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D 6.B 7.A 8.C 9.A 10.D 11.C12.A 13.A 14.A 15.A 16.B17.A18.A 19.C 20.B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咸 蒸发(4分)
(2)青藏 高 逆辐射(4分)
(3)耕地、水域、人工用地、未利用地比重下降,林地、草地比重增加;与当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有关。(6分)
(4)地域偏僻孤立,天敌较少;湿地环境,水、食物充裕;夏半年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们爱鸟、护鸟意识强。(任答3点,6分)
22.答案:(1)生长 地热(4分)
(2)土耳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分)
(3)乙城距离海港近;海洋运输运量大,运费低。(6分)
(4)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减轻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发展科教。(6分)北师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B)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进入火星轨道的“凤凰号”属于( )
①总星系 ②银河系 ③地月系 ④河外星系 ⑤太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2.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海沟 D.沙丘
3.地理信息技术已为人类广泛应用,下列用法最合理的是( )
A.利用GPS来监测森林火情 B.利用GIS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利用RS设计旅游路线 D.利用GPS测量珠峰高度
4.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
5.下列现象反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 )
A.北京到乌鲁木齐的植被变化 B.横断山区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变化
C.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D.海口到哈尔滨的植被变化
甲图为“城市道路边的生态透水砖景观图”,乙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这种透水砖主要增加了城市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
A.b B.f C.c D.g
7.下列与c环节有关的现象是( )
A.东南季风 B.南水北调 C.修建水库 D.植树造林
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繁荣城镇,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居民弃城外迁,古城逐渐被黄沙掩埋。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古城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9.古城居民弃城外迁,说明当地( )
A.环境承载力降低 B.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C.环境承载力提高 D.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下图示意新疆某区域,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天山山脉附近 B.塔里木河沿岸
C.河流上游地区 D.山前冲积扇
11.造成该地区人口容量较小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
A.光热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作为 2018 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梯田(如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读图,回答12~13题:
12.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和市场 B.气候和水源
C.土壤和市场 D.劳动力和交通
13.该案例给该省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 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据此回答14~15题:
14.材料中描述的污染类型有(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热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鲁尔区(盛行西南风)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16.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等水较浅的区域。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17.下列四组城市,按6月22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汕头 海口 北京 伦敦 B.海口 汕头 北京 伦敦
C.伦敦 北京 汕头 海口 D.汕头 海口 伦敦 北京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回答18~20题:
18.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19.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
A.沿河成路 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 D.险绝而栈
20.古代褒斜古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D.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Ⅱ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2009~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人工用地 未利用地
2009年 1.59 2.72 67.87 16.22 0.30 11.30
2010年 1.47 2.83 68.47 16.12 0.30 10.81
2011年 1.47 2.84 68.47 16.12 0.29 10.81
2009~2011年 变化率 -0.12 0.12 0.6 -0.1 -0.01 -0.49
材料三 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 (填“淡”或“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4分)
(2)青海湖位于 高原;该高原由于地势 ,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 作用弱,因此气温日较差大。(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青海湖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原因。(6分)
(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6分)
22.下图是“欧洲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A岛屿地处板块的 (填“生长”或“消亡”)边界, (能源)资源丰富。(4分)
(2)图中B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海峡,沿岸自然带为 。(4分)
(3)乙城市是世界最大的铁矿之一,通过C、D两个港口将矿砂运抵甲工业区,试分析乙城市矿砂选择用海运的原因。(6分)
(4)由于过度开采使乙城市面临崩溃的危机。请问乙城市今后发展过程中可借鉴甲工业区哪些成功经验 (6分)
- 1 -