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乡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6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1城乡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6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5 07: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
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
汇报人姓名
城镇
乡村
城镇和乡村的区别
城镇和乡村
家住大路村的李大妈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当护士,小女儿在东溪村徐凝小学当老师。李大妈经常去女儿家,杭州和东溪给了大妈不一样的印象。
两地给大妈不一样的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大女儿一年才能休假回来几天,但是户口还是大路村里的,看着每天挤地铁的上班族,她觉得自己并不属于城镇人口,只是在城市上班而已。
2019年杭州市城镇人口达到356.04万,你觉得大女儿属于城镇人口吗?
城镇人口:在市镇中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
城市(辽宁大连市)
镇(湖北枣阳市吴店镇)
乡村(江西婺源县江岭村)
1.城市、镇和乡村的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2.你家乡所在的地方,是城市、镇,还是乡村?
3. 从乡村演变成城市,基本动力有哪些? 在景观和布局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城市的房屋高大,农村的低矮;城市的道路宽敞而平整,农村的道路狭窄而不平;城市的灯光亮度大,农村的亮度小;城市的公共设施数量和类型多,农村的公共设施数量与类型少……镇介于二者之间。
3.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基本动力有: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城镇
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各类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乡村
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相对稀疏、以第一产业为主
建筑物低矮分散、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欠缺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课堂反馈
城乡土地利用
01
02
03
04
01.城乡土地利用
农业用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建设用地
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
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1、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
以建设用地为主
01
2、城乡土地利用差异
乡村
以农业用地为主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绿化用地
市政用地
耕地
林地
园地
1.一般而言,乡村与城镇所占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各是耕地和居住用地,因为乡村的人口数量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镇的人口已达到一定规模,居住用地承担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分布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商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3.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和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行政因素有关。
01
02.城乡空间结构
点击添加正文
功能区的特点:
(1)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
(2)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
(3)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
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
导致同一 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聚集.
通过集聚效应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
二、城乡空间结构
  图中所示的地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 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科教文化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思考一般城市中还有哪些功能分区?
城市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与
公共用地
交通用地
休憩及
绿化用地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市政与公
共服务区
交通和仓储区
风景游览与
城市绿地区






最基本的功能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地面积最广
住宅区
特点
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分类
中高级住宅区主要分布在环境优美,接近文化教育区;
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和利用集约,是城镇的核心区。
商业区
特点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占地面积小
分布
北京CBD是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之间3.99平方公里的区域。这里是惠普、三星、德意志银行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所在地,也是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传媒企业的新址,是国内众多金融、保险、地产、网络等高端企业的所在地,是财富的聚焦点,代表着时尚的前沿。同时,CBD又是无数中小企业创业和成长的摇篮。
上海南京路
曼哈顿区云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摩天大楼耸立,因此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可以看出,这里不仅提供商业服务,还有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所以这个高楼林立的特殊的商业区被称为中心商务区,CBD。
曼哈顿
上海陆家嘴
东京新宿区
纽约曼哈顿
(2)便捷的交通
(1)建筑高大而密集
中心商务区(CBD)
(3)人口昼夜差别大
中心商务区(CBD)
(4)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中心商务区(CBD)
CBD内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区明显
建筑密度最高,最豪华,地价最高
经济活动最繁忙,最具吸引力
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人口流量昼夜差别很大
交通通达性最强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3
4
5
1
2
工业集聚的区域,促进近现代城镇的发展
工业区
功能
沿城镇外围交通干线分布,布局受环境影响
分布
城市功 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区位需求
住宅区 集聚成团块状,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功能区,工业革命后出现分化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①购物方便
②便于上下班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 两侧、街角路口 ①交通便捷
(交通最优原则)
②接近消费人群
(市场最优原则)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 干线两侧 ①降低生产成本(低价)
②保护城市环境
③原料、产品运输需求
是城市具有特定生态环境、发挥特定生态功能的区域
生态区
定义
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
分布
还有这些……
行政区
文化教育区
风景名胜区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地形地貌因素
气候因素
水文因素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稳定少变)
(经常变化)
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与坡度、水文和气象条件等。
(1)自然因素
重庆市
兰州市
(2)经济因素——地租水平
商业
住宅
工业
0
地租水平
距市中心距离
A
B
商业区
住宅区
C
工业区
商业区:由于付租能力强,布局在
城市的几何中心。方便接
近最多的消费人群。
住宅区:付租能力居于商业、工业
之间,所以住宅区布局在
两者之间,既方便人们工
作又便于购物。
工业区:付租能力最弱,由于占地面
积广,地租在成本中所占比
重大,距市中心的距离对工
业生产影响较小,布局在郊
区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小。
C
工业
A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住宅
商业
距市中心
的距离
距市中心
的距离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B
付租能力(利润)
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
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_____处,形成原因是___。
A
A位于城市中心,
有多条道路穿过,
交通通达度高
课堂练习
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
_____________
处,判断理由是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B、C、D、E
它们地处市中心
延伸出来的干线
公路和城乡外围
公路的交会处,
通达度较高,
租金较高
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A、D、G、F
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
(4)图中字母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
代表外围商业用地的是____________,
代表工业用地的是________,
代表居住用地的是________。
A
B、C、D、E
F
G、M
(2)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
(3)其他因素
除经济因素外,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例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构,将市一级政府部门搬迁至近郊通州,并带动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及部分人口向通州疏解,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图2.8)。
悉尼唐人街
(3)种 族
美国纽约唐人街是华人聚居区
好莱坞贝弗利山是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矾市一区,位于市区西北郊。20世纪初,电影制片商在此发现理想的拍片自然环境,陆续集中到此,使好莱坞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影城。同时好莱坞亦发展为美国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影星及其他人土汇聚于此。现在这里是众多名流的居住地。
(4)知名度
(5)历史文化因素
思考: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却没有高楼大厦,为什么?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现状。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始建于1956年。当时,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图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遂耗费巨资,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
巴西利亚在建都之前,政府在全国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比赛”,路西奥·科斯塔的作品获得第一名并被采用。科斯塔的作品是从十字架上得到灵感的。十字是将两条主要干线交叉在一起,因为要符合巴西利亚的地形,就把其中的一条变成弯弯的弧线,十字架就变成一架大飞机的形状。总统府、议会、最高法院环绕三权广场,各占北西南三个方向,20多个部的火柴盒式大楼有十几层高,以统一的建筑风格沿干线公路两侧而立,这些行政机构的建筑看上去象飞机的机头。机身由EXAO车站大道和绿地组成,左右两边为南北机翼,由商业区和居住区组成,宽阔的车站大道又把城市分为东西两边。南北翼有许多正正方方像豆腐块似的居住区,两个“豆腐块”之间就有一个商业区。
(6)行政因素
风向、河流流向、城市绿化带等。
(7)环境因素
工业区一般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以减少对市区的污染。
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地租高低: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
2、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文化、种族、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的影响
4、行政因素: 政府的引导、干预,如各种开发区的建设
5、环境因素:排放废气废水的工厂布置在居住区下风向和河流下游的远郊。工业区居住区之间用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主要指绿地也可是水面、河流等
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4、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小城市: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
大城市:多核心状、棋盘格状
特点:
没有绝对的界限
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政治中心--北京
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充分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
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示意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示意
判断成都、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同心圆状
扇状
乡村
会有何不同呢?
1
2
土地利用方式简单:村镇驻地以居住、工业、商业、交通、行政等用地为主,其外围则以农用地为主
聚落空间形态:多呈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
3
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密集型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区。村落格局大而紧凑,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村中道路较为弯曲。
团块式
棋盘格式
街道式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
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
浙江兰溪诸葛村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示意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村落的中心为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多数民居沿着巷道分布。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商业则分布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2)结合交通运输干线的引导和集聚功能,分析沈阳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3)大都市中心区地租水平较高,为集约利用土地,通常高楼大厦林立, 而北京市故宫附近的建筑都不高,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成都属于团块状的城市空间结构,这跟当地的地形有关。成都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功能区的分布不受地形的阻隔,使之可以成片分布。(2)沈阳以组团式的松散布局结构建设,沿三环高速公路向沈山、沈大、沈哈、沈抚、沈丹、沈盘等交通干线放射方向发展。
(3)北京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城,如果过分改动故宫周边的环境,会影响它的历史价值,为了保留故宫的文化气息,所以周围都不允许建高层建筑。
城乡发展一体化
1
2
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运行效率
3
促进城镇与周边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
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