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1: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请将下面的句子眷抄在横线格上,注意格式正确,书写美观(3分)
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拼一拼,写一写(9分)
sī zì bù zhì diào dù nà hǎn
xiōng táng chǐ xiào wǔ yì chéng fá
三、按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1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榜文(告示) 草船借箭(借进) B.客舍(旅馆) 神机妙算(巧妙)
C.郎中(医生) 抓耳挠腮(轻轻地抓) D.墨客(老板) 序齿排班(牙齿)
2.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不愧是卓越的军事家。
B.那个年轻人精神饱满,踉踉跄跄地走在大街上。
C.获奖的消息传来,我们一个个喜不自胜,奔走相告。
D.战士们在暴风雪中不间断地持续行军,已是力疲神倦
3.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故事情节的一项是( )。
A.煮酒论英雄 B.倒拔垂杨柳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
4.联系上下文,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拖延)
B.他瞑目蹲身,将身一跃,径跳入瀑布泉中。(闭上眼睛,蹲下身体)
C.这酒好生有气力。(好像)
D.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反正)
5.下列人物与相应的作者或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用——罗贯中 B.孙行者——吴承恩
C.关羽——《三国演义》D.湘云——《红楼梦》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著中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对我十分感兴趣。(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过程,非常佩服诸葛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内容回顾(12分)
1.按所学内容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是唐代诗人_____描写的春天山间静谧的夜景。
(2)读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的林黛玉、____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读后,如品百味人生。(填四字词语)
(3)“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书中与他有关的故事——______________。
(2)选段“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出自《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景阳冈》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 )
(2)《猴王出世》中,石猴能成为“千岁大王”,是因为它是仙石孕育的。 ( )
(3)《红楼春趣》“趣”在众人在院中放风筝时的趣事。 ( )
(4)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读回目,可以猜出某一回的故事内容。 ( )
【第二部分阅读(35分)】
一、课文片段(14分)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选文中所讲的事情的起因是( )。(2分)
A.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想陷害他。 B.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2.阅读名著时,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推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甘受重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碰到较难理解的词,如“都督”,只要知道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 (3分)
3.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诸葛亮一开始并没有识破周瑜的计谋。 ( )
(2)“只要三天”诸葛亮的语气非常肯定,说明他此时已胸有成竹。.( )
(3)“周瑜很高兴”是因为他觉得诸葛亮已落入圈套,自己的计谋得逞。( )
4.言为心声。结合文中对周瑜语言的描写,说说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②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葡着朝阳五风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蝙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根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④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⑤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1.借助短文题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王熙凤的情感变化是( )。(2分)
A.喜—悲—转悲为喜 B.悲—喜—转悲为喜 C.悲喜交加—喜—悲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请在括号里打上“√”或“×”。(3分)
(1)从王熙凤的出场—— “声到人未到”,可见她在贾府的地位非同一般。( )
(2)贾母说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是因她十分不喜王熙凤。 ( )
(3)从第⑤自然段可以看出王熙凤是打心底里关心林黛玉。 ( )
4.根据短文,回答问题。(6颗☆)
(1)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意思:第①自然段中“纳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放诞无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黛玉如此觉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③自然段中“泼皮破落户儿”的意思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第②自然段中,“赤金盘螭璎珞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较难理解,我们只要知道它与王熙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真”这个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王熙凤给你留下的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25分)】
读一本好书,就如交到一个朋友。它会让你受到触动,它讲述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请你选择一本你读过的书,来写一篇读后感。不可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要求:1.题目自拟;2.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3.字数在35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