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会变的线条》说课第三册 第15课一、分析教材本课是小学美术二年级课程,是在一年级《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线条的变化并会运用线条进行装饰性美术创作。教材采用两幅欣赏作品和一些学生作业,让学生感受线条在艺术作品中丰富的表现力和用线作画的趣味性。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发现、想像和创造的空间。2、学习目标(1)显性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种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能用不同的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美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依据低年级学生可以较容易的说出线条的类型或名称,在此基础上,通过从感受线条的美感到用线条创造美感这一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审美之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成长为一个有情趣的人。3、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级时对线的认识的基础,所以我将重点放在对线的进一步感受和运用上。(通过音乐和美术的相融,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加深学生对不同线条的感受,并能通过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难点:通过线的组织运用产生美感。(通过欣赏领会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的变化,尽量达到会运用这些变化组织线条并产生美感。)二、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有感受才会有创造,所以我在这节课要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体验,引领他们听、看,在体验中发现和创造,这就需要准备丰富而恰当的视觉和听觉素材。为了避免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进行线条装饰画时,我不给他们设定主题,可以随意表现他们想表现的内容,哪怕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但必须要能体现出运用线条和组织线条的方法。即,使儿童的感性和理性达到平衡。对作业的要求可以降低难度,但同样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并可以保持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感受,有发现、有认知、有创造。三、教学思路开始师生共同舞感受美学 生
绘画实践
评价总结
知识拓展结束四、教学程序(一)导入部分:
让学生找藏在播放的动画中的朋友——线条,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线条的表现形式有了初步的感知,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第一个环节:感受不同线条在生活中的魅力
教师提问:这段动画中有什么样的线条?并让学生将其中的一种线条画在纸上。(教师巡视,从学生画出的线条中选取几种不同的线条)
水平线:平静、广阔斜线:空间感细线 粗线曲线:流畅、优美螺旋线:动感十足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结合教师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认知不同形式的线条。并采用了师生对话的方式,在互动中共同构建出线条知识。不但教法灵活有效,而且注重学法培养,引领学生由浅入深、自主积极地探究各种线条特点,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线条的形象感知。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第二个环节:欣赏评述,鉴赏美
课件播放自然界中各种线条课件图片,共同欣赏这些美丽的线条,并问学生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的线条美,拓宽学生的观察空间和思维渠道,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第三个环节:听曲联想,想象美
老师播放三段音乐
1、爷爷的大钟 (单音符,重复不间断)
2、梁祝选段 (优美,流畅)
3、四小天鹅选段 (活泼,跳跃)
请同学们边听边把想到的线条画下来,并在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用的什么线条表现的音乐,为什么?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设计意图】
此过程属于综合探索。通过听曲联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想象各种线条的形象,做到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了解了知识的联系。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智能。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第四个环节:师生共舞,体验美
让学生取出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小彩带,握在手里,起立,听音乐一起舞动彩带,看谁线条舞得最优美,最多样。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设计意图】
利用彩带挥舞,表现出各种线条,呈现直观的彩绸舞蹈场面,成为视觉、听觉、动觉综合交互体验,体现了低年级美术教学要在画画、做做、玩玩中学习的特点。这种娱乐性和活动化的学习方式,增添了艺术气氛,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第五个环节:作品观赏,欣赏美
课件出示《春如线》,小组讨论: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并选代表发言)教师做总结发言
然后欣赏民间艺术家和小朋友的作品。四、教学程序(二)讲授新课部分: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名家和小朋友的作品,输送艺术信息,增加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表现创造的欲望,为下一步的作画做好情感的铺垫和心理准备。四、教学程序(三)布置作业部分:
让学生和线条朋友一起去漫游,用喜欢的线条完成一幅图画。
要求:自由畅想,大胆表现,分工合作,画出你心中最美丽的线条。
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学生迅速进入构思创作,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四、教学程序(三)布置作业部分: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切实有效的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现情绪,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勇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师没有太机械地讲述作画方法和步骤,也没有要求一定要画具体的物体,尽可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乐曲“春江花月夜”曲调柔美,变化多样,让学生在国乐中成长,感受国乐作品的博大精深。因此,作品风格各异,生动感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目标得到恰当的体现。
四、教学程序(四)评价总结部分:
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介绍自己作品叫什么名字,表现的什么?然后让同学们来共同讲评,你认为谁的作品最美,为什么?
【设计意图】
利用自评和他评的方法,实现了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着重于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树立了信心。四、教学程序(五)知识拓展部分:
欣赏不同材料的线条的工艺品等,引导学生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线条,并且尝试用不同材料的线条来表现生活的美。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画家笔下的线吴冠中作品—— 【春如线】画家笔下的线《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奔马图》简练粗犷、刚劲有力 细密、柔和 农民的画小朋友
作品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