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zhēn) ______酌 (mèi)_____力 风(mǐ) ______ 荒(dàn) ______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山上树林不是倒影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副倒置的水墨画。
②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瞩目,这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俱一格。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③会当凌绝顶, 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庭下如积水空明,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⑥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无为在歧路,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____________》)
4.病句修改,下面这则广告表达有三处错误,请选择两处加以修改。(4分)
A 美国一个动物园的入口处陈列着一面大镜子,下面有一段文字:B请照一下镜子,从中会看到地球上最富有创造力,正在毁灭自己本身所不能创造的河流、森林、野兽和鸟类。C本园展出了一些动物化石,虽然这些动物已经绝迹。请想想吧!人啊,停手吧!
A处:
B处:
C处:
5.名著阅读(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谁?《筑路》这一片段中,展示了筑路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回顾片段,想一想筑路者遇到了哪些困难?表现他们的什么样的精神?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6—10题。(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修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A.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C.斗折蛇行 永州之野产异蛇 D.下见小潭 明灭可见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
②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译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因变法失败遭贬官而心境凄凉,文中景物寄托了作者的这种情感。请举例加以分析。(2分)
[答]
9.文章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与《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的笔法有类似之处吗?请举例分析。(2分)
[答]
10.假如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在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请你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2分)
[答]
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1—14题。(共10分)
①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②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④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⑤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1.选文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2分)
宁静的林区 拔地参天的神木
12.选文语言典雅、凝练,极具美感。请从文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
句子:
赏析:
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14.选文最后一段说“神木”已遭雷劈,但又为什么说“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呢?(3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17题(共6分)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它是一种巨大的污染物过滤器,可以把来自周围的有害物质过滤掉,让空气清新。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一幢大楼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每一幢“城市空中森林”就是一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可以建造在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楼内的树木不仅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这种建筑还是一种节能建筑,按照规划,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也可以驱动为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液的水泵。惟一需要外部能量的是运送维护人员上下的电梯。
④这种建筑由于只承载树木和土壤,而且采用了板式构造,因此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不需要完整的底座,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⑤这种建筑的主体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坚固。底部的一根短支柱是实心的,其他两根长支柱是空心的。长支柱内部设置电梯,管理人员从这里进出大楼。大楼的两侧有两块醒目的翼板。这种翼板是由尼龙材料制成的,不是简单的装饰物,而是一种空气吸收装置,以便为大楼内树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空气。
⑥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15.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④段中,“这种建筑……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的“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2题。(14分)
走进大洋湾
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树影、河岸、房屋,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波光粼粼,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再高明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水平如镜的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情画意?更何况是在自己心仪已久的梦之港湾——大洋湾。
②“过了大洋村,又进大洋湾,望见南洋岸,梦从南洋来”,很早就听说这个传唱已久的民间佳话了。去大洋湾,领略这家乡河流独特的自然风韵,便成了我久贮于心间的愿望。这次区里提出要开发大洋湾,我作为摄影记者便与考察人员一同前往,终于见到了这一直萦绕于心头的梦一般的境地。
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中所看、心中所感的大洋湾更令人流连望返。大洋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车子从市区的宁靖盐高速公路驶向机场路径直插入大洋湾,这座“金色港湾”就被通逾运河、新长铁路、新洋港和飞机场几条重要交通枢纽所环抱着。而大洋湾的自然环境更是得天独厚:四面环水,河网密布,是历史上海水东移逐渐形成水洲,新洋港与新、旧洋河环绕四周,呈优美的“W”形。
④湖荡如天然的屏障,使她避开了现代文明的侵蚀,怡然一古雅美女,独拥桃花源诗话的气质。水像是青葡萄摔碎了流成的,清越、碧透,微波平澜,散射丝丝清凉之气。欢畅的鸟儿掠过水面,上下翻飞着。成群的鹅鸭在水里扑着翅膀,溅起朵朵水花。腰系柳白小篓,手捡棕红大网,裤腿高挽过膝,轻盈若鸟独立于浅水的渔家,吹着嘹亮的号子,相互招呼着,优美遒劲的挥手间撇开了硕大的网……我们几个人坐在小小的木船上,在河道中缓缓滑行,悠然地欣赏着岸上大片绿莹莹的林子、大片的村庄、大片的草坪,不断更换着一道道风景线。最令人陶醉的是水间弥散的自然气息。漫坡遍野飘洒着新鲜的泥土的芳香,这芳香里掺入透明湿润的风,丝丝缕缕地从水面飘过,又与乳白色的雾霭在一起,一大团一大团地在低空游移、蒸腾、扩散……
⑤面对此情此景,只让我年轻的心中贮满了惊喜、狂呼和呐喊,大洋湾真不愧是城市边缘难得的翡翠之地!
⑥绿水莹莹,长岸依依。静静的林子,静静的湖水,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小憩,静静地入定……微风掠过,顿然生出许多思古的情意来。身后同行的前期考察人员向我们介绍,大洋湾也叫“瀛洲湾”,美在内涵,美在气韵,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底蕴。地方志上所描绘的唐代郡县府衙所在地的特征与大洋湾的“水中有洲、洲中有水”的情景极为相似,古人绘制的商贾图的许多地方也与大洋湾不谋而合。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称颂道:“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唐太宗李世民为聚集人才设文学馆,选中者称“登瀛洲”,所以当今文人墨客,登上了大洋湾,便能过一过当年的“登瀛洲”之瘾,可谓诗情画意尽显其中。一席有关大洋湾的文化背景的透析,更增添了心中对大洋湾悠远的神秘感。此时,我已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大洋湾,因为她所展示的是依照一种由历史、文化、艺术、风情、民俗及哲学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体。大洋湾是一盅醇香的酒,需要慢慢地酌;是一首诗,需要轻轻地吟;是一壶绿茶,需要悠悠地品。除了叹服便由衷地滋生出一种归属感:大洋湾这个绿水瀛洲不正是我们心灵深处所寻觅的梦的家园?这个精神家园高尚纯净的画面足以使一切枯萎的生命复苏。这不正是这块绿色港湾在现代文明中所潜藏的无限生机和永恒魅力!
⑦这时,在我们船前,一只白色的水鸟从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飞鸣着掠过,这自在的生灵像是人生极佳的向导,将在尘嚣中的精神漂泊者带进这片静谧的领地。我迅速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将这鲜活的生命定格于水天之间。
18.文中第4节调动了哪几种感官写景?请分别举例。(2分)
、
19.“大洋湾是一盅醇香的酒,需要慢慢地酌;是一首诗,需要轻轻地吟;是一壶绿茶,需要悠悠地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写法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4分)
20.本文写的大洋湾的美丽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第6段介绍大洋湾的历史情况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
21.作者为什么对大洋湾如此赞叹?试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2.作者描绘美丽的大洋湾有何目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 (60分)
23.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12~2013学年第 一 学 期八年级语文12月考答题卷
第一部分基础(26分)
1.(4分)
(zhēn) ______酌 (mèi)_____力 风(mǐ) ______ 荒(dàn) ______
2. (4分)
错别字
改 正
3. (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4分)
A处:
B处:
C处:
5.(4分) 、
。
第二部分 阅读(44分)
(2分) ( )
(4分)
① [译文]
② [译文]
(2分)[答]
9.(2分)[答]
10.(2分)[答]
11.(2分)
宁静的林区 拔地参天的神木
12.(3分)句子:
赏析:
13.(2分)
14.(3分)
15.(2分)
16.(2分)
17.(2分)
18.(2分) 、
19.(4分)
20.(3分)
21.(2分)
22.(3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1-3略
4. A处:将 “陈列”改为“
安放”或“摆放”
B处:在“创造力”后加“的人”
C处:将“虽然”改为“可是” “但是” 等表转折的词语
5.秋雨、泥泞、饥饿、寒冷、物资缺乏(没有枕木),肃反、开小差、逃跑等,反衬出筑路者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D
7.略
8.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认为这种环境过于冷清,不能久呆下去,这就将寂静之景与凄怆之情融合起来。
9.写水而不提水,通过写游鱼,突出水的清澈透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月而不提月,通过“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来突出月色的皎洁。
10.结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无边的森林
12.不设统一答案。
13.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出林区的安静
14.神木虽遭雷劈,但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表现一种不屈的精神。因此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15.过滤有害物质,让空气清新;为附近居民和动物遮挡炽热的阳光;降温,使空气凉爽。(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分)
16.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太多”,就说明“城市空中森林”不会占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这与事实不符。(意思对即可,2分)?
17.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观点1分,理由1分,共2分)
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兴建“城市空中森林”,因为它不会像在地面上种树那样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示例二:我认为应该在地面上多种树,因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既需要成本,又耗费能源。
18.视觉、听觉、嗅觉等,例略
19.比喻、排比。大洋湾所展示的是依照一种由历史、文化、艺术、风情、民俗及哲学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体。它的内涵需要仔细地、慢慢地品味。
20.不多余。增添了神秘感,而体现出大洋湾所展示的是依照一种由历史、文化、艺术、风情、民俗及哲学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体。
21.除了叹服便由衷地滋生出一种归属感:大洋湾这个绿水瀛洲不正是我们心灵深处所寻觅的梦的家园?这个精神家园高尚纯净的画面足以使一切枯萎的生命复苏。
22.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美丽、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