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革 命 导 师
永 垂 不 朽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马克思墓纪念碑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墓志铭: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像
1.学习目标
2.作者简介
4.内容结构
5.语段分析
3.熟悉字词
6.悼词特点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3.了解悼词的一般知识。
作者介绍
恩格斯(1820—1895),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 ——威廉·李卜克内西
他人评价:
辩字正音
肤( )浅 悼( )词
拂( )去 卓( )越
估量( ) 诅( )咒
嫉( )妒( ) 诬蔑( )
fū
dào
fú
zhuó
liáng
zǔ
jí
dù
miè
词语使用
繁___丛杂:
___然开朗:
浅尝___止:
坚___不拔:
卓有成效:
永垂不朽:
芜
豁
辄
韧
杂草杂树生长杂乱。
形容开阔,通达明朗。
刚刚了解,不往深出研究就停下来。
意志十分坚强,毫不动摇。
有卓越的成绩和效果。
永远流传,不会腐烂。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逝世情况(1)
巨大损失(2)
不可估量
空 白
时 地 情况 心情
对象
程度
两个“对于”
总纲
(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贡献)
结构梳理
逝世情况(1)
巨大损失(2)
带着崇高敬意
无比沉痛惋惜
也有某种安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感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创办革命刊物
剩 余 价 值 规 律
过 渡 (6)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革命家 (7)
科学家(3~5)
马克思的科学观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忌恨诬蔑驱逐
敌 人
人 民
尊敬爱戴怀念
悼词
演讲辞的一种,是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
悼词的感情基调:
悲痛 惋惜
爱戴 崇敬
恩格斯的感情是怎样的?
悲痛 哀悼
惋惜 遗憾
悼词的特点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内 容
感情基调
一般是沉痛、悲伤及哀悼、惋惜。
表达方式
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悼词的结构
开头
正文
结尾
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享年及其生前的身份职务
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
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要求等
探究句子 体味感情
(1) 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合作探究
不忍心、不愿意说,这叫讳饰。即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把本意暗示出来。
(2)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3) “让他一个人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
强调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突出了马克思逝世对整个世界有非同寻常的影响。
“两分钟”突出事情来临的意外(突然),“还”字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前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
(5)“永远”“睡着”
(4) “在安乐椅上”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悲痛,破折号加强了这种悲痛感情的表现。
把“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效果怎么样?
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
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
课堂讨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永垂不朽
总结阐述
作 业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