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猫》 课件+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猫》 课件+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1:19:32

文档简介


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先写了猫的“古怪”之状,后写了小猫的“淘气”之态,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开门见山,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段落,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呼应开头,中间的三个自然段,描写了三方面相互矛盾的内容,全面展示了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为全段总起,通过一些事例表现了小猫淘气的特点。
全文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十足,对猫的深情倾注其间,令人百读不厌。作者运用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显示出对猫的亲昵。老舍先生平实的口语,亲切有味,自然生动,不仅写出了作者对猫的观察之细致,更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和爱怜。作者还不着痕迹地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的描写使作品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意味,让读者也深受感染。
课文插图是著名画家米春茂的作品,对小猫的神情、动作都描画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把课文所描写的小猫的淘气都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了。
1.认识“虑、职”等8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4.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1.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老舍笔下猫的特点,然后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这两句总起句,层层深入,在具体的事例中圈画批注,感受猫“古怪”又“淘气”的性格特点,体会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在第一部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细细品读,感受到猫的古怪性格,用前后对比、换词比较、反复朗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在第二部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小猫的淘气写具体的。
3.教学课后的“阅读链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老舍笔下的猫和夏丏尊、周而复笔下的猫作比较,体会到夏丏尊除描写小猫毛色漂亮外,主要通过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而周而复则通过写猫的外貌、神情和动作表达喜爱之情,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4.识字写字。识字方面: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生字中,“蹭、腔、殃”为后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屏、折”为多音字,要提醒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读准确。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相应的方法识字并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方面:本课要写的字,可引导学生按照结构归类,自主观察,总结要点,然后熟练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1.认识“虑、职”等8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层次。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图片导入。
猫的日常生活图片。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小动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它吗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猫的了解,并谈谈对猫的看法。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同桌间短暂分享。
2.师:看来大家对猫这种小动物都很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文,看看课文里的猫是怎样的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猫)
通过欣赏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猫的可爱,激发学生表达与分享的热情和阅读文本的兴趣,调动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1.出示单元页。
师:奔跑,飞舞;驻足,凝望。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关于动物的。提到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交流并汇报。
2.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很喜爱猫,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他爱猫的原因。(板书:猫)
话题导入,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同时为本课教学营造了轻松的氛围。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1)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指导总结,出示作者资料,学生自由读一读、记一记。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做上标记。试着把课文读通顺。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一读。
无忧无虑、尽职、屏息凝视、蹭破、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
①辨析多音字“屏、折”。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意思辨析读音。屏:表示除去、抑止时,读bǐng(屏除、屏息凝视);表示遮挡时,读píng(屏障、屏风)。折:表示断的意思时,读shé(枝折花落);表示翻转时,读zhē(折腾);表示弄断时,读zhé(骨折)。
②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屏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单独呈现本课生字,指名读一读,认一认。
虑、职、屏、蹭、稿、腔、殃、折。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蹭、腔、殃”。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指导书写。
忧、虑、贪、职、屏、蹭、稿、腔、解、闷、蛇、遭、殃、盆、勃。
①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②口头组词。
可指导学生利用形近字“盆—盘,稿—搞,遭—糟”进行辨析,加强记忆。
③师指名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学生交流并汇报:分析字形结构,归类识记。
④师范写,生边看边书空,并在田字格中练写。
重点指导“遭”的书写笔顺。
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适时提示:“贪”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令”。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组内交流,集中汇报,教师指导总结:课文列举多个事例,展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新课的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过程中,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再读课文,梳理层次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1)学生读文后,在组内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摘句归纳法进行分析。
①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学生反复读文后,品析并汇报:这句话是这部分的总起句,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学生思考并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指导:这句话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是这部分的总结句。
③找出课文第6自然段的中心句。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指名读一读,并猜测接下来作者可能叙述的内容,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3)明确课文层次。
指名汇报,教师总结: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写了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朗读课文,谈谈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品味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完成课堂任务卡。
不同特点 相同之处
成年的猫 古怪 可爱
满月的小猫 好玩、淘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证明自己的观点。
  (2)感知猫的可爱。
师:此时此刻,你对猫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谁来说一说 (预设:喜欢、喜爱)
3.再读课文,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生朗读,教师评价。
4.课堂小结。
师:这样一只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猫,我们只是通过老舍先生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描述,便对猫心生喜爱之情,与猫朝夕相处的老舍先生该对它何等喜爱呀!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本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让
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巩固所学基础知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实现了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这一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2.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1)课件出示词语,师指名认读。
无忧无虑、尽职、屏息凝视、蹭破、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猫的可爱
学生思考并汇报:从老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两方面写出了猫的可爱。
2.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猫》,学习老舍先生独特的表达方法。(板书:猫)
本课一开始,通过检查复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 继续学习,品词析句
  (一)赏析猫的“古怪”。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学习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一读。
第2自然段内容。
(2)师: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
①学生汇报:猫很老实,喜欢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板书:老实)
结合图片以及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鼓励学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
师总结指导:这真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猫啊!注意读句子时要读出你的感受。
②学生汇报:猫很贪玩,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板书:贪玩)
师总结指导:猫真贪玩,居然出走一天一夜也不肯回来。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③学生汇报:猫很尽职,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就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板书:尽职)
师总结指导:猫多么尽职啊!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最有感触呢 认真地读一读。
(3)体会写法的独特,尝试练笔。
指导学生从语气词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对立证明等方面进行品读。
①课件出示语段,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
第2自然段的“说它老实吧……它也不肯回来”。
师指名读后,自由谈谈表达的效果。
②仿照例句,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己写一个片段。
写完后组内评价,全班汇报。
(4)再读段落,体会猫的“古怪”特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①学生交流并汇报:作者爱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爱猫的感情。
②师相机补充: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用词巧妙,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哪里是一只猫啊,这分明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啊!
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③师小结: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的确贪玩,可是它又很尽职。这些就是猫的古怪性格的表现。因此,课文第一句话就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探究猫的其他“古怪”表现。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内容。
学生组内交流,集中汇报成果。
①“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后文写猫的温柔可亲。
在生交流时,师指导朗读,注意把冒号、层次、感情等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②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则写得简略。
(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第4自然段内容。
①引导学生试着用一对反义词概括这一自然段中猫的特点。(板书:胆小、勇猛)
②师引导:谁能用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
③生交流。
示例1:猫虽然有时候胆小,但有时候也很勇猛。
示例2:猫很胆小,但更多的时候很勇猛。
3.写法小结。
(1)师: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者总是围绕猫的特点来写,可以用书上哪一句话概括
学生汇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作者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内容,再展开叙述,这叫什么写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汇报:“总—分”的写法,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4.直接抒情,品读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内容。
学生练读,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师生评价朗读。
此板块抓住中心词“古怪”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将“古怪”这样抽象的词语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古怪”一词运用得如此恰当。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和仿写练习打下基础。
(二)结合关键语句,感受小猫“更好玩了”。
1.学习第6自然段。
第6自然段内容。
(1)全班齐读。
师:从“更”字读出了什么 (示例:作者爱猫,更爱小猫)
(2)师:课文中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
指名交流,适时指导。
(3)师:你们从作者的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运用了拟人手法,突出了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好玩”)
2.练习说话。
可以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师:小猫的可爱,你们感受到了吗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语段的表达手法,让学生练习说话,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 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通过对比,感受猫的可爱。
(1)师:老舍先生写的猫非常可爱,他是怎样表达爱猫之情的 (生自由读全文)
(2)师指名交流:把猫拟人化,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
(3)师小结:过去我们写动物,只会写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了猫的性格及对猫的喜爱。
2.对比阅读。
“阅读链接”的内容。
(1)师:先默读两个片段,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大声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两个片段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2)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相同的是,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不同的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情感,夏丏尊的《猫》是从一家人对猫的态度来表现猫的可爱,周而复的《猫》是通过描写猫的外形和神情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3.拓展阅读:季羡林的《老猫》、老舍的《小麻雀》。
引导学生悟出作者运用的写法,并且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将周而复和夏丏尊的《猫》进行对比阅读,实现课内学习的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通过完成本课对应习题,达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在品词赏句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学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大胆想象的天地。
猫天真、可爱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突出了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上课时以研究性阅读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和谐统一。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驱动力,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多种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引领学生融入文本去阅读,去探究,让学生乐学、善学。
2.注重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本文中“蹭、屏息凝视、丰富多腔”等字词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尝试,去感悟。学生已经充分地朗读了课文,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联接,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体会到了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3.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品味重点语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情怀,从而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节选)
运用口语为的是教写出来的东西活泼生动,念起来顺口,听起来好懂,这样的文字也自然使人感到亲切有味。
从用字上说吧,我们有口头上的字就用口头上的字,不必从书本上去找别扭的字。比方说:“你送给我的那张画儿,教二狗子给弄脏了!”就一定比“你赠给我的那张画儿,被二狗子玷污了!”更容易懂,更顺嘴,因为“送”比“赠”,“弄脏”比“玷污”都更现成。口头上的字总是现成的。
这自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用新字新词。一个新社会的兴起,必然会产生许多新词新字。这些新词新字足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在今天,我们能够不用“抗美援朝”“国际主义”这些词汇吗 不能。这些词已经成了大家口头上的,而且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它们。它们也就都是现成的。
(选自《语文学习》,作者老舍,有删改)(共23张PPT)
人教版 四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第十三课 猫
第一课时
猫使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眼中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舍,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作者介绍
听读课文
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做上标记。
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字词学习
贪玩 尽职 磨蹭 稿子 解 闷 毒蛇
遭 殃 花盆 无忧无虑 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生气勃勃 枝折花落
tān
zhí
cèng
gǎo
jiě mèn
shé
zāo yāng
pén
yōu lǜ
bǐng
qiāng

shé
多音字
bǐng 屏气
píng 屏幕

shé 折本
zhé 打折
zhē 折腾

折(zhē)腾了半个月,这批产品终于都打折(zhé)出售,虽然有些折(shé)本,他依然很高兴。
读音:cèng
组词:蹭破
书写指导:
“曾”中间不是“田”框要扁,中间一竖,左点右撇要小,下边“日”稍窄。
造句:
他不小心把手蹭破了。
读音:jiě
组词:解释 解答
书写指导:
左右要窄,上边有区别,右上边“刀”要小,“牛”撇短,下横和中竖要长些。
造句:
一群大白鹅在解冻的河水里自由地嬉戏。
读音:zāo
组词:遭遇 遭逢
书写指导:
“曹”要写紧凑,上横稍短中间“日”扁宽,两竖贯穿上横,下边“日”扁窄。
造句:
大家对小王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读音:yāng
组词:遭殃 灾殃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央”下框要扁,下边一横要长,“人”的撇起笔要高、直、长些。
造句:
可怕的地震使人民遭殃,家园被毁。
词语理解
无忧无虑: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生气勃勃:
有意识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舒畅。
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指变化多种多样。
课文通过列举了多个事例,展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了猫的古
怪性格。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再读课文,梳理层次
1. 第一自然段,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这句话是这部分的总起句,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再读课文,梳理层次
2. 第五自然段,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这句话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是这部分的总结句。
再读课文,梳理层次
3. 第六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这句话的作用。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写了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朗读课文,谈谈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品味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完成课堂任务卡。
不同特点 相同之处
成年的猫
满月的小猫
古怪
好玩、淘气
可爱
这样一只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猫,我们只是通过老舍先生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描述,便对猫心生喜爱之
情,与猫朝夕相处的老舍先生该对它何等喜爱呀!
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近义词
古怪—— 凝视—— 勇猛——
淘气—— 开辟——
变化多端——
奇怪
凝望
勇敢
调皮
开拓
变化无常
老实—— 丰富—— 勇猛——
变化多端—— 生气勃勃——
顽皮
怯懦
一成不变
死气沉沉
贫瘠
反义词
本节课,我们实现了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这一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学到了什么?
文章中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咪的喜爱,也体现了老舍爷爷浓厚的文笔,将一只只活动生动的喵咪形象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老舍笔下的猫倒不像猫,老舍把猫当做小孩子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1. 熟读课文,掌握生僻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3. 课外寻找有关老舍的资料,他还有那些作品。(共24张PPT)
第十三课 猫
第二课时
人教版 四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有什么特点?
性格古怪、淘气可爱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猫的可爱?
从老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两方面写出了猫的可爱。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猫》,学习老舍先生独特的表达方法。
品词析句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睡大觉”“不过问”
表现了它的老实。
品词析句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任凭……也……”
表现了猫极其贪玩。
品词析句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非”“不可”
写出了猫的耐心和执着。
再读段落,体会猫的“古怪”特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作者爱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爱猫的感情。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用词巧妙,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哪里是一只猫啊,这分明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啊!
说它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的确贪玩,可是它又很尽职。这些就是猫的古怪性格的表现之一。因此,课文第一句话就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品词析句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小梅花”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猫脚印的可爱,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品词析句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无论……也……”表现了猫不高兴时的冷漠,与高兴时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其古怪。
品词析句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怕”“藏”表现了猫的胆小。
胆小
品词析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胆小”“勇猛”谁能用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
猫虽然有时候胆小,但有时候也很勇猛。
猫很胆小,但更多的时候很勇猛。
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者总是围绕猫的特点来写,可以用书上哪一句话概括?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作者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总述全段内容,再展开叙述,这叫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总—分的写法,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品词析句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这是本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表明下文将重点写小猫“可爱”“淘气”的特点。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猫当作小孩看待,说它“撞疼了也不哭”,充满了疼爱之情。
品词析句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作者把这只天真淘气的小猫当成自己的孩子, 所以即使它把院子里的花草弄得“枝折花落”,也不忍责打,反而对小猫宽容怜爱,觉得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品词析句
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作者喜欢猫,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
一是猫的特点:老实又贪玩,又尽职的古怪的性格、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而又勇猛好斗、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二是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猫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老舍先生的语言平实、质朴,运用具体的事例展现了猫的灵性、古怪、可爱。
体会写法的独特,尝试练笔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仿照例句,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己写一个片段。
阅读链接
小猫白玉似的毛色上,黄斑错落得非常明显。当它蹲在草地上或蹦跳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望去真是美丽。每当附近四邻或路过的人,见了称赞说"好猫"的时候,妻脸上就现出一种莫可言说的得意,好像是养着一个好儿子,或是好女儿。阿吉、阿满这两个孩子从学校一回来就用带子逗它玩,或是捉迷藏似的在庭间追赶它。我也常于初秋的夕阳中坐在檐下对这小动物作种种的遐想。
——选自夏丐尊的《猫》,有改动
阅读链接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白,一半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选自周而复的《猫》,有改动
阅读链接
这两个片段与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的是,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不同的是,从不同的方面表现情感,夏丏尊的《猫》是从一家人对猫的态度来表现猫的可爱,周而复的《猫》是通过描写猫的外形和神情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在品词赏句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学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大胆想象的天地。
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写出动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