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课件(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课件(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09: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新教材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2 《变形记》
卡夫卡
学习目标
1.细致体会小说中变形内容。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2.通过分析情节及描写方法分析异化原因。
3.比较《促织》与《变形记》异同点。
兰茨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 普鲁斯特、詹姆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等。
作者介绍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背景介绍
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一词至少可以包含几个层面的内容?
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任务一 变形探究
2.从两篇小说中找出至少两例精彩细节细加品味,体会小说中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比如:《促织》(1)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2)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鸡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任务一 变形探究
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
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任务一 变形探究
2.从两篇小说中找出至少两例精彩细节细加品味,体会小说中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一)原因之一:孤独
任务二 分析原因
(二)原因之二:恐惧
综上所述,格里高尔的变形并非偶然,而是由异化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必然,这与他自身感受的被压抑、得不到排解,以及作者有意识的形象投射有密切的关系。异化,使得格里高尔变成了一个僵化的工作机器,即使变成了甲虫,而这种孤独和恐惧无法得到纾解,所以才造成了最后的极端,也就是变形。
有人认为作者让主人公变成一只甲壳虫是荒谬的影响了小说的现实性,把主人公描写成为一个遭遇了不幸(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伤残、政治攻击等)更加真实可信,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明确:当然也可以让主人公得一种致命的重病或遭遇一次丧失劳动力的重残,然后写他被家人厌弃的过程。但这样的构思其艺术效果不如变形那样强烈。因为作为病人,他有口会说话,有眼睛会看人,你不能当着他的面表现出对他的厌倦,或不给他送饭吃。而一只甲虫,既不会说话,也没有表情,他的孤独感就更加令人感到凄然了。
任务三 探究结局
《变形记》《促织》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
1.同写“变形”, 却各有背景
任务四 比较阅读
2.主题思想与创作动机
传统与颠覆———写法解读
《促织》与《变形记》虽然都写了人变为虫的故事, 但在艺术特征上是传统与颠覆的关系。
任务四 比较阅读
布置作业
张辛欣的《疯狂的君子兰》也是一篇变形小说 ,对《变形记》与《疯狂的君子兰》进行比较阅读。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