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9: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字中,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徉 洋 样 B.晖 辉 浑 C.绣 锈 秀 D.俏 峭 哨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B.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C.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3.写记叙文的六要素不包括( )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环境
4.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B.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二、填空题
5.反义词。
加强——( ) 灿烂——( ) 突然——( )
分辨——( ) 伟大——( ) 漆黑——( )
蜿蜒——( ) 聚集——( ) 宽广——( )
拥挤——( )
6.比一比,组词语。
浙( ) 罗( ) 杜( ) 鹃( )
折( ) 萝( ) 肚( ) 捐( )
窄( ) 肩( ) 臀( ) 移( )
作( ) 房( ) 殿( ) 侈( )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做什么,( )很值得观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8.句子练习。
(1)太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声也时时变化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游颐和园
深冬的一天,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穿过文昌阁,便看到了围墙边那一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树枝光秃秃的,但在树的枝丫处却包蕴着无限的生机。
远望昆明湖,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站在湖边,透过那薄薄的冰层,能一眼望到湖底的卵石。远处几只黑点般的小鸟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一下寒冰,就又飞入碧空,慢慢地消失了。
我们继续沿着湖畔漫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了。它那坚硬的犄角、沉静的目光、憨厚的面庞和那健壮的身躯,处处显示着稳健的美。
来到十七孔桥跟前,我才看清了桥的真面目。桥头两尊石雕虬龙,目光炯炯,镇静地守卫着桥身。拱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排列着许多头狮子。有一头狮子笑呵呵地歪着头,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头小狮子正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吸吮乳汁。还有一头小狮子正趴在妈妈的背上,探着头,和妈妈脚掌下压着的那头调皮的小狮子玩耍。我数了数,这一根石栏上就有九头狮子。多有意思!我又往前走,看见了一头凶猛的雄狮,昂着头,瞪着眼,怒视前方,长长的鬃毛都竖了起来。它跟前的一头小狮子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我沿着桥边,一个栏一个栏地看着。那些狮子真是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穿过石桥,来到群树掩映的中心岛。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半藏半露。我们在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冲破严寒,回荡在四面八方。
9.“我们”游览的顺序是:穿过文昌阁,看到了_____;远望昆明湖,看到湖面和_____;沿着湖畔漫行,看到了_____;来到十七孔桥前,看到了两尊石雕虬龙和_____;穿过石桥,在_____的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
10.文中写十七孔桥上的狮子,这些狮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11.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写作者的想象的句子,用“”画出来。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
A.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 B.对冬季的喜爱之情。
课内阅读理解。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3.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和_______。
14.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15.为什么作者会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________
16.从画“_____”的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D
【解析】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体知识,即记叙文的识记能力。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不包括环境,故本题选:D。
4.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冒号的用法。完成本题,首先要明确冒号的作用,其次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体会冒号的使用是否正确。A项的意思是同学们唱着歌曲,走向军训场地,“唱着”后面不需要加冒号。所以A项错误。
5. 减弱 绚烂 猛然 辨别 平凡 明亮 笔直 分散 狭窄 松散
【解析】

6. 浙江 罗列 杜鹃 杜鹃 折断 萝卜 肚子 捐款 宽窄 肩膀 臂部 移动 作业 房屋 大殿 奢侈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7. 我在小船里。 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一道红霞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即使 也
【解析】

8. 黑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怎样美的一幅画呢?那环绕着青山的河流,那青翠欲滴的树木,是这样美的一幅画。
【解析】

9. 白杨树 小鸟 铜牛 石狮子 中心岛
10.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
11.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
12.A
【解析】
【分析】
9.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①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一自然段,“穿过文昌阁,便看到了围墙边那一排笔直高大的白杨树。”②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二自然段,“站在湖边,透过那薄薄的冰层,能一眼望到湖底的卵石。远处几只黑点般的小鸟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一下寒冰,就又飞入碧空,慢慢地消失了。”③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三自然段,“我们继续沿着湖畔漫行,镇守十七孔桥的铜牛出现在眼前了。”④可以定位到文章第四自然段,“桥头两尊石雕虬龙,目光炯炯,镇静地守卫着桥身。拱桥两侧的石栏杆上排列着许多头狮子。”⑤可以定位到文章第四自然段,“穿过石桥,来到群树掩映的中心岛。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半藏半露。我们在亭台楼阁之间做起游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冲破严寒,回荡在四面八方。”
10.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可以定位到文章第四自然段,“那些狮子真是一头比一头美,千姿百态,其妙无穷。”
11.
本题主要考查对想象的识记与应用能力。可以定位到文章第四自然段:有一头狮子笑呵呵地歪着头,好像在说:“我正等着你们来这里玩呢!”它跟前的一头小狮子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好像被大狮子的怒吼声吓呆了。由“好像”二字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的想象,不是真实发生的。
12.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正确。
B.错误。文章并没有写冬季,全篇都是围绕颐和园来写的,故错误。
13. 洞口 外洞
14.AC
15.因为孔隙太小,四周昏暗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
16.孔隙窄小。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语句“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与“……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可知,第1自然段描写了洞口和外洞。
14.
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结合选文内容理解,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一千或是八百人”可知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
15.
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第二自然段语句“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等可知,因为孔大小,四周昏暗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所以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16.
本题考查了对画线句子的理解能力,结合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可体会到孔隙窄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