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年级下 7 折线统计图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小华家六月份收入与支出情况 B.组内各位同学的体重统计
C.小乐本学期成绩变化情况统计 D.班级内最喜爱的图书统计
2.星期天,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下图( )描述的是上面的叙述。
A.① B.② C.无选项
3.某市规定每户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为3元.下图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从折线统计图看,车床产量的整体趋势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5.绘制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
A.完全相同 B.不相同 C.基本相同
6.下面( )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陆丽2015年体重是34千克,2016年体重是37千克,2017年体重是39千克,2018年体重是42千克
B.吴芸家上月支出电费120元,水费55元,电话费90元,燃气费80元
C.李强、王宏、孙健、赵文四人的身高分别是151厘米、158厘米、145厘米和150厘米
D.某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
7.某日,淘气家的室内气温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
B.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
C.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
8.在1~7月份,某种水果的每斤进价与售价的信息如图所示,则出售该种水果每斤利润最大的月份是( )。
A.3月份 B.4月份 C.5月份 D.6月份
二、填空题
9.________统计图能够表现一个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0.表示自己一学期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式( )统计图比较合适.
11.妈妈有2张电话卡,卡1和卡2的月通话时间与收费情况如图所示,请根据图意回答问题。
(1)卡1每分钟收费( )元,妈妈用卡1通话500分钟,应付话费( )元。
(2)如果妈妈用卡2通话500分钟,应付话费( )元。
12.下面是某市2014~2017年工业产值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幅______统计图.
(2)这个市2014年的工业产值是_______亿元.
(3)这个市2017年的工业产值是_____亿元.
(4)这个市2017年的工业产值是2014年的______倍.
三、判断题
13.记录某地区6~14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变化情况,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14.为了清楚地展示某商品的销售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
15.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16.彩票站要统计各种彩票的发行量,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四、解答题
17.下面是五年级两个班同学第一学期每月读书情况统计表。
月份数量(本) 班别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五(1)班 30 40 50 60 70 20
五(2)班 20 35 45 70 40 30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五(1)班( )月份读书最多,读了( )本;( )月份读书最少,读了( )本。
(3)五(2)班( )月份读书最多,读了( )本;( )月份读书最少,读了( )本。
(4)五(1)班和五(2)班哪个班平均每个月读书最多?多多少本?
18.甲、乙两地2015年旅游收入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地 25 70 30 40 150 120 130 140 120 160 90 50
乙地 34 54 40 60 110 90 120 110 110 140 80 3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折线统计图。
(2)甲地一年旅游收入( )万元,平均每月收入( )万元。乙地一年旅游收入( )万元,平均每月收入( )万元。
(3)甲、乙两地2015年哪几个月接待的游客较多?哪几个月接待的游客较少?
(4)你对乙地进一步开发旅游市场有什么建议?
19.下面是五(1)班李明同学家一周丢弃塑料袋个数的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塑料袋/个 5 7 4 5 6 12 10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李明同学家这一周平均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3)看图描述李明同学家一周中丢弃塑料袋个数的情况是如何变化的。
20.下面是某地区2019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某地区2019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某地区2019年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1)看图填空。
①该地区( )月平均气温最高,是( )℃;( )月平均降水量最少,是( )mm。
②从( )月到( )月,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从6月到12月,平均降水量呈( )趋势。
(2)如果你们一家准备到这个地区旅游,你会向爸爸、妈妈建议定在几月份去呢?简单说一下你的理由。
21.下图是不同年龄儿童呼吸频率统计表.
不同年龄儿童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统计表
年龄 刚出生 1个月—1岁 2岁—4岁 5岁—8岁 9岁—14岁
呼吸频率/(次/分) 42 30 24 22 20
(1)如果你希望能很清晰地看出不同年龄儿童平均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应该选用哪一个统计图?你能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完成这个统计图吗?
(2)如果你希望能很清晰地看出各个年龄儿童平均呼吸频率的具体数值,应该选用哪一个统计图?完成这个统计图.
(3)从上面的两个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据此解答。
【详解】
A.小华家六月份收入与支出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B.组内各位同学的体重统计,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C.小乐本学期成绩变化情况统计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D.班级内最喜爱的图书统计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选择,熟记条形、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分析】
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
第二幅图描述的是上面的叙述。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明确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详解】
由解析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面4幅图中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C;
由题意可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即10吨以内,每吨水的单价变化不大,然后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单价变化相对来说幅度变大;据此选择即.
故选C
4.C
【解析】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1月份到2月份产量上升,2月份到3月份产量下降,据此可以判断出车床产量的整体趋势。
【详解】
车床产量从1月份的60台上升到2月份的180台,又从2月份的180台下降到3月份的150台。所以车床产量的整体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从图中折线的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以及它的倾斜度,可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发展趋势。
5.C
【解析】
【详解】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与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相对应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故方法基本相同.
故选C
6.A
【解析】
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
A.陆丽2015年体重是34千克,2016年体重是37千克,2017年体重是39千克,2018年体重是42千克,需要看出陆丽体重的变化情况,所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B.吴芸家上月支出电费120元,水费55元,电话费90元,燃气费80元,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C.李强、王宏、孙健、赵文四人的身高分别是151厘米、158厘米、145厘米和150厘米,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D.某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的人数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点睛】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解析】
【详解】
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 A.7时到14时室温逐渐升高,14时起室温逐渐降低.因此,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说法正确。
B.相邻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时间是4小时.因此,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说法错误。
C.当天室内最低气温是7°C,最高气温是21°C.因此,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说法正确。
故选:B。
8.B
【解析】
观察统计图,每月上方两点差距最大的利润最大。
【详解】
观察可知出售该种水果每斤利润最大的月份是4月份。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分析,保险起见也可以用售价-进价算一算,比较一下。
9.单式折线
【解析】
【详解】
略
10. 单 折线
【解析】
【详解】
要想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本题是表示自己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变化情况,所以要选择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11. 0.15 75 53
【解析】
【分析】
(1)话费÷通话时间=每分钟费用,每分钟费用×时间=总话费;
(2)观察可知,卡2前300分钟话费固定是15元,先求出卡2,300分钟后每分钟的费用,用固定15元+300分钟后的费用即可。
【详解】
(1)45÷300=0.15(元) 0.15×500=75(元)
卡1每分钟收费0.15元,妈妈用卡1通话500分钟,应付话费75元。
(2)(34-15)÷(400-300)
=19÷100
=0.19(元)
15+(500-300)×0.19
=15+200×0.19
=15+38
=53(元)
如果妈妈用卡2通话500分钟,应付话费53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分析应用,电话卡有包月功能,现实生活中根据打电话的多少确定套餐。
12. 折线 50 200 4
【解析】
【详解】
(1)根据统计图的特征判断;
(2)根据2014年对应的数据判断产值;
(3)根据2017年对应的数据判断产值;
(4)用除法计算倍数关系.
13.×
【解析】
【分析】
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
记录某地区6~14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变化情况,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
【点睛】
有“变化”一词就可以判断出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即可快速判断出答案。
14.√
【解析】
【分析】
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
为了清楚地展示某商品的销售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一般来说,如果几个数量是并列的,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时,选条形统计图。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则选折线统计图。
15.√
【解析】
【详解】
略
16.×
【解析】
【分析】
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详解】
彩票站要统计各种彩票的发行量,应选条形统计图。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
【点睛】
掌握各类统计图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有“变化”一词就可以判断出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17.(1)
(2)六;70;七;20;(3)五;70;二;20;(4)五(1)班;5本。
【解析】
【分析】
(1)通过统计表依次把点描在统计图中,再顺次进行连接,用实线表示五(1)班,用虚线表示五(2)班;
(2)由折线图可知,五(1)班的折线在六月份达到最高,所以在六月份五(1)班读书最多,七月份折线最低,所以七月份读书最少;
(3)由图可知,五(2)班的折线在五月份达到最高,所以在五月份五(2)班读书最多,二月份折线最低,所以二月份读书最少。
(4)将五(1)班,五(2)班的读的书的数量分别相加,再除6,得到得数后哪一方较大,哪个班读书多。最后用两个班的平均数相减即可。
【详解】
(1)
(2)五(1)班( 六 )月份读书最多,读了( 70 )本,( 七 )月份读书最少,读了( 20 )本;
(3)五(2)班( 五 )月份读书最多,读了( 70 )本,( 二 )月份读书最少,读了( 20 )本;
(4)五(1)班:(30+40+50+60+70+20)÷6
=(70+50+60+70+20)÷6
=(120+60+70+20)÷6
=(180+90)÷6
=270÷6
=45(本)
五(2)班:(20+35+45+70+40+30)÷6
=(100+100+40)÷6
=240÷6
=40(本)
45>40,即五(1)班读书量大于五(2)班读书量,45-40=5(本)
答:五(1)班平均每个月读书最多,多5本。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知识,熟练掌握能正确描绘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从统计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18.(1)折线统计图如下:
;
(2)1125;;93.75;978;81.5;
(3)两地5~10月接待的游客较多,1~4月、11~12月接待的游客较少。
(4)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解析】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
(2)12个月份收入之和就是一年的总收入,总收入除以12就是平均每月的收入;
(3)收入高,人数多,通过折线统计图找出大于平均数的月份即可;
(4)针对服务、环境方面回答即可。
【详解】
(1)折线统计图如下:
;
(2)甲地:25+70+30+40+150+120+130+140+120+160+90+50=1125(万元)
1125÷12=93.75(万元)
乙地:34+54+40+60+110+90+120+110+110+140+80+30=978(万元)
978÷12=81.5(万元)
(3)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地收入大于93.75万元的月份是5、6、7、8、9、10月;乙地收入大于81.5万元的月份是5、6、7、8、9、10月;所以两地5~10月接待的游客较多,1~4月、11~12月接待的游客较少。
(4)建议: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综合应用,计算平均数时要认真。
19.(1)
(2)7个
(3)周一至周五丢弃塑料袋的数量较均衡,周五到周日丢弃塑料袋的数量明显增多。
【解析】
【分析】
(1)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列式解答即可;
(3)根据折线的变化描述即可。
【详解】
(1)
(2)(5+7+4+5+6+12+10)÷7
=49÷7
=7(个)
答:李明同学家这一周平均每天丢弃7个塑料袋。
(3)周一至周五丢弃塑料袋的数量较均衡,周五到周日丢弃塑料袋的数量明显增多。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绘制和综合应用,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减变化趋势。
20.(1)7,26,12,39.6,1,7,下降
(2)我会向爸爸、妈妈建议定在5月份去,因为5月份气温适宜,降水丰沛,且有劳动节假期。(答案不一)
【解析】
【分析】
(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数据越高温度越高;数据越低,降水量越少;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下,表示下降趋势;
(2)答案不唯一,根据气温,降水量,时间综合考虑。
【详解】
(1)看图填空。
①该地区7月平均气温最高,是26℃;12月平均降水量最少,是39.6mm。
②从1月到7月,平均气湿呈上升趋势,从6月到12月,平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
(2)建议定在5月份去,因为5月份气温适宜,降水丰沛,且有劳动节假期。(答案不一)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综合应用,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21.(1)折线图
(2)条形统计图
(3)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呼吸率逐渐降低.
【解析】
【详解】
先根据题目给的数据描点,再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连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