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卷(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含解析):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2012 安徽)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报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可能直接( )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基因突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2.张女士很幸运地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但是,医生却告知她们夫妇均属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张女士孕育的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分别是( )
A. 1/2和7/16 B. 1/2和7/32 C. l/4和9/16 D. 1/4和7/I6
3.下列实验无需用到显微镜的是( )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C.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D.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微粒
4.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是( )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庭数
子女总数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男
女
双亲均正常
71
197
36
32
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
5
14
3
5
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
4
12
3
3
双方高度近视
4
11
4
7
总 计
84
235
46
47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5.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B.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C.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D.基因突变一定是有害的
6.白化病患者的毛发呈白色,皮肤呈淡红色。其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皮肤和毛发等处细胞中( )
A.缺少黑色素 B.缺少酪氨酸
C.缺少酪氨酸酶 D.相关基因不正常
7.(2012 福建 理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8.下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概念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
B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血液
C
变异
可遗传变异
突变
染色体变异
D
物种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9.用过量的秋水仙素和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都有可能发生变异,它们作用的时期分别是有丝分裂的 ( )?
A.前期和中期?
B.间期和后期?
C.中期和后期?
D.间期和前期?
10.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症 D.多指症
11.下列关于人体健康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作出的反应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12.“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说法( )
A.正确,基因突变产生众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为生物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13.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14.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序列
C.细胞的含量 D.细胞的含量
15.2l三体综合征患者在我国估计不少于100万人,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它的产生和发展。2l三体综合征属于
A.单基因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过敏反应
二、非选择题
16.假定某动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请据图回答:
(1)B细胞处在 期,E细胞处在 期。
(2)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中的 ,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3)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图中的 。
(4)假定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能在其精巢中看到的图像有图中的 。
17.已知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性个体用ZW表示,雄性个体用ZZ表示。假定雏鸟要能活下去,必须有一个Z染色体存在。 某家禽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科研人员通过对5只有关的雄性个体进行检验,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当这3只雄性个体与无亲缘关系的多只正常雌性个体交配时,得到 221只幼禽,其中54只是白化的,而且全是雌的。请问:
(1)该白化症的遗传是 染色体 性遗传。为了消除非白化幼禽中白化基因,并且想尽量多保存其他个体,科研人员该怎样操作
。
(2)该家禽的卵有时能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发生,可能有三个原因:①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卵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卵被DNA分子杂交;③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是染色体加倍造成的。请结合减数分裂知识用遗传图解表示原因②可能的过程。
18.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如图所示哪部分的液体增多?[ ]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
(2)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 ],而发生过敏反应时,[ ]的通透性增强。
(3)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
(4)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若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 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A、B错。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D错。
2.A??????
解析:生一男一女的概率为:第一孩子男第二孩子女+第一孩子女第二孩子男=1/2x1/2+1/2x1/2=1/2.至少有一个小孩患病的概率为:只有一个患病的可能+两个都患病=1/4x3/4x2+1/4x1/4=7/16。注意考虑两种情况:第一孩子患病第二孩子不患病,第一个孩子不患病第二个孩子患病。
3.C??????
解析: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细胞及细胞内结构;C中因变量是测琼脂块的被扩散体积;所以不需要显微镜观察。
4.A??????5.B??????6.D??????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生物知识表中所列出的16个实验。A项低温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着丝点照常会分裂,使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子染色体。B项解离液是由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而成,其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C项人教版必修二88页《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人教版必修一115页《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D项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因为间期时间较长;而且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会加倍,因为突变具有低频率性。K︿S*5U.C#O
8.C??????
解析: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内环境体液,生态系统物种
9.D??????
解析:过量的秋水仙素可以诱发基因突变,适量的秋水仙素可以诱导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在间期;而适量的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是在有丝分裂前期。
10.C??????11.A??????12.A??????13.D??????
解析:杂交得到的杂交种是异源二倍体,会联会紊乱,故不育。若要可育就是联会不紊乱,染色体加倍。
14.B??????
解析: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这道题就是考了一下基因突变的定义: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试题的难度很低,学生比较容易做出答案,其实简单点考虑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测定DNA序列。
15.C??????
二、非选择题
16.(1)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ABCD??????? D(3)C??????? (4)ABCDE
17.(1)Z?? 隐??????? 保留幼禽中正常的雌性个体,将正常的雄性个体与正常雌性个体交配,凡子代有白化症出现的雄性个体应淘汰。(2)1:0;???????? 4 :1;???????????? 0:1???? 结合减数分裂知识用遗传图解表示原因②可能的过程如下:
18.(1)5? 组织液? 水肿(2)1? 2(3)6? 红细胞?? 基因突变(遗传物质的改变)(4)胰岛素?? 葡萄糖(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