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
这篇略读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更是令人振奋,令人自豪。选编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概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体会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选取航天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勾画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航天的伟大成就。课文第1自然段:讲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传说,想象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第2~3自然段:记叙了明代万户进行的火箭飞行的传说及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努力。第4~7自然段:分别记叙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首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的飞行成功、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功,这三个成功分别代表着中国航天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空间探测三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
文中插图是“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图片,探测器上“五星红旗”十分醒目,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1.认识“鹏、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最新成就。
1.这篇略读课文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课前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问题查找资料,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及成就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2.教学时,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时间线索,整体把握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历程。
3.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交流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查找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想要了解或探究的问题,相互分享查找到的资料,了解航天领域中的最新成就,还可以鼓励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进一步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内容。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始终进行着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们终于在飞天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探求追梦的过程。(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学生交流并汇报:千年的飞天梦想在今天实现了。
通过激情谈话,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探索科学的积极性。
视频导入。
1.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师配音解说: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师引导: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刻,你内心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生交流,师板书课题。(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3.师:现在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想的实现历程。学生带着自豪、骄傲、激动的语气齐读课题。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视频及老师饱含激情的话语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一边读文一边圈出生字,运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先驱 实践 执着 党中央 实施 不懈 宛若 里程碑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生词。教师指导:“执着”的“着”是多音字;注意读准翘舌音“施”,前鼻音“揽、践”,后鼻音“党”。
(3)词语理解与运用。结合课文内容,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多音字“着”的识记可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强调共有四个读音。
(4)去掉熟字,单独出示生字,指名读一读。
鹏 揽 驱 践 着 党 施 懈 宛 碑
(5)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二)再读课文,确定目标。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看看它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识记、理解生字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学生在读文时质疑,在书中作批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列出核心问题。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3.围绕“核心”,全班交流,探索追梦过程。
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1)学生再读课文,填写思维导图。
古代——( )
↓
明代——( 万户的火箭飞行 )
↓
今朝——( )——人造卫星工程
↓
( )──载人航天工程
↓
( )──探月工程
指导填写思维导图,如人造卫星工程:1958年,开始探索人造卫星上天;1970年4月24日,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根据思维导图,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四 回顾“神舟五号”升空,点燃激情
第5自然段。
1.回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场面,点燃爱国激情。
(1)师导入:同学们,千年梦圆在今朝。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飞船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视频,激发民族自豪感。
①师引导: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激动、自豪、喜悦……
②师指名读,相机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读杨利伟下了飞船后接受采访时说的三句话,读出敬意。
①师指名读,并引导:你认为英雄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洪亮的、铿锵有力的、激动的、自豪的……
②师指导朗读:让我们怀着对航天人的崇高敬意齐读这三句话。
(4)再读课文,思考:哪些词语和句子能体现出成功的来之不易呢
学生交流,集中汇报,师适时指导。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再读第7自然段,感受辉煌。
第7自然段。
(1)师引导: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飞船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传来哪些喜讯呢
(2)生自由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指名汇报交流。
3.展示查找的航天新成就图片。
(1)师述: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
师依次展示“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的相关图片。
(2)师引导: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随机展示生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 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中国——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5.课堂总结。
师: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就让我们满怀激情,满怀感恩,踏上圆梦之路吧!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而不懈努力。
千年梦圆在今朝勇于探索 不懈奋斗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助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的真实场景。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绩单”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继美国、苏联、法国和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我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2013年4月26日,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对地观测的新时代;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发射升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共17张PPT)
人教版 四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第八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
同学们,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始终进行着不懈地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们终于在飞天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探求追梦的过程。
听读课文,一边读文一边圈出生字,运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听读课文
字词学习
火焰 先驱 实践 党员 实施 松懈
宛如 拍摄 遨游 嫦娥 苍穹 石碑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炎黄子孙 震耳欲聋
yàn
qū
jiàn
dǎng
shī
xiè
wǎn
cháng é
kūn péng
bēi
shè
áo
qióng
lǎn
lóng
先驱: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也指先驱者。
实践: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震撼:震动;摇撼。
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绚丽:灿烂美丽。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词语理解
炎黄子孙: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
炎子孙”。
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一般指自然界充满生命力,
或社会生活活跃。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词语理解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勃勃生机 振奋不已 震耳欲聋
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
第一行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
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长期不断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古代——( )
明代——( )
今朝——( )
( )
( )
人造卫星工程
载人航天工程
探月工程
万户的火箭飞行
嫦娥奔月
飞天梦的实现极为艰辛,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这些追梦人的可贵精神?
1.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
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
离地球的努力。
“无数““惨重”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始终”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2.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
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可以看出参加研制、建设、发射的单位以及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之多和实验队伍的庞大。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3.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首次”“第三个”“独立掌握”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
4.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
清晰的月表形貌图。
“首次”“第一张”“清晰”突出了中国登月性质的重大意义,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谁来总结一下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的原因?
古人奇妙的想象、万户的火箭发射、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月亮“别称”知多少
银钩 玉钩 琼钩 玉帘钩 玉弓
弓月 明弓 金轮 玉轮 银盘
玉盘 金镜 玉镜 冰镜 水镜
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一步步变为现实,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