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1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8: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设计与执教:程 璐




这是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巨大的墓碑上雕刻的是马克思的头像。这里绿树葱茏,幽静肃穆,和马克思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恰 好形成鲜明的对比。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恩格思发表了一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悼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演讲词(悼词)
哀(开头 叙其哀)
功(主体 赞其功)
德(结尾 颂其功)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为何先要具体交待时间?
1.因为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时间
2.交代具体时间,强调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3.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合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段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美
“最”:
“停止思想”:
崇敬中见哀伤
讳饰手法,不忍说,可见悲痛之深
“还不到两分钟”:
未陪在身边的惋惜、遗憾
“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突出他是一个思想家和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讳饰的修辞手法,蕴涵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
平静叙述的背后,是无法抑制的悲痛!(思想家)




丰功
伟绩
发现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
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规律
其他领域都有独到发现
参加革命斗争
进行革命宣传
创立革命组织
科学家
革命家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都驱逐他……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说明他影响很大
“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无畏的气势,对敌的蔑视,体现了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现在他……在整个欧洲和美洲……无不”:
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与开头呼应,深化了他的作用、地位。
“可能有过许多敌人……未必有一个私敌。”:
不存私念,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以不肯定的语气表达肯定(无私)的含义
通过敌人与战友对比,歌颂其无私之德,揭示深远的影响




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我一旦接受马列主义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毛泽东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年龄,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规划。此后的一生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马克思都坚定不移地初中了他的诺言,为全人类而工作。




毛泽东《无题》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写这首诗时,毛泽东16岁。它道出了少年毛泽东非凡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从此,他闯荡天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成长为一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缔造了崭新的中国。




比较青年的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博大胸襟,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联想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的废寝忘食,毛泽东在北大阅览室的如饥似渴,两位伟人的青春年华颇有神似之处。
联系实际,恰同学少年的你一定也有很多感慨吧?
请以《伟人从少年走来》为题作一分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