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课
三月桃花水
春天来了~
春姑娘唱着歌来了,她走过柳树,柳树变绿了;她走过桃树,桃树开花了;她走过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流动起来。春姑娘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今天我们就跟着春姑娘走进三月的江南小镇,来欣赏三月江南清净明洁的春水吧!
听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做上标记。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字词学习
绮丽 应和 谈心
qǐ
hè
tán
hé(和谐 温和)
hè(附和 唱和)
明洁:明净,洁净。
绮丽:形容华美艳丽;鲜明美丽。
回旋:指盘旋,绕着圈子来回地飞或转。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纤细:非常细。
词语理解
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
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文围绕桃花水是按怎样的脉络描述的?
第1~2自然段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第3~6自然段写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庄稼,装点春天;第7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概括
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这段话有两个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朗读第2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
这一段不仅解答了第1自然段中设置的疑问,点明主题,还在谋篇布局上进行了思考,使课文结构紧凑合理。下面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赏析桃花水的美妙。
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
从声音和颜色两方面来写桃花水的。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声音:多变、轻柔、动听
与第一自然第二句对应
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时候我的眼前出现的是清亮的桃花水,第二次读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第三次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桃花水的勃勃生机。
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的美妙,它就像一根轻柔的弦。因此作者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光芒:干净、清澈、明亮
与第一自然第二句对应
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奏出了春天的乐章;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照出了春的明媚。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判断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 像
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2. 文中用“一万个小酒窝” 来比喻朵朵桃花。( )
3. “三月桃花水” 的意思是三月的河水像桃花一样美。( )
√
√
x
大家都关注到了文中省略号,这省略号里还藏着许多美,现在请大家将省略号里藏着的美写出来,写一写桃花水的宁静的画面……
这节课,我们跟着桃花水一起奔跑,一起歌唱,在这里,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听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三月桃花水的色彩;我们还听到了一首优美的歌,看到了一幅灵动的画……这有声、有色、有情的三月桃花水使我们深深地陶醉。让我们听着轻柔的乐声,欣赏着色彩斑斓的画面,让这清净明洁的三月桃花水再次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田吧!
1. 积累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工整摘抄在积
累本上。
2. 拓展阅读《雨的四季》《雪》《帆》。*三月桃花水
课文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课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描写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庄稼,装点春天。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充满着浓浓的抒情味。第一部分,开篇以两个疑问句总起,一句点明下文春水滋润大地的声音,一句点明下文春水装点大地的景象。第二部分中,作者用形象的“竖琴”和“明镜”来引领,唤醒读者的联想,照应开头的两处疑问,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铺陈春水滋润万物、装点大地带来的美好感受。第三部分的四个五字句,节奏明快,先写景色,再直抒胸臆,呼应开头。
1.认识“绮、谈”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学习课文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经历,梳理一下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结合以前学习略读课文的经验,想一想这篇课文可以怎么学,激励学生带着任务和兴趣自主阅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或者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来感受语句表达的妙处。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欣赏、喜爱与赞美之情。
3.自主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换词比较、联系语境选择义项等方法进行学习。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导:同学们,春姑娘唱着歌来了。她走过柳树林,柳树变绿了;她走过桃树林,桃树开花了;她走过小河,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流动起来……春姑娘所到之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今天,我们就跟着春姑娘走进三月的大地,来欣赏三月清净明洁的春水吧!
2.板书课题,解题读题。(板书:三月桃花水)
(1)自读“学习提示”,了解课题内容。
(2)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春天大地生机勃勃的美景,感受到三月春水的可爱与可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诗句导入:同学们,关于春水,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韦庄曾写道:“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杜甫也曾写道:“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为什么人们对春水如此喜欢 这节课,我们就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三月桃花水)
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春水的诗句,感受春水的独特。同时,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做上标记。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绮丽、应和、谈心。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多音字“和”的学习可结合具体语境帮助学生记忆,强调它不同的读音。
(3)学习多音字“和”。
2.师: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结合课文语句,谈谈你对桃花水的印象。
3.思考:课文围绕桃花水是按怎样的顺序描述的
学生组内交流,集中汇报,教师总结。第1~2自然段: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第3~6自然段:写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庄稼,装点春天。第7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可结合课文结构进行适当指导,如第3、第5自然段形式相似,都在围绕桃花水的某一个特点展开描写。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三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赏析课文开篇的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2)语段对比,体会设置疑问开头的巧妙。
三月桃花水,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三月桃花水,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与出示的语句,哪段话感情更强烈,语言更优美
(3)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赏析写作技巧。
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感受:这一段不仅解答了第1自然段中设置的疑问,点明主题,还在谋篇布局上进行了思考,使课文结构紧凑合理。
2.赏析桃花水的美妙。
(1)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
学生读后交流,汇报:从声音和颜色两方面来写桃花水的。
(2)学习过渡句的认识与运用的方法。①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这部分的过渡句。
出示课文第3~5自然段。
②读读这两句话,体会它们的作用。
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过渡句的好处,教师总结指导。
(3)引导学生倾听桃花水的声音。
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①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指名交流: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时候我的眼前出现的是清亮的桃花水,第二次读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第三次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桃花水的勃勃生机。
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应和、低语、谈心”等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
②指导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反复朗读重点句。
③师小结: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的美妙,它就像一根轻柔的弦。因此作者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板书:春天的竖琴)
(4)师:现在让我们循着三月桃花水的声音,一起去桃花水边看看吧!
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
①生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板书:春天的明镜)
②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省略号藏着的美。
3.朗读末段,总结全文。
(1)师: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奏出了春天的乐章;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照出了春的明媚。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2)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
走进课文情境,获得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桃花水的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
四 表达感受,总结全文
1.小练笔。
(1)师:大家都关注到了文中省略号,这省略号里还藏着许多美,现在请大家将省略号里藏着的美写出来,写一写桃花水的宁静的画面……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感官,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2)生练笔后,师指名交流。
2.总结全文。
师:这节课,我们跟着桃花水一起奔跑,一起歌唱。在这里,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听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三月桃花水的色彩;我们还听到了一首优美的歌,看到了一幅灵动的画……这有声、有色、有情的三月桃花水使我们深深地陶醉。让我们听着轻柔的音乐,欣赏着色彩斑斓的画面,让这清净明洁的三月桃花水再次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田吧!
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要求。这样,才能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统一。
五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积累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工整地摘抄在积累本上。
2.拓展阅读《雨的四季》《雪》《帆》。
通过积累与拓展,增加学生对美的鉴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以练促学,夯实基础。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春天河水美妙的声音和鲜艳的颜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
三月桃花水赞美春天,赞美生活
《三月桃花水》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清丽,而且结构精巧。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1.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课堂上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边读边想象画面。
2.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学习第3~4自然段时,边读边写批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串讲课文,教师只针对课文中疑难之处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就能让学生在自我领悟的基础上,逐步深入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更真切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为需要而学,教师为学生的真正需要而教。注重学习过程,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语句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中的情境,获得真实的感受。
走近刘湛秋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于安徽芜湖,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