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孙权劝学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文章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曹、刘、孙三方鼎峙。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体会人物在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文中人物刻苦治学的精神,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学习目标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从前,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
推托。
当道,当权。
古时王侯的自称。
事务。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后写作“耶”。
整体感知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粗略地阅读。
只,只是。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语气词,表示阻止,相当于“而已”“罢了”。
表示比较选择,哪里比得上?
于是,就。
从事学习。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初,权 谓 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 谓:
卿: 当涂:
辞: 以:
务:
从前,当初
对某人说
当道,当权
推托
用
事务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疏通文意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整体感知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等到。
经过。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即“议论”,谈论。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读书人。
于是。
连词,表承接。
整体感知
译: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整体感知
综合探究
2、孙权是怎么样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
首先向吕蒙说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托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自以为大有所益”来强调学习的作用。
综合探究
3、课文如何表现吕蒙的进步?
主要通过鲁肃与吕蒙论议和“结友”,从侧面表现吕蒙的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议论,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写出吕蒙的学习进步之大。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那么,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的?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首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让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合作探究
古今异义
辞 古: 及 古:
今: 今:
过 古: 孤 古:
今: 今:
更 古: 但 古:
今: 今:
博士 古:
今: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名称
更加
转折连词,但是
只,仅仅
重新
孤独
古时王侯自称
以及
到了……的时候
经过
到
美好的词语
推辞
就: 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当: 但当涉猎
当窗理云鬓
可: 不可不学
皆有可观者
见: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一词多义
从事
完成
应当
对,对着
可以,能够
值得
知道
识别
通过本文的学习,联系你们的学习生活,你得到哪些感悟启示?
从孙权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劝学,同时也要关心别。
从鲁肃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敬才爱才 。
从吕蒙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的规劝。
各抒己见
孔子提倡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