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1溶液的形成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14 22: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9-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学习内容
04
03
02
01
溶解时的热效应
乳化现象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液的形成
01
溶液的形成
01
溶液的形成
1、蔗糖、食盐放入水中,你还能不能凭肉眼看到它们的粒子呢?
形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蔗糖溶于水后的粒子是什么?食盐呢?
3、如果取出一部分,剩下的和取出的浓稀程度是否一样?
如不考虑水分蒸发,长期放置是否会分层?
01
溶液的形成
a. 溶解前
b. 溶解中
c. 溶解后
溶剂
溶质
01
溶液的形成
溶质
被 溶 解
的 物 质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分 散 到
另一种 物 质
溶剂
溶液
能溶解其他
物质的物质
均一、稳 定
的 混 合 物
0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生理盐水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硫酸铜溶液 碘酒 医用酒精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乙醇汽油
溶质
溶剂
判断下列溶液的溶质、溶剂:
02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02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为溶剂,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程度是否相同呢?反过来说,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程度是否相同呢?
02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
03
溶解时的热效应
03
溶解时的热效应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溶解前后温度变化情况
结论 温度基本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有的物质溶解时放热
04
乳化现象
04
乳化现象
(无洗涤剂)
(有洗涤剂)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分层。)
总结
溶液
1
2
3
4
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
溶液的形成
溶质、溶剂的种类……
温度……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
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
水流走。
乳化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
有的吸收热量,如NH4NO3;
有的放出热量,如NaOH;
有的无明显变化,如NaCl
溶解的热效应
练习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高锰酸钾 B.蔗糖 C.硫酸铜 D.面粉
2.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练习
3.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
右侧U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 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① ② ③ ④
X 过氧化氢溶液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生石灰 氢氧化钠 硝酸铵
练习
6.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
5.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
练习
7. 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
(3)在这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溶剂是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
(4)完全反应后,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溶质的质量为______,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___,生成的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H-1 O-16 S-32 Zn-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