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12.12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逶(wěi)迤 咀嚼(jiáo) 人迹罕(hǎn)至
B.贫瘠(jí) 绵亘(ɡèng) 鳞次栉(zhì)比
C.村寨(zài) 禅(shàn)让 肆无忌惮(dàn)
D.愚氓(méng) 贮(zhù)藏 脍炙(zhì)人口
2.下列语段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2分)( )
(A)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B)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C)林中小鸟,鸣蝉枝头,仿佛互相应答。/(D)秋天,枫叶变红之际,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的多起校车特大交通事故,实在令人饮泣吞声。
B.扬泰机场航站楼整体造型别具匠心,犹如展翅腾飞的鲲鹏。
C.每次想起《宝贝回家》节目播出的那些丢失了的孩子们,我总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怜悯之情。
D.今年央视元旦晚会从春、夏、秋、冬四大篇章述说着四季的轮回,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呢? 。 。 。 。
①看到兔子和鹧鸪跑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们是禽兽,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飒飒的木叶一样
②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像土生土长的人一样
③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④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
A.④①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枣核》一文以“枣核”做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叙事朴实,结构精巧,全文洋溢着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B.《背影》是一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C.《苏州园林》一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D.《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战国后期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沐浴着新年的第一lǚ阳光,2012年扬州市元旦万人健身长跑拉开序幕。一个个方阵精神抖sǒu,一张张脸庞意气风发,一声声口号铿锵有力。各界群众同迈jiǎo健步伐,用长跑拥抱新年,抒发着各自心中对新一年的美好希jì。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 ______。 (杜牧《泊秦淮》)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 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_______ __▲____ 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________ _▲ _____,今日又南冠。 (夏完淳《别云间》)
(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 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8)《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8.结合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9分)
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追忆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班级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主题班会】
当中国人自己的火箭导弹冲上云霄,当中国人乘坐自己的飞船在太空漫步时,炎黄儿女扬眉吐气,热血沸腾。班级召开“征服太空”主题班会,假如你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
【活动二:馆名征集】(2分)
钱学森图书馆秉承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家国梦想,设置4个展区:“ ▲ ”、“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 ▲ ”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请你结合钱老学森先生生平事迹在横线上为两个展区拟写出适当的名称。
【活动三:书法艺术】(3分)
右面是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书法作品,准备赠送给钱学森图书馆。请你用正楷写出它的简化后的汉字,并对其从书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赏析:_________ ___ ▲ __
【活动四:名著链接】(2分)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 也有着非凡的成长道路,他在 ▲ 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二﹑阅读理解(56分)
9.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乙】画堂春 秦观
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铺尽水平池。 吟鞭东指即天涯。 弄晴小雨霏霏。
落红不是无情物, 杏园憔悴杜鹃啼。
化作春泥更护花。 无奈春归。
(1)【甲】【乙】两首诗中的“落红”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 _____。(2分)
(2)【乙】诗通过描写 ▲ 景象表现了诗人 ▲ 的情感。【甲】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运用了 ▲ 修辞手法?有何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
▲ 。
(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10-13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①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②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③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④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⑤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 亦不复谈, 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选自《游虎丘小记》)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念无与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③尝秋夜坐钓月矶 ▲ ④时闻风铎 ▲
11.下面各选项中加点的“于”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一句中的“ 于”字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生于淮北则为枳 B.泥于掌故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③不复饮酒, 亦不复谈, 以静意对之。
▲ 1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 ②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
﹙三﹚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树木的坚强 ①广岛原子弹爆炸过后,有5棵银杏树仍然坚持着站立在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焦土上。在5棵“幸存树”中,以一棵被称为宝仙的最为出名。 “宝仙”生长在一所寺庙的院落中——“宝仙”这个名字正是来自当时的寺名。在原子弹的巨大威力面前,寺庙被摧毁殆尽,而“宝仙”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宝仙”所处的位置距离原子弹爆炸中仅
为1130米,是5棵幸存银杏中距离爆炸中心最近的一棵。
②虽然很难查到具体有多少棵或多少种树木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幸存,但图像资料明确告诉我们,银杏并非唯一的幸运树。比如一棵离爆炸中心仅1200米的樟树,其幸运指数与银杏“宝仙”不相上下。 ③除了屹立不倒的“幸存树”以外,更多的树木以另外一种方式度过了原子弹爆炸的危机。原子弹的巨大摧毁力将爆炸中心周围绝大多数树木的地上部分彻底摧毁,树干被折断,树叶和枝条被燃烧殆尽,残留下来的仅仅是一截变成了焦炭的树桩。然而,不少树木的地下部分却将珍贵的生命保存了下来。在原子弹爆炸两个月后,人们看到新芽开始从地下钻出。随着新芽逐渐长大,曾经被宣判死刑的树木获得了凤凰涅磐般的重生。
④面对残害无数生命的原子弹的攻击,树木似乎表现得更为坚强。那么,树木到底有什么法宝能够对付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呢?它们是不是真含有特殊的抗辐射物质?
⑤原子弹之所以能成为让人畏惧的强大杀器,是因为它具有四种威力巨大的杀伤手段: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以及放射性污染。原子弹爆炸时的杀伤力主要依赖于前三种手段,在面对这三大威胁时,树木确实有些“独门功夫”可以减弱受伤害的程度。
⑥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巨大的高温高压气团,这个气团向外急速膨胀时就形成了冲击波。冲击波以惊人的力量挤压撞击一切出现在它前进路线上的物体,使房屋变形倒塌,给人员带来严重的外伤和内脏损伤。虽然冲击波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怪物,但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威胁却与它有着几分相似,那就是风灾。与可以选择躲避的人类或者动物不同,缺乏移动能力的树木只能正面对抗风灾所带来的冲击,而不断的对抗赋予了树木独特的抗风能力。由于树木在地下拥有一个庞大的根系,当冲击波向树木撞来时,巨大的根系可以尽量将树木固定在地上,此外,树木本身的优良弹性,对冲击和震动的吸收能力,也是对抗冲击波的重要助力。
⑦与冲击波相比,光辐射对树木的杀伤力要致命得多。由核爆产生的超强辐射光,可以将爆炸中心周围数公里内的可燃物迅速点燃,剧烈的燃烧甚至能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而树木的燃点通常只有250℃左右,因此很容易被点燃烧毁。燃烧所造成的破坏还会波及到树木的地下部分——在原子弹爆炸中心周围700米的范围内,人们没能发现任何树木重生的奇迹。因为在这个区域内,即使埋于地下的根部也会被光辐射造成的剧烈燃烧所摧毁。那些从光辐射下存活的树木,除了距离爆炸中心相对远一些以外,更多是依赖于某种程度的幸运。残垣断壁对强光的遮挡、特殊地理环境对燃烧的隔断作用,都能为树木从光辐射中“逃生”增加一丝侥幸。
⑧与冲击波和光辐射相比,在空间上几乎没有杀伤死角的早期辐射,反而是树木最不畏惧的威胁。早期辐射在原子弹爆炸的最初几十秒内产生,主要是穿透力很强的中子流和Y射线。早期辐射会大量杀死人体细胞。尤其是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对于辐射很敏感,一旦被杀伤,可能导致致命的放射病。相比之下,植物对辐射的耐受能力就要强不少。因为不仅植物体有再生能力,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也非常强。通过快速的细胞分裂,被杀死的植物细胞可以迅速得到补充。
⑨除了复制得快,植物细胞还有另外一个“绝活”——每一个细胞都携带了植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完整的信息使得植物细胞除了能复制自己以外,还有能力制造出其他类型的细胞。所以,即使某种类型的植物细胞全部被辐射杀死,其他细胞也可以填补上损失。而在人体内,只有少数干细胞才具备这种“全能性”。
⑩由于拥有高超的智慧,人类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定位于这个星球的主宰者。相比那些“低等”的草木,人类在自己制造出来的灾难面前竟是如此的脆弱。面对这样的反差,也许我们应该有所感悟,能对自然多一份尊重、对和平多一份珍惜。
14.题目“树木的坚强”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7分﹚
①“在面对这三大威胁时,树木确实有些“独门功夫”可以减弱受伤害的程度。’请说说句子中加点词“独门功夫”的含义。﹙2分﹚
▲
②“广岛原子弹爆炸过后,有5棵银杏树仍然坚持着站立在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焦土上。”一句中加点词“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 ③“比如一棵离爆炸中心仅1200米的樟树,其幸运指数与银杏“宝仙”不相上下。”一句运用了 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④节划线句“树木到底有什么法宝能够对付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呢?”中树木到底有什么法宝。﹙4分﹚
▲
▲
17. 把握文中相关信息,下列选项说法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广岛原子弹爆炸过后,只有那些屹立不倒的“幸存树”存活了下来。
B.与冲击波相比,光辐射对树木的杀伤力要致命得多,那些从光辐射下存活的树木,除了距离爆炸中心相对远一些以外,更多是依赖于某种程度的幸运。
C.与冲击波和光辐射相比,在空间上几乎没有杀伤死角的早期辐射,对树木的摧毁也是最大的。
D.与植物相比,人体内没有细胞具备复制及制造其他细胞的功能。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7分﹚
一只眼睛也能看见天堂
在法国南部有个叫安纳西的小城,城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雕像。他是一个叫约翰尼的士兵,二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在这里战至只剩下他一人,他却没有退走。他精准的枪法,使上百名敌军把命丢在这里。最后,在敌人的围攻下壮烈牺牲。战争胜利后,小城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广场上竖起了这尊雕像。
可就在这一年,约翰尼的雕像却时常发生怪事。有一天早晨,人们发现雕像的左眼被人用泥封住了,清洁工把泥弄掉后,第二天,依然发生了同样的情况。为此,人们自发地组成夜巡队,试图抓住恶作剧者,可是一连几晚都没有进展,而那块泥依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雕像的左眼上。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帕克的老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要单独解决这件事。 那天上午,帕克老人来到雕像对面的那片平民区,站在了一户人家的门前,举手敲门。良久,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探出头来问:“你找谁?”
老人说:“我路过这里,可以进去坐一会儿吗?”
小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门打开了。在院子里坐下后,老人缓缓地问:“小提米拉,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孩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说:“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老人笑了,说:“小提米拉,我知道是你干的,虽然我不能亲眼看见。不过你别害怕,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小提米拉盯着帕克老人看了好一会儿,才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又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老人说:“几年前我就听说过你,一场意外使你的左眼失明,从此你就面对许多人的嘲笑。你的事这一带有谁不知道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小提米拉抬起头,右眼中放出仇恨的光来,对老人说:“你知道他们叫我什么吗?他们叫我独眼鬼!还有不少小孩向我扔石头,跟在我后面辱骂我。我要把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也弄成独眼鬼。”
帕克老人听后,说:“孩子,我来找你,并不是要责备你,我只是感到好奇,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泥弄到雕像的左眼上去的?”
小提米拉有些得意地说:“我自制了一把枪,把泥巴团成丸装进去,然后爬上房顶,就射在雕像的左眼上了!”老人哈哈大笑,一边鼓掌一边说:“真是聪明,枪法也准,这么远的距离,那么暗的路灯,你居然能瞄得那么准!”
小提米拉垂下头来,说:“我瞄得准,是因为我只有一只右眼!”
老人站起来,用手抚了抚小提米拉的头,说:“孩子,这个雕像,也就是士兵约翰尼,在战争的日子里,他用一只眼睛的时候也是最多的。他要在城里狙击敌人,要闭上左眼瞄准,他枪法那么好,就是因为只用一只右眼。而你打得这么准,也是只用一只眼睛的缘故。所以,不要抱怨上帝对你不公平,也不要痛恨那些嘲笑你的人。命运夺去了你的一只眼睛,是让你把目标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小提米拉的右眼中淌出泪水来。帕克老人转身向门口走去,出门前撞到了墙上,他回头笑着说:“忘了告诉你,小提米拉,我的双目许多年前就失明了,你这个院子我不熟悉,才会撞到墙!
从此,雕像的左眼上再也没有泥出现,人们也渐渐淡忘了此事。几年之后,在射击大赛中,一个独眼的人一举夺魁,而且打出了历届冠军中唯一的满环。站在领奖台上,小提米拉的右眼中放出热切而坚定的光,再无怼怨与愤恨。因为他明白,一只眼睛中的世界,也可以是完整而美丽的!
18.小说中的帕克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请联系文章内容回答。﹙4分﹚
▲
▲
19.面对帕克老人的到来, 小提米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3分﹚
犹豫---__ ▲_ _----__ ▲ ___----得意---_ ▲ ___
20.帕克老人明明是特意去找小提米拉的,可为什么还说是“路过这里”?试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21.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因为他明白,一只眼睛中的世界,也可以是完整而美丽的!”的理解。(80-100字)﹙6分﹚
三、作文(60分)
22.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次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
请以“珍藏____ 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不少于600字。⑶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珍藏__ _ __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D 2. A 3.B 4. A 5. D
6.缕、擞、矫、冀
7.(1)五岭逶迤腾细浪 (2)隔江犹唱《后庭花》(3)留取丹心照汗青(4)会当凌绝顶
(5)夜阑卧听风吹雨(6)三年羁旅客(7)皆若空游无所依(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 活动一:(有称呼语,有内容解说即可)例 同学们:“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活动二: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人民科学家风范
活动三:“龙”赏析示例:曲折流畅、连绵豪放、跌宕跳跃、骏快飞扬。(出自宋·米芾书《天马赋》,学生能从分布、结构、用笔等任一点作答即可)
活动四:保尔·柯察金 朱赫来
9.(1)【甲】诗中落红原指落花,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乙】诗中取其本意指落花。
(2)残春 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比喻 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喻新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10.①想,思考 ②只是,不过 ③曾经 ④听到
11.A
12.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②月色如积水自上而下充满整个院落,水中的水藻和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 树的影子
③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
13.①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
②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
14.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有些树木以不同的方式度过危机,幸存下来。
15.①独特的方式
②不能去掉,“几乎”表示尚有5棵银杏树仍然坚持着站立,去掉则成为完全摧毁,意思过于绝对化,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1分,只填一种不得分)。列数字作用示例:1200米,用准确的数字说明樟树离爆炸中心近却屹立不倒,清晰具体地说明了树木的坚强。(2分)
16.抗风能力、优良弹性,对冲击和震动的吸收能力有助树木对抗冲击波;距离爆炸中心相对远,残垣断壁对强光的遮挡、特殊地理环境对燃烧的隔断作用有助树木从光辐射中“逃生”; 植物体、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细胞携带的全套遗传信息具备“全能性”,复制和制造能力强。(4分,一点1分,不要求摘抄原文,概括即可)
17.B
18. 小说中的帕克老人是一位乐观坚强、尊敬英雄、关爱孩子的老人。(2分)文中“正当人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帕克的老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要单独解决这件事。”等句子无不体现了老人的情怀和胸襟。(结合句子分析2分)
19.吃惊 沉默 悔悟
20.因为帕克老人事先已了解小提米拉的遭遇,为了消除小提米拉的疑虑,维护孩子的尊严,谎称自己是路过的。
21. 本题为开放题,所举事例要与观点相符(4分),语言表达流畅(2分)。示例:文中小提米拉的遭遇令人深思。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各种挫折或不幸——自怨自艾,埋怨命运不公只会使自己逃避中沉沦,学会勇敢地面对、学会包容、坚强,才会拥有宽阔的胸怀,才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和成功。
22.( 评分标准参见中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