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4: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教材高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挖掘“武”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人物形象。
2、领会烛之武高超的谋略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外交家,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的外交智慧让战争呈现出别样的意义。今天我们就随着鲁国史官左丘明的脚步,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究一下大家关注的“武”的真正内涵。
二、自主学习,梳理内容
1、字音:氾(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秦伯说(yuè)
亡郑以陪(pé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逢(páng)孙
2、通假字:
①无能为也已 已 通矣   ②共其乏困 共 通供  ③阙秦以利晋 阙 通缺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 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 通智 
3、词类活用:
⑴晋军函陵     名词  作动词  ,(原意是军队 ),此意是驻军 
⑵与郑人盟     名词  作动词  ,原意是联盟,盟约 ,此意是结盟 
⑶夜缒而出     名词  作状词  ,原意是夜晚 ,此意是当夜,在夜晚 
⑷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词  作状语  ,原意是早晨 ,此意是在早晨 
⑸越国以鄙远    名词  作意动用法,原意是边邑 ,此意是把……设作边邑
⑹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  作名词  ,原意是赏赐 ,此意是恩惠
⑺共其乏困     动词  作名词  ,原意是缺乏 ,此意是缺少的东西
⑻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 作动词  ,原意是雄厚 ,此意是变雄厚 
⑼因人之力而敝之  形容词 作动词  ,原意是衰败 ,此意是损害 
4、古今异义:
⑴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行所带的东西
⑵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
5、一字多义:
⑴指出各句中“其”的具体指代:
①以其无礼于晋(郑国   )   ②君知其难也(越国以鄙远之事)
③共其乏困(秦国的使者  )   ④欲肆其西封(晋国     )
⑵指出各句中“之”的具体指代:
①将焉取之(土地 )      ②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之事)
③使杞子……戍之(郑国  )  ④子犯请击之(秦军  )
⑤因之力而敝之(帮助自己的人) ⑥亦去之(郑国  )
⑦公从之(佚之狐的话  )   ⑧许之(说秦这件事 )
6、特殊句式
①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    句。译:这是我的过错。
②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句。译: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句,译:如果灭亡了郑国对您有好处……
④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介词 。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⑤敢以烦执事      省略句,省略宾语 。补:敢以(之)烦执事   
三、质疑问难 ,合作解疑
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有很多种方式,质疑就是其中一种。大家学习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细读相关段落,共同探讨 “武”的真正内涵。
探讨话题一:以乱易整,不武。
课外查找了对这句话的各种翻译,苏教版解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人教版中将“以乱易整,不武”解为 “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说明“武”是“勇武”,“武”即“武的精神或原则”。
学生质疑:
士兵打仗不论用混乱或整齐方式都应该有武的行为,有武斗的性质,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很勇武;去攻打背叛自己的盟友,完全符合武德,“以乱易整”何以不武?
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不管是不勇武、不威武,还是不符合武德,都带有“用力量去打击敌人”这层面的理解。如果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是回答不了“何以不武”的问题,肯定还存有其他层面的理解。
2、提问:“武”还能有其他层面的理解吗?
在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找出“武”字的详细解释。
明确:“武”为会意字,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左传 宣十二年》: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由此表明用武的目的是止息干戈,防止战争,止戈为武,武以止战。
看来“武”不仅有直观的表面上的含义,而且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即为达和平不要战争才是武。所谓“以乱易整,不武”的“武”应属这种意思,只有达到了和平的目的才叫武。
教师追问:“武”明明用武力,后来解释成止戈为武,达到和平。为何会出现 “打仗”不算勇武,和平才算勇武,这样截然相反的意思呢?
学生思考并合作探讨,教师补充说明。
明确:和平是要通过武力来达到(转化为)和平。这是一种奇特而复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先秦时代的诸多作品中有体现,反映了时代思维的特征。
提问:你们能从先秦时期的作品中,找出有这种思维特点的例子吗?
明确:老子这种思维方式很明显。《道德经》: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由此看出“张”即“拾”、“强”即“弱”、“与”即“去”、“予”即“夺”,这不正是一种截然相反思维方式吗?它与 “武”的解释是同出一理的,武就是和平,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它们都属于典型的逆向思维。
《孙子兵法》中也有大量类似的论述,“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它强调了事物的一面可以从它的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按照这种思维,和平也是可通过它的对立面战争转化而来。
可见“武”因当时已形成的逆向思维或辨证思想,从而产生“战以止战”“杀以止杀”“止戈为武”“武以止战”的文化意义。
儒、道、墨三家都非常推崇勇武的精神,但都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武力。他们说的“武勇”都排除用武力去解决问题的要素,把勇武建立在和平的高度来认识的。
探讨话题二:在“武”的背景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该如何理解?
作品的思想总是寄托在人物形象上,此环节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从“武”的文化背景去理解人物形象。
1、提问:事件中出现的郑伯、秦穆公、晋文公、烛之武,他们共同参与,并最终消除了一场战争,达到了和平的目的。你们能从“武”的文化内涵来理解人物形象吗?
郑伯——为了和平,郑伯对烛之武表现出谦逊态度,就是“武”的体现。
秦穆公——秦国虽冲着利益来,但最终化敌为友,让一场即将降临在郑国身上的灾难得以消除,维护了和平。这也是“武”的体现。
晋文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秦国有恩于自己,攻打秦不符仁义。
失其所与,不知。——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以乱易整,不武。——此举不勇武。
【教师补充】按常理,看到盟友反叛维护郑国安危,晋文公本应生气,甚至可以凭借当时的实力对秦国和郑国大动干戈。可他表现出了遇事冷静,理性分析问题的良好素质,这应当和先秦时期整体的“武勇”文化意识分不开。晋文公深谙此道,具备这种高度觉悟的素质,证明了他最后能称霸一方,不是偶然的。
探究话题三:烛之武出使前,郑国有累卵之危。烛之武出使之后,情况发生了发生逆转,使郑国化险为夷,最终实现了郑国的和平,你能从“勇武”角度来分析烛之武的军事谋略吗?
【明确】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反:灭郑对秦有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正:存郑对秦有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举两例,挑拨离间之法。进一步说明,灭郑不但无利反而有害于秦】
【谋略小结】
1、隐蔽目的——凡事为人谋,无一字为郑国谋。
2、争取主动——把郑国困境有效转移为秦国困境。
3、存异求同——避开矛盾,寻求共同利益。
烛之武于纵横捭阖间,无声无臭的化解了郑国一半的危机,这种谋略在《孙子兵法》中就有阐述: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综上所述,烛之武不失为高明的谋略大师。
三、课堂总结
我们通过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认识了一个年迈却只身前往敌营,依靠外交谈判手段,智退秦师,让郑国躲过了一场血战之灾的智者,同时通过“武”的探究,发现在古代文化孕育下,烛之武、晋文公身上的“武”就是大智、大仁、大义的“武”。中国古人追求和平,“道”“德”“仁”“义”“和”自然不必说,即使是“武”,它的终极指向也是和平。我们今天有幸发现了中华文化中的这种普世价值。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