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课时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授课人:汕头聿怀实验学校-谢少丽
1、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答: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下同),碱溶液中都含有 。
复习回顾:
H+
OH-
2、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作用情况:
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 , 遇碱 。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酸 ,遇碱 。
变红色
变红色
变蓝色
不变色
【演示实验】
实验 Cu(OH)2固体和硫酸 NaOH溶液和稀盐酸
现象
蓝色固体溶解
无明显现象
是否反应呢?
反应了
酸和碱混合
学习目标
一、能设计实验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三、了解酸和碱的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酸和碱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的微观实质。
一、
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NaOH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并分析可能会出现的现象。
我的课堂.我做主
方案二: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
紫色
红色
设计实验
借助酸碱指示剂
蓝色
方案一: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
红色
无色
无色
10mL蒸馏水和2ml氢氧化钠溶液
分组实验
1.在50mL的烧杯中先加入约10mL蒸馏水,再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2.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盐酸溶液,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将无色酚酞溶液换为紫色石蕊溶液,重复实验】
实验分析
结论: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方案二: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
方案一: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入稀盐酸。
红色
无色
无色
方案一更好
紫色
红色
蓝色
二、
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
二、酸和碱反应的微观实质: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
二、酸和碱反应的微观实质:
HCl + NaOH
== NaCl + H2O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
OH-
H2O
+
=
HCl
H++Cl-
NaOH
Na++OH-
硝酸与氢氧化钙:
硫酸与氢氧化钠:
盐酸与氢氧化钠:
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2NaOH = Na2SO4 +2H2O
2HNO3 +Ca(OH)2 = Ca(NO3)2 +2H2O
盐:由金属离子 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硝酸与氢氧化钙:
硫酸与氢氧化钙:
盐酸与氢氧化钠:
HCl + NaOH = NaCl + H2O
H2SO4+ 2NaOH = Na2SO4 + 2H2O
2HNO3 +Ca(OH)2 = Ca(NO3)2+2H2O
盐
水
酸
碱
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类别上分析: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
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举例说明。
不一定!
Ca(OH)2 + CO2 = CaCO3 + H2O
CuO + H2SO4 = CuSO4 + H2O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uO B. Cu(OH)2 C.CuSO4 D. HCl
C
课堂练习
三、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①中和过多胃酸。
三、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 .用于医药:
②中和蚁酸。
请写出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胃酸的反应方程式: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蚊虫叮咬能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痛庠。
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如肥皂水、稀氨水、牙膏),就可减轻痛痒。
2.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盐碱地
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
酸雨区
中性土壤
加熟石灰
加碳酸水
硫酸厂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加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 .处理工业的废水
请写出熟石灰中和酸性废水(硫酸)的原理: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吃碱面时,放点醋,味道会更美
4.调配食物:
用食醋中和腌制皮蛋产生的碱,从而去除皮蛋的涩味。
课堂练习
A
3.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课堂练习
B
4.《奔跑吧,兄弟》中,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如果要使红色褪去,喷射的液体可能是( )
A.水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石灰水
D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能用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2.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反应的微观实质:H++OH-=H2O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
我上课做过的实验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有同学提出质疑:此时的溶液会不会显酸性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
2ml氢氧化钠溶液
所选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指
教
多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