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09:1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试题
一、精挑细选。
1.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新的知识__________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__________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__________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3)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__________。
A.只能 不是 支配 袖手旁观
B.不仅 而且 支配 漠不关心
C.如果 那么 控制 袖手旁观
D.只能 不是 控制 漠不关心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穿流不息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B.一帆风顺 世外桃源 盛气凌人
C.格物致知 直接了当 相提并论
D.销声匿迹 不屑置辨 脍炙人口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
B.作者强调实验精神,但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C.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B.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C.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D.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二、衔石填海。
7.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
①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   (测试、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②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   (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③私生女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   (领悟、领会)到的。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瞭望(   )
(2)荣誉(   )
(3)缅怀(   )
(4)儒家(   )
(5)栽种(   )
(6)páng(   )徨
(7)实jiàn(   )
(8)yì(   )力
9.儒家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10.结合下列句子说说下面加下划线文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1)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2)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三、活动探究。
11.班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拟写标题】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一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该校结合“完美教室”缔造、“书香校园”创建、“高效课堂”建设等工作,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及“八礼四仪”的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是非分明、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人才。此次活动让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编写标语】为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请你完成下面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展示口语】班级将举办“八礼四仪”演讲比赛,如果你是主持人,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50字左右。
四、精准阅读。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提供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2006年4月22日第07版)
(1)本文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什么?
(2)本文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
(3)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4)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怎样做到有选择地读书?
(5)依照下面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的认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   ——我说:“   。”
1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读书是一种德性
丁国强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着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 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的陌生!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更何况是错过了一段读书的岁月呢?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段话可以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理解,说白了,之所以不读书,首先是因为你不想读书,而并非客观条件不具备。
我读故我思。表面上看来,思想者与无知者的差别或许就在一本书。一本书所产生的精神距离是无法测量的。思想者的沉默,本身就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越是煤党不休,越发暴露其内心的苍白。但是读书并不意味着手不释卷,阅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它的存在不依赖于外在的表演。一个曾经有过一段疯狂的阅读史的人,一个对过去的读书生活心怀依恋的人,即便不能拥有一个书房,一面书橱,一盏书灯,一个畅游书海的安静夜晚,我们依然相信他那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星空与神圣道德律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的生存。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读书是一种德性”的?(用文中的话简要回答)
(2)读读第二段中引用的曾国藩的一段话,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3)阅读全文,联系学过的一些课文,说说怎样才能让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
(4)古今中外,以读书为乐或因读书而成就美德的名人很多,他们的事例广为传诵。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至少举出两例)
(5)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快乐作文。
14.请以《为你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答案部分
1.A
2.B
3.B
4.B
5.D
6.D
7.测量;支配;领悟
8.(1)liào
(2)yù
(3)miǎn
(4)rú
(5)zāi
(6)彷
(7)践
(8)毅
9.《论语》;《大学》;《孟子》;《中庸》;《诗》;《书》;《礼》;《易》;《春秋》
10.(1)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
(2)不注重衣着、容貌的整洁。
11.(1)市一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强国梦
(3)老师、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弘扬四海!“八礼四仪”演讲比赛现在正式开始。
12.(1)是为了引出论点。
(2)论点是:善读可医愚。找议论文的论点首先要关注文章标题。
(3)善读;道理论证
(4)必要性有两点:①书籍太多,人生有限,所以要选择好书去阅读;②书籍有好有坏,要选择对自己有益的好书。还指出:①人们应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来有选择地读书;②人们应该选择好书去读。
(5)良师;每看一本好书就犹如结识了一位良师(②帆船;每本好书都是把我们带入知识海洋的帆船)
13.(1)从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三个面加以阐述。
(2)发愤读书者不择时地。(或读书是无条件的,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3)①视读书为心灵义务;②在阅读中进人“物我两忘” 的境界;③在阅读中学会思想(对话,质疑,评判……);④进而在理性的引导下,通过阅读使自己获得灵性与自由,获得诗意的生存。
(4)略
(5)略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