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0.1 杠杆的平衡条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
巨型抛石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
学习目标
认识杠杆,知道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认识杠杆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借助机械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1.拔钉子
2.夹核桃
3.起瓶盖
做一做:选用工具完成以下任务。
(一)什么是杠杆?
想一想: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2.受到力的作用
1.硬棒
使用时不发生明显形变
3.绕一固定点转动
杠杆转动的原因
归纳一下:什么是杠杆?
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的五要素:
O
F1
F2
l1
l2
力的作用线
①找出支点的位置
③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②确定动力、阻力作用线
④标垂足,定力臂
力臂的画法:
O
F1
l1
注意:①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②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试一试:1.在下图中作出动力和阻力的力臂
F1
F2
o
l1
l2
试一试:2. 如图所示,杠杆 OA 处于静止状态,l2 是 F2 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 F1 的力臂 l1 和力F2 的示意图。
O
A
l2
F1
l1
F2
想一想,小猴子是怎样把大象跷起来的?
1.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
甲、乙两杠杆均处于静止状态,你认为平衡的杠杆是 。
甲和乙
二、杠杆的平衡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有什么关系?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猜想4:
×
×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加减
实验设计
简化
(1)实验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和改变动力和阻力?
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已知重力的钩码或使用弹簧测力计。
(2)实验中如何快速测得动(阻)力臂?
因为钩码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
F1
F2
O
l2
l1
(3)为了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实验前应调节杠杆在什么位置平衡?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平衡螺母
进行实验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次数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m
1
2
3
4
5
6
分析与论证
杠杆平衡条件:
评估与反思
(1)杠杆两端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的影响;
便于从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可靠的一般规律。
便于测量相应的力臂。
乙
甲
(F1变大了)
(3)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仍使其水平平衡时,发现拉力变大了,此时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吗
甲
乙
O
l1
O
l1‘
动力变大的原因是动力臂变小了,仍然符合杠杆平衡条件。
抛石机原理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杠杆
杠杆原理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作杠杆
支 点(O)
动 力(F1)
阻 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1.找支点
2.作力的作用线
3.作力臂
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1.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2<G D.F1=G
B
新课导入
课堂测试
2.图中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1的作用下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l1为F1的力臂,请做出F1的示意图和细线对杠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
3.(2020·贵州黔东南)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将杠杆AOB在O点悬挂起来,B处挂一重物G,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1及动力臂l1,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
B点离支点最远,故最长的力臂为OB即为力臂l1,过B点作垂直于OB的作用力F1,为使杠杆平衡,力F1的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4.(2020·湖南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_____;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________;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
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A.10N B.5N C.0N
【解析】(1)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则木块左右两边所受的拉力的大小相等,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能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小明在实验时,放入左右盘的砝码并不等重,但木块仍能保持静止,是因为木块与桌面之间有摩擦,所以木块所受的左右两个拉力大小不等,但由于摩擦力的影响,还是能处于平衡状态。(2)将木块换成小车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较小,小车所受的两个拉力大小虽然相等,但两个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于是两个拉力让小车转回原位,所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要相等,方向也需要在同一直线上。(3)把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后,在左右盘中放入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为5N,所以其示数为5N,故B选项正确。
5.(2020·四川遂宁)小华发现一只虫子在长50cm、质量10g的刻度尺上向右爬行,她将刻度尺右端伸出水平课桌边缘23cm,如图所示,当虫子爬行到距刻度尺右端3cm处时,刻度尺刚好翻转,由此计算出虫子的质量约为( )(g=10N/kg。刻度尺质量分布均匀,不考虑虫子的长度)。
A.1g B.3g C.7g D.10g
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重心在25cm处,刻度尺刚好翻转时与桌沿的接触点为支点,则刻度尺重力的力臂为:
L1=25cm﹣23cm=2cm;虫子重力的力臂为:L2=23cm﹣3cm=20cm;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重力公式G=mg得:G尺×L1=G虫×L2,m尺g×L1=m虫g×L2,10g×2cm=m虫×20cm,m虫=1g。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