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折射基础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光的折射基础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6 08: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光的折射 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一束单色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则
A.一定有反射光线存在 B.一定有折射光线存在
C.一定发生全反射 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同时存在
2.如图所示,光线由空气透过半圆形玻璃砖,或光线由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玻璃的折射率为1.5)( )
A.图乙、丙、丁 B.图乙、丁
C.图乙、丙 D.图甲、丙
3.如图所示,某玻璃模具由一圆锥和半球形两部分组成,圆锥母线和底面直径均为d,现有一束单色光从边的中点D垂直于方向射入玻璃砖中,结果折射光线刚好通过半球的圆心O,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单色光在模具里的传播时间为(  )
A. B. C. D.
4.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其传播过程可能是下图的
A. B. C. D.
5.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为一棱镜的横截面,∠B=90°,∠C=53°,M点为AB边的中点。复色光k由a、b两种单色光混合而成,k由M点平行于底边BC射入棱镜。仅有a光从AC上的N点射出,在BC下侧P点(图中未画出)检测到b光。sin53°=0.8,cos53°=0.6。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该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等于
B.在BC边下方射出的b光的右侧,可检测到a光
C.若k光经M点斜向下入射,则a光可能在界面AC上发生全反射
D.由M点至N点,a光所用的时间小于b光所用的时间
6.折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率跟折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
C.折射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入射角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
7.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细束蓝光从AC面的P点沿平行底面AB方向射入棱镜后,经AB面反射,再从BC面的Q点射出,且有PQ∥AB(图中未画光在棱镜内的光路).如果将一细束绿光仍从P点沿平行底面AB方向射入三棱镜,则从BC面射出的光线
A.仍从Q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B.仍从Q点射出,出射光线不平行于AB
C.可能从Q′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D.可能从O″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8.如图所示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出射后形成两束单色光a和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复色光斜入射平行玻璃砖时,在另外一侧出射时将分成两束平行光线,其中a光束侧移量较大
B.两束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在光屏上b光束入射时得到的相邻明纹中心间距较大
C.该复色光从水下入射到水面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a光束的折射光先消失
D.两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水中时,a光束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b光束大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单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立方体玻璃砖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平行光线Ⅰ、Ⅱ、Ⅲ,玻璃砖的下表面有反光薄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束Ⅰ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光束Ⅲ的频率大于光束Ⅱ的频率
C.改变α角,光线Ⅰ、Ⅱ、Ⅲ仍保持平行 D.在真空中,光束Ⅱ的速度等于光束Ⅲ的速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B.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形成等间距的明暗相间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C.单色光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板后方的屏上出现亮斑,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D.乘客在高铁站台发现列车过站时的鸣笛声的音调由高变低,这是多普勒效应
11.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在该介质中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a光的传播速度
C.逐渐增大入射角的过程中,a光先发生全反射
D.a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时候也能发生全反射
12.主光轴上一蜡烛,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把蜡烛移到距透镜远一些的位置上固定,为了重新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移动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把透镜向物体移动
C.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D.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三、解答题
13.在某节日庆典上,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灯光效果,需要完成下列工作.如右图所示,由某单色光组成的光束a,以入射角600从平行玻璃板上表面O点入射.已知平行玻璃板厚度为d,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从下表面射出玻璃板的光束相对于入射光束的侧移L;
(2)该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t.
14.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用于某种光学仪器中.现有一束光线沿MN的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大小i=arcsin0.75.求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及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不考虑返回到AB面上的光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根据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由光密介质传输到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所以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故一定有反射光线,不一定有折射光线;故A正确,BCD错误;
2.B
【解析】
【详解】
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砖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由临界角计算公式得
入射角50°大于临界角,将发生全反射。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光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由几何关系可得,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路程为为d,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联立可解得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详解】
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因此可知A图错误,故A错误;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该图是可能的,故B正确;当光由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且此图折射角不可能是零度,即不可能发生.故C错误;当光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因此该图错误,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知b光在AC上发生了全反射,恰好发生全反射时AC右侧亦无b光射出,此时
由几何关系可知,得出
故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等于,A错误;
B.k光在AC上发生反射,如图
因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二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界面BC上同一点,故a光在b光的右侧,B正确;
C.若k光经M点斜向下入射,当a光射到AC上入射角大于等于其临界角时,将发生全反射,C正确;
D.由
可知,在棱镜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故由M至N的过程中,a光的传播时间小于b,D正确。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与介质的疏密有关系,故A错误;
BC.根据折射定律,有
故B错误;C错误;
D.根据关系式,有
可知,折射率大的介质,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蓝光的折射率大,在AC面上偏折得更厉害,绿光折射率小,在AC面上偏折的角度小,出射点向下偏,所以可能在点射出,根据几何关系得,在BC面上的入射角和在AC面上的折射角相等,根据折射定律,通过光的可逆性,知出射光线仍然与AB平行,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
蓝光的折射率大于绿光的折射率,根据折射定律判断在AC面上折射角的大小,根据几何关系确定在BC面上的入射角,从而确定出射点以及出射角的大小.
8.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b光的偏折得更厉害,即b的折射率大于a的折射率,当该复色光斜入射平行玻璃砖时,由于b光的折射率大,入射角相同,所以b光的侧移量较大,故A错误;
B.由公式可知,由于b光的折射率大即b光的频率大,所以波长较小,由公式可知,波长越小,相邻明纹中心间距越小,所以a光的较大,故B错误;
C.由全反射的临界角可知,折射率越大的,临界角越小,所以b光束的折射光先消失,故C错误;
D.由公式可知,折射率越大的,传播速度越小,所以a光束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b光束大,故D正确。
故选D.
9.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种色光都在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了反射,入射角相同,由反射定律知,它们的反射角相同,可知光束Ⅰ是复色光,而光束Ⅱ、Ⅲ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偏折分离,所以光束Ⅱ、Ⅲ为单色光,故A正确;
B.由图可知
光束Ⅱ的偏折程度大于光束Ⅲ的偏折程度,根据折射定律可知玻璃对光束Ⅱ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则光束Ⅱ的频率大于光束Ⅲ的频率,故B错误;
C.一束由两种单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入,经过折射、反射、再折射后,光线仍平行,这是因为光反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改变α角,光线Ⅰ、Ⅱ、Ⅲ仍保持平行,故C正确;
D.在真空中,所有光的速度都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10.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A错误;
B.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形成等间距的明暗相间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B正确;
C.单色光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板后方的屏上出现亮斑,这是光的衍射现象,是著名的泊松亮斑,C错误;
D.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产生变化的现象,乘客与列车有相对运动,所以乘客接收到的列车鸣笛声的频率由大变小,所以声调由高变低,这是多普勒效应,D正确。
故选BD。
11.AB
【解析】
【详解】
AC. 由图知b光的折射率大,所以b光先发生全反射,A正确,C错误;
B. 由公式 知折射率大的速度小,所以在该介质中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a光的传播速度,故B正确;
D. 从空气进入玻璃是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不会发后全反射,故D错误.
12.BD
【解析】
【详解】
A、B、由于成缩小的实像,故:物距,相距,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物距与像距互换时也可以成像,故把蜡烛移到距透镜远一些的位置上固定,为了重新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可以保持光屏位置不变,把透镜向物体移动,时物距与相距互换;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公式,物距增加,故像距减小,故可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公式,同时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分析.
13.(1)(2)
【解析】
【详解】
(1)光由空气进入玻璃.由 n=

所以 OP=
L=opsin
L=
(2) 由n=
得v=
而t=
得 t=
14.光线在BC面的入射角>C,故光线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后,垂直AC面射出棱镜.
【解析】
【分析】
根据v=c/n求出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根据折射定律求出光线进入棱镜后折射角,由几何知识求出光线射到BC面上的入射角,由临界角大小,分析能否发生全反射,再作出光路图,确定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
【详解】
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如图所示,设光线进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由和i=arcsin 0.75,得:,r=30°;光线射到BC界面的入射角为 i1=90°-(180°-60°-75°)=45°,由sinC=1/n=【点睛】
此题要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知识,通过计算来研究光路,当光从光密进入光疏介质时要考虑能否发生全反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