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时如何从关键语句中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编排这部分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发现这一类课文的共性特点,巩固“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并在以后的阅读中能灵活运用。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是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选择两三个词语,说说城乡生活的差异。第二项是仿照例句,看图选择一种情境来写一写。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上阕主要写梅花凌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主要写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风骨。这首词情绪热烈,顿挫有力,塑造出梅花高洁而又乐观的形象。
1.了解“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3.看图选择情境,仿照例句写一写。
4.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1.教学“交流平台”时,要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让学生交流“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教学“词句段运用”。教学第一题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加以运用。教学第二题时,可引导学生先读例句,读完后交流两个例句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图,仔细观察其中的景物,试着运用例句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所看、所想写下来,最后进行交流汇报。
3.教学“日积月累”时,可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注意把字音和节奏读准确,上下阕之间要注意停顿。然后让学生借助字典与同学交流,理解词的大致意思。最后进行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1.了解“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生活。
一 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
这些课文都是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今天我们将在“语文园地”中揭开其中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 (板书:语文园地)
明确交流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交流平台
1.师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栏目里,几位同学要告诉我们什么秘诀吧!
2.学生自由朗读三位同学的话,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感受。
3.生交流后师小结。(出示课件)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4.师: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交流)
示例1:“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示例2:“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通过讨论交流、谈感受的方法,增强对“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素养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运用到阅读中。
(二)词句段运用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
火辉煌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1.指名认读,发现规律。
(1)生自由读词语。
(2)师指名读词语。
(3)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
重点指导认读“璀、璨、煌、沃、谧、炊、袅”。
①师引导学生找一找: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交流汇报: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②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
适时指导学生学习难以理解的词语,如“静谧”“璀璨”。
指名汇报。
③师: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示例1: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中,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城市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图片。
示例2:从“依山傍水、静谧、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中,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乡村依山傍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图片。
2.选两三个词语,交流自己体会到的乡村生活或城市生活,感受其中的不同。
学生组内交流,集中汇报: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乡下人家》,体会乡村生活的静谧。
3.再读词语,相机指导,注意读出词语中蕴含的感情,读出对它们的理解。
学贵有疑,这一板块的教学,我先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找一找有什么规律,猜一猜它们有什么含义,想一想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适时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呈现词语给我们带来的画面感,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
力求识用结合。
巩固这部分所学内容,让学生获取阶段性成果。
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所学语句中,相信同学们都能学以致用,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感受汉字的魅力。
1.选择一幅图画,仿照例句写一写。
2.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一 谈话导入,继续学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的内容,让我们继续学习,去看看这节课的知识吧!
回顾旧知,有效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词句段运用
1.仿写句子,描绘图画。
师: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2.师指名读题目。
学生说说: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 组内交流汇报。
3.生自由地练读课本中的例句。
(1)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师指名回答:你体会到了什么
示例1: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示例2: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教师适时总结并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2)全班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赏析图画,构思文笔。
“词句段运用”中的3幅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中画了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2)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画,四人一组讨论、练习,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在描写图中画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去观察、描述。
(3)仿写练习。
(4)师指名交流。
示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雪峰、奔驰的骏马、静立不动的羊群,它们和碧绿的草地一起,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草原风光图。
5.师小结:同学们,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画面,我们也能运用文字把精彩的画面描绘出来,语言文字真奇妙!
仿写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四年级学生,需要学会仿写,进而有所感悟,逐渐有自己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师:又到了“日积月累”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读过不少名言警句,背诵过很多诗词佳作,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赶快去看看,这次“日积月累”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出示课件)
《卜算子·咏梅》原文。
学习《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板书:卜算子·咏梅)
2.播放《卜算子·咏梅》朗读音频。
3.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结合之前的古诗词学习,明确:“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4.师:再读整首词,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全班交流这首词的意思。
教师适时指导“犹”“俏”“烂漫”等字词的意思。
5.师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背诵。
6.师总结:同学们,“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语文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寻的文化宝藏,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寻吧!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此板块的设计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对语言的体验和领悟。
巩固所学知识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一首词,学会了仿写句子,为了让学生了解怎样仿写句子,我先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熟读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再将说和写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训练中,我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了3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后,还启发学生回顾自己平时的一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获得阅读技能。同时,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词句段运用”与“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从语句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词句段运用”训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理解“感受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语言表达。另外,还适度地把学生引到“语文园地”外,仿写句子,表现不同画面所呈现的美丽风光。
《卜算子·咏梅》创作背景
《卜算子·咏梅》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此词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毛泽东的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共13张PPT)
语文园地 一
第一课时
人教版 四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课文?
《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
这些课文都是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将在“语文园地”中揭开其中的奥秘!大家准备好了吗?
交 流 平 台
首先我们来学习“交流平台”这一栏目的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个栏目里,几位同学要告诉我们什么秘诀吧!
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中心句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想法;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词 句 段 运 用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这两组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吗?
词 语 理 解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城镇、街市)繁荣热闹。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用来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词 语 理 解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
安静。
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指人烟稠密。
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中,我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繁华、热闹。
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从“依山傍水、静谧、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中,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霓虹闪烁 灯红酒绿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春色满园
乡村生活∶万紫千红 花香鸟语 湖光山色 繁花似锦
鸟语花香 山青水秀 春色满园 雨后春笋
选两三个词语,交流体会到的乡村生活或城市生活,感受其中的不同。
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一片繁华。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闪烁着璀璨的灯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绽放着灿烂光华的鲜花。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肥沃 静谧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同时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所学词语中,相信同学们都能学以致用,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所思、所想、所获,感受汉字的魅力。
1. 了解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
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
乡村或城市生活。(共20张PPT)
语文园地 一
第二课时
人教版 四年级下(配统编教材)
你能从下面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你能从下面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上节课大家发现了词语的秘密,那么句子中又藏着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寻“词句段运用”的奥秘。
词句段运用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词句段运用
这一段把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归巢的鸟儿都当成人来写,并说它们是乡下人家的好朋友,很形象地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词句段运用
海鸥、沙滩、浪花是海边的特色风景, 以“飞翔的”“金色的”“带着泡沫的”加以修饰, 画面感十足。
草原群牧图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下面是宽阔碧绿的草原。一群羊在安详地吃着草,它们被养得肥肥胖胖的。几匹马也跑来了,它们也被这里绿油油的草吸引了。远处还有几头牛呢,在远山的衬托下,显得很是渺小,像是绿色大毯点缀的黑牡丹。
山泉奔流图
一股清亮的山泉从山涧奔涌而出,滋润着两岸的生物。两岸的树木茂密成荫,欣欣向荣。小鸟们在这里自由地觅食,愉快地飞翔,它们发出"啾啾"的叫声,随着山泉的"哗哗"声一直传得很远,很远。
学校课间图
此时,学校已经放学了。大多数同学已经回家了,教学楼里显得特别安静,旁边小食堂的门已关上了。只在近处的操场上还有三三两两的同学,也许他们住得离校近并不急于回家。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溜滑板车,显得轻松愉快。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咏”,即抑扬顿挫地吟唱,含有赞美之意。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待】等待。 【犹】还。
【俏】俊俏。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写 作 背 景
此词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 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 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下这首词。
诗 歌 赏 析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质,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联系写作背景, 词中的梅花形象正表现了以词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向任何敌人和困难屈服低头的决心,表达了他们战胜任何敌人和困难的信心。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 游
卜算子·咏梅
两首词的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美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4. 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两首词的不同点
1. 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词为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毛词为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2. 感情基调不同。
陆词低沉孤高;毛词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一首经典诗词,学会了仿写句子,为了让学生了解怎样仿写,我先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熟读句子,发现句子的特点,再将说和写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1. 了解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 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3. 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4. 背诵《卜算子 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