示,可见R1、R2、R3都连接在A、B两点间为并联关系,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再结合电流分支法,将电流表复位后可得图甲,电路电流的计算同法一。[答案] (1)15∶10∶6 (2)16∶25 二、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1.故障种类及特点
电路故障一般有两种情况即短路和断路。
(1)短路的特点:电路中有电流,但短路部分电压为零;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与之串联的用电器工作电流增大。 (2)断路的特点: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断路部分电流为零但断路处有电压,若干路断路则断路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2.分析与判断方法
(1)电路故障分析:
一般采用假设法,将整个电路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物理现象不符合,则故障不是发生在这部分电路。若推理结果与题述物理现象符合,则故障可能发生在这部分电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出发生故障的全部可能为止。 (2)电路故障检测:
①电压表检测法:
若电路断路,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说明电源完好,然后将电压表逐段与电路并联,若某一段电压表指针偏转,说明该段电路中有断点。若电路短路,则用电压表逐段与电路并联,某一段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段被短路。 ②电阻检测法:
断开电路电源,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待测部分的电阻,若检测部分示数正常,说明两点间正常;若检测部分电阻很小(几乎为零),说明该部分短路;若检测部分指针几乎不动,说明该部分有断路。 [例2] 如图2-2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A、B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故障检查。图2-2 (1)应用多用电表的直流挡进行检查,选择开关置于10 V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在测试a、d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________(填a或b)。
根据测试结果,可判定故障是
A.灯A短路       B.灯B短路
C.cd段断路 D.df段断路 (2)将开关断开,再选择欧姆挡测试,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那么检查出的故障是 (  )
A.灯A断路 B.灯B短路
C.灯A、B都断路 D.d、e间导线短路 [解析] (1)应用多用电表判断电路故障,首先要正确使用多用电表,对多用电表而言,电流应从红表笔流入该表内,由题图能看出a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知红表笔应接触a点。
由表1条件可知d、f间有示数,则d—c—a—电池—b—f间无断路,选项D正确;若灯A短路或灯B短路,不会造成A、B灯都不亮,选项A、B错误;若cd段断路,则d、f间不会有示数,选项C错误。 (2)由表2可知,c、d间有一定的电阻但不是很大,灯A既不短路也不断路,选项A、C错误;d、e间存在很大电阻,表明d、e间导线断路,选项D错误;e、f间电阻为零,则B灯短路,选项B正确。
[答案] (1)a D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